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研究
【作者】 朱秀龙
【机构】 新疆和静县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出科学性还要体现出人文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简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突出科学性和人文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然后明确指出了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应该具备的思想观念,最后列举了物理教学中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性;人文性
当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物理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教师在课堂中会将与考试无关的内容统统简化,以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巩固与考试相关的内容。教师这种以考定教的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渐渐丧失学习的乐趣,日益成为学习的机器。只有在物理教学中将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才能引起学生对科学的重视,加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必要性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两者统一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学科应该结合物理学本身,突出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达到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提到的要求,仅仅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于是,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高中物理课程结构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课程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广。学生在修满基本的必修学分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选修部分进行补充学习。这样人性化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提升自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了物理学科的人文性。只有在物理教学中体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为青年。
(二)高中物理教材有丰富的统一素材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物理教材十分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些物理教材大多突出高中物理的特点,涉及到严密的物理逻辑知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在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反映物理知识的生活现象,帮助学生将生活、学习与物理知识相联系,体现了物理学科的人文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剖析一些物理现象,教材中往往会有配套光碟,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这些辅助光碟,提高物理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提升自我综合素养的需要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现代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教师应该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青年,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奴隶。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多为“学习中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失败者”,不具备人文性的教育终究是失败的教育。为了学生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有为青年,就必须要在教学中将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应该具备的思想观念
(一)人文性的科学观
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不论人身处于主观世界中的哪个客观领域中,其行为也由主观目的所支配。这说明科学离不开人的选择和参与,物理作为科学中的一种,也同样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所谓的科学就是由人创造的艺术,不同科学家的理论都带有极强烈的个人色彩。就如同文学一样,不同的文学家具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当读者拜读作品时,很容易就能从字里行间推断出作者的名字。科学既不是纯粹的客观,也不是随意的主观,它是个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结合。科学和艺术具有许多共通性,它们两者都具有深刻意义,都能创造永恒。
(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观
物理课堂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还应该使学生快乐学习,获得幸福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还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人文需求,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尊重、理解,收获爱与归属感、认同感。将幸福作为物理教学的教育理念,能够使教师更加关注人文关怀,以实现物理教学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物理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方法
(一)提高高中物理教师的素质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也是学生的模仿对象。为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物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增强自身的素质建设,积极调节自我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锻炼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教导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决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每一个物理理论的问世都经历了坎坷。不仅如此,物理教师还应该爱岗敬业,具备奉献精神;要与时俱进,随时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
(二)以“STS教育”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
“STS”教育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和社会,它说明科学能为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而科学技术是结合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不仅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还能为社会发展造成危害。只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明白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对三者间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利于学生对社会意识的培养。
(三)通过物理实验体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科学本就是一项探究活动,大多数物理理论是通过无数次科学实验实现的。在物理教学中穿插实验环节,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实现物理教学中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仅如此,物理实验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际体验,将学生引入到物理世界中,并与物理理论融为一体,使他们对物理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以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后果已经初露端倪,应该引起教育界各个专家学者的重视。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在教学中融入“STS教育”、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熟悉的生活场景与晦涩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只有将物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为一个具有高水平、高素养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英.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教育探究. 2007(04)
[2] 郭春景.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1)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性;人文性
当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物理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教师在课堂中会将与考试无关的内容统统简化,以节省有限的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巩固与考试相关的内容。教师这种以考定教的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渐渐丧失学习的乐趣,日益成为学习的机器。只有在物理教学中将科学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才能引起学生对科学的重视,加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必要性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两者统一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学科应该结合物理学本身,突出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想达到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提到的要求,仅仅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是不够的。于是,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高中物理课程结构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课程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广。学生在修满基本的必修学分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感兴趣的选修部分进行补充学习。这样人性化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物理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提升自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了物理学科的人文性。只有在物理教学中体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为青年。
(二)高中物理教材有丰富的统一素材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物理教材十分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些物理教材大多突出高中物理的特点,涉及到严密的物理逻辑知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科学性。除此之外,在教材中还穿插了一些反映物理知识的生活现象,帮助学生将生活、学习与物理知识相联系,体现了物理学科的人文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剖析一些物理现象,教材中往往会有配套光碟,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这些辅助光碟,提高物理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提升自我综合素养的需要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现代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教师应该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青年,而不仅仅是学习的奴隶。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多为“学习中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失败者”,不具备人文性的教育终究是失败的教育。为了学生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有为青年,就必须要在教学中将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应该具备的思想观念
(一)人文性的科学观
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不论人身处于主观世界中的哪个客观领域中,其行为也由主观目的所支配。这说明科学离不开人的选择和参与,物理作为科学中的一种,也同样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所谓的科学就是由人创造的艺术,不同科学家的理论都带有极强烈的个人色彩。就如同文学一样,不同的文学家具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当读者拜读作品时,很容易就能从字里行间推断出作者的名字。科学既不是纯粹的客观,也不是随意的主观,它是个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结合。科学和艺术具有许多共通性,它们两者都具有深刻意义,都能创造永恒。
(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观
物理课堂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还应该使学生快乐学习,获得幸福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还要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人文需求,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尊重、理解,收获爱与归属感、认同感。将幸福作为物理教学的教育理念,能够使教师更加关注人文关怀,以实现物理教学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物理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方法
(一)提高高中物理教师的素质水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也是学生的模仿对象。为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物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增强自身的素质建设,积极调节自我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锻炼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教导他们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决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每一个物理理论的问世都经历了坎坷。不仅如此,物理教师还应该爱岗敬业,具备奉献精神;要与时俱进,随时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
(二)以“STS教育”实现科学性和人文性
“STS”教育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和社会,它说明科学能为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知识,而科学技术是结合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不仅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还能为社会发展造成危害。只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明白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对三者间的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利于学生对社会意识的培养。
(三)通过物理实验体现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科学本就是一项探究活动,大多数物理理论是通过无数次科学实验实现的。在物理教学中穿插实验环节,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实现物理教学中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仅如此,物理实验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际体验,将学生引入到物理世界中,并与物理理论融为一体,使他们对物理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以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后果已经初露端倪,应该引起教育界各个专家学者的重视。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在教学中融入“STS教育”、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熟悉的生活场景与晦涩的物理知识相联系,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终也将运用到生活中。只有将物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为一个具有高水平、高素养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英.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教育探究. 2007(04)
[2] 郭春景.谈物理教学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