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工业废气的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作者】 张潇原
【机构】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介绍了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VOC废气)的生物处理原理和技术应用。对在德国应用较广的生物滤池和生物洗提工艺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工艺设计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说明。通过和其他VOC废气处理工艺进行的经济技术对比,表明了生物处理工艺在其适用范围内的优越性。
关键词:工业废气 生物处理技术 工程应用
在塑料、橡胶加工、油漆生产、汽车喷漆和涂料生产等诸多工业领域中,工业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产生了大量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的废气(VOC废气)。这些废气未经处理排入大气,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光化学污染,影响大气质量,影响动植物生长和人类的健康。某些有毒VOC废气有致残、致畸、致癌作用,对长期暴露其中的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为此,各国颁布了相应的法令,限制该类气体的排放,我国于1997年颁布并实施的《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限定33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
对VOC废气的治理,有多种处理技术可供使用。但对于VOC浓度低、风量大的废气,传统工艺存在投资运行费用高、处理效率低和处理后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逐渐发展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该项技术与传统的燃烧法、催化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相比,对VOC低含量废气的处理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现行的德国废气生物处理技术,以期对我国相应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1废气生物处理工艺
1.1生物处理原理
废气的生物处理技术首先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异味气体的处理,例如养殖业中动植物加工产生的臭气、堆肥发酵和生物污泥废气处理等。随着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污染日益严重,这项技术逐步应用到工业废气净化领域。其净化的基本原理是:有机废气或异味气体流经带有液体吸收剂的处理器;在处理器中,由于废气中的污染物在气、液相之间存在浓度梯度,浓度差使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被生存其中的微生物吸附;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有机物被分解、转化为生物质和无机物。
1.2反应处理工艺分类
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工艺流程以生物过滤为例,如图1所示,废气经过一定的除尘、温度和湿度调节,进入生物处理单元,经过微生物的处理,气体可以达标排放。根据处理运行方式不同,处理工艺主要分为生物滤床工艺和生物洗提工艺两种。
1.2.1生物滤床
废气流经生物滤床中的活性滤层,有机物被滤料上的湿润水膜吸收,通过滤料上生活的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降解。
(a)生物滤床示意图(b)多层布置的生物滤床
生物滤床。生物滤床主要由进气系统、布气承托层、生物滤层和维护装置组成。
在生物滤床处理废气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对处理效果具有决定意义,它们取决于如下因素:进气流量、温度和湿度;废气中物质组成;浓度的稳定性和水溶性;氧气和营养物的供给;滤床的布置和温度、湿度保持;滤料的选择;滤床中的pH控制等。
滤料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直接影响净化效果。滤料选择必须考虑滤料的孔隙率、孔径分布、比表面积、亲水性、自身气味、pH等参数。在工程实践中,一般可选择有机滤料或无机滤料。无机滤料选择比表面积大,有一定强度的无机填料,如加气混凝土、多孔陶粒、熔岩颗粒或矿渣等。有机滤料主要有腐殖树皮、植物根须、枝杈、锯末、泥炭等及其混合物。由于有机滤料廉价易得,获得广泛的应用。有机滤料滤层一般高度在0.5~1.2m。运行3~5年后,由于密实度增大造成阻力增大,应进行更换;更换滤料时,宜分次进行,以保持滤料中微生物种群的稳定。
1.2.2生物洗提工艺
生物洗提工艺采用了污染物的液体吸收和生物处理的联合作用。废气首先被液体(吸收剂)有选择地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2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和经济技术比较
2.1应用范围与设计参数确定
废气生物处理的主要适用范围是:去除异味气体和含VOC废气浓度较低的废气,废气中TOC(总有机碳)<1000mg/m3;气体流量≤50000m3/h,气流均匀且连续;废气的温度一般≤40℃,生物滤床工艺同时要求进气湿度>95%;废气组分易溶于水,易生物降解。
2.2与其他工艺的经济技术比较
在对含VOC废气处理工艺的选择中,在技术领域应考虑如下因素:VOC的去除效率;废气性质(废气中有机物的组成、VOC含量、废气流量、气味指标);可用建设面积;技术经济使用期;必要的附属设施建设(如:水蒸气生产设施);与原有治污设备的配套;有机溶剂的回收等。经济上主要考虑投资、运行费用和财务风险。
3结语
随着国内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工作正逐步开展。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中、低浓度有机废气进行处理,具有适应性强,投资、运行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自然的污染治理技术。这种方法的不足主要有:对气体水溶性和生物降解性有要求,反应器启动、微生物驯化、处理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运行中必须提供足够的营养元素和氧气等。今后的研究工作应主要集中在填料选择、适宜菌种筛选和固定化、反应器优化设计及其组合应用等方面,为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数。
参考文献:
1仉春华,王文君.生物脱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1):63~65
2王宝庆,马广大,陈剑宁.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研究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5):47~51
3乔惠贤,尹维东,栾志强,等.大风量VOCs废气治理.环境工程,2003,22(1):36~38
关键词:工业废气 生物处理技术 工程应用
在塑料、橡胶加工、油漆生产、汽车喷漆和涂料生产等诸多工业领域中,工业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产生了大量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的废气(VOC废气)。这些废气未经处理排入大气,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光化学污染,影响大气质量,影响动植物生长和人类的健康。某些有毒VOC废气有致残、致畸、致癌作用,对长期暴露其中的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为此,各国颁布了相应的法令,限制该类气体的排放,我国于1997年颁布并实施的《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限定33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
对VOC废气的治理,有多种处理技术可供使用。但对于VOC浓度低、风量大的废气,传统工艺存在投资运行费用高、处理效率低和处理后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逐渐发展的废气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该项技术与传统的燃烧法、催化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相比,对VOC低含量废气的处理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现行的德国废气生物处理技术,以期对我国相应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1废气生物处理工艺
1.1生物处理原理
废气的生物处理技术首先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异味气体的处理,例如养殖业中动植物加工产生的臭气、堆肥发酵和生物污泥废气处理等。随着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污染日益严重,这项技术逐步应用到工业废气净化领域。其净化的基本原理是:有机废气或异味气体流经带有液体吸收剂的处理器;在处理器中,由于废气中的污染物在气、液相之间存在浓度梯度,浓度差使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被生存其中的微生物吸附;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有机物被分解、转化为生物质和无机物。
1.2反应处理工艺分类
生物处理技术的基本工艺流程以生物过滤为例,如图1所示,废气经过一定的除尘、温度和湿度调节,进入生物处理单元,经过微生物的处理,气体可以达标排放。根据处理运行方式不同,处理工艺主要分为生物滤床工艺和生物洗提工艺两种。
1.2.1生物滤床
废气流经生物滤床中的活性滤层,有机物被滤料上的湿润水膜吸收,通过滤料上生活的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而降解。
(a)生物滤床示意图(b)多层布置的生物滤床
生物滤床。生物滤床主要由进气系统、布气承托层、生物滤层和维护装置组成。
在生物滤床处理废气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对处理效果具有决定意义,它们取决于如下因素:进气流量、温度和湿度;废气中物质组成;浓度的稳定性和水溶性;氧气和营养物的供给;滤床的布置和温度、湿度保持;滤料的选择;滤床中的pH控制等。
滤料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从而直接影响净化效果。滤料选择必须考虑滤料的孔隙率、孔径分布、比表面积、亲水性、自身气味、pH等参数。在工程实践中,一般可选择有机滤料或无机滤料。无机滤料选择比表面积大,有一定强度的无机填料,如加气混凝土、多孔陶粒、熔岩颗粒或矿渣等。有机滤料主要有腐殖树皮、植物根须、枝杈、锯末、泥炭等及其混合物。由于有机滤料廉价易得,获得广泛的应用。有机滤料滤层一般高度在0.5~1.2m。运行3~5年后,由于密实度增大造成阻力增大,应进行更换;更换滤料时,宜分次进行,以保持滤料中微生物种群的稳定。
1.2.2生物洗提工艺
生物洗提工艺采用了污染物的液体吸收和生物处理的联合作用。废气首先被液体(吸收剂)有选择地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2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和经济技术比较
2.1应用范围与设计参数确定
废气生物处理的主要适用范围是:去除异味气体和含VOC废气浓度较低的废气,废气中TOC(总有机碳)<1000mg/m3;气体流量≤50000m3/h,气流均匀且连续;废气的温度一般≤40℃,生物滤床工艺同时要求进气湿度>95%;废气组分易溶于水,易生物降解。
2.2与其他工艺的经济技术比较
在对含VOC废气处理工艺的选择中,在技术领域应考虑如下因素:VOC的去除效率;废气性质(废气中有机物的组成、VOC含量、废气流量、气味指标);可用建设面积;技术经济使用期;必要的附属设施建设(如:水蒸气生产设施);与原有治污设备的配套;有机溶剂的回收等。经济上主要考虑投资、运行费用和财务风险。
3结语
随着国内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工作正逐步开展。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中、低浓度有机废气进行处理,具有适应性强,投资、运行费用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是一种自然的污染治理技术。这种方法的不足主要有:对气体水溶性和生物降解性有要求,反应器启动、微生物驯化、处理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运行中必须提供足够的营养元素和氧气等。今后的研究工作应主要集中在填料选择、适宜菌种筛选和固定化、反应器优化设计及其组合应用等方面,为工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数。
参考文献:
1仉春华,王文君.生物脱臭技术的现状与展望.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1):63~65
2王宝庆,马广大,陈剑宁.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研究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5):47~51
3乔惠贤,尹维东,栾志强,等.大风量VOCs废气治理.环境工程,2003,22(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