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点体会
【作者】 王丽丽
【机构】 贵州省贵定县金南街道教肓指导站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新课程教学,这是新的教育改革形式下的一次教学创新。作为教师,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综合力、联想力和创造力的这一任务,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有限的时间收到较好的效果,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将是我们每个人在新课改下首先应该思考的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就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明确目标;分层教学;恰当方法;教学手段
一、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教材
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其实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据应是教学目标。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教育家奥苏贝尔指出:“当教学目标能够起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时,我们将期望它们会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促进学习的长期保持。”一般来说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讲授平行线的内容时,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平行线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因为后面学习平行线性质和判定都是建立在平行线基础上的。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平行线的形成和发展,采用假设方法来推理得到:在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让学生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二、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分层解决教学任务
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讲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以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点,找出难点,进一步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平移》这节内容第二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图形结构和形成过程,经历制作过程,认识平移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难点是通过平移,远离模仿进行有创意的图案设计。在教学中,我从身边许许多多美丽的事物,美丽图片引入,让学生先欣赏许多优美的图案,然后展示这些图形的形成过成,让学生对图形的结构和形成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图形的结构和形成过程,我又将事先准备好的图形,让两个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优美的图形,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美术方面兴趣。学生通过观察黑板和电脑屏幕,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一些图形的结构和形成过程。最后,我通过对学生的掌握,分层再出示练习,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练习加以解决,同时注意与其他学生的思路交流,借以达到全面优化的目的。
三、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但又要注意防止填鸭式的教学。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定理、定义、公式等),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心理压力较大,不敢去请教,怕被人认为“笨”,日积月累,造成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作为教师,就应该耐心细致地疏导,增强学生的信心,在教学中,我试着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高目标”的课堂教学方法,效果较好。此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时候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借鉴使用。
四、结合具体实践,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今天,我们已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五彩缤纷的信息化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现代教育技术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本身,一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使用。为此教师应该保持一种敏感度、敏锐心,能主动抓住技术的变化趋向。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的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突出学生的学,重点是教方法,教技能;淡化教知识,教书本。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引导学生的学上有较大益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可谓一举几得。
当然,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然后再不断的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样,新课改才能更有生机和活力,新课改教学才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陈林
[2]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
关键词:明确目标;分层教学;恰当方法;教学手段
一、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分析教材
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其实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据应是教学目标。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指引学生的学习。教育家奥苏贝尔指出:“当教学目标能够起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时,我们将期望它们会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促进学习的长期保持。”一般来说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讲授平行线的内容时,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平行线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因为后面学习平行线性质和判定都是建立在平行线基础上的。所以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平行线的形成和发展,采用假设方法来推理得到:在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就平行,让学生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二、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分层解决教学任务
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讲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以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点,找出难点,进一步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平移》这节内容第二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图形结构和形成过程,经历制作过程,认识平移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难点是通过平移,远离模仿进行有创意的图案设计。在教学中,我从身边许许多多美丽的事物,美丽图片引入,让学生先欣赏许多优美的图案,然后展示这些图形的形成过成,让学生对图形的结构和形成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图形的结构和形成过程,我又将事先准备好的图形,让两个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优美的图形,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美术方面兴趣。学生通过观察黑板和电脑屏幕,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一些图形的结构和形成过程。最后,我通过对学生的掌握,分层再出示练习,要求学生选择自己能够独立完成的练习加以解决,同时注意与其他学生的思路交流,借以达到全面优化的目的。
三、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但又要注意防止填鸭式的教学。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学习思维迟延,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定理、定义、公式等),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心理压力较大,不敢去请教,怕被人认为“笨”,日积月累,造成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作为教师,就应该耐心细致地疏导,增强学生的信心,在教学中,我试着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高目标”的课堂教学方法,效果较好。此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时候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借鉴使用。
四、结合具体实践,合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今天,我们已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五彩缤纷的信息化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现代教育技术包含了两个内容,一是现代教育技术本身,一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使用。为此教师应该保持一种敏感度、敏锐心,能主动抓住技术的变化趋向。因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其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的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教,突出学生的学,重点是教方法,教技能;淡化教知识,教书本。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引导学生的学上有较大益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可谓一举几得。
当然,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然后再不断的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这样,新课改才能更有生机和活力,新课改教学才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益[J].数理化学习,陈林
[2]新课程理念下重构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尝试[A].江苏省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