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初探
【作者】 常旭伟
【机构】 陕西省神木县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当今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与原有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课堂教学已有很大的差别。当今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不应只是教师将高中美术鉴赏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更应是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高中美术鉴赏知识经验,让学生“会学”。从学会到会学,需要我们高中美术鉴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探究知识 创设情景 大胆创新 有效评价
对于“自主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调控,最终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进而确定后续的学习任务。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全面提高高中美术鉴赏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如何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呢?
一、设疑,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托尔斯泰曾讲过:“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感情支配力量远远胜于理智控制能力,可以说,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大脑机器的运转。为了让学生喜欢高中美术鉴赏学科,在课堂上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以激起他们酷爱高中美术鉴赏的热情,强化学习的动机,引发智慧的灵光,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某些范作范例的展示,设疑发问,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心理。如在上《灯与光》一课时,我把不同材质的纸张罩在台灯上,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不同的灯光效果。那么为什么这些纸张会影响原有灯光的效果呢?这下同学们大脑里的思维火花一下被点燃了,每个学生都在努力的思考和参与,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一个小小的展示,就能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二、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自学的时间,这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机会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得的效果。
其次,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对于兴趣稍差的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安排他们先发言,先参与。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另外,还要落实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平台,在情感沟通中知识共享、“碰撞”与共振。摒弃师者主宰课堂“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如《远古的呼唤》一课,让学生通过自己高中美术鉴赏课内制作的面具、服饰、装饰品等演出道具,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编排小品,并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同学们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热情,进入了“乐之”的境界。以此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正如哲学家黄克剑所言:“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出在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决、自断的智慧。”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大胆创新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勇于大胆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任何高中美术鉴赏作品和制作,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能抑制、扼杀他们的创新火花,而是要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小心呵护他们的创新萌芽。
四、高中美术鉴赏应从文本欣赏走向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适当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世纪人材培养的需要,是连通美术与社会文化、时代之间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活动赋予美术欣赏教育以丰富的意义,无疑给美术鉴赏教学带来新鲜的空气。美术鉴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通过网络资源、图书查询、民间调查等手段广泛收集资料,并且对与课题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进行整合、汇总,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合作探究,完成研究报告。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美术文化的视野,促进学生对美术文化的体验与感受。在教学中,我定期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而使美术走进生活,和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仅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还不够,还必须知道自己学得怎样,学到了什么水平,这就有赖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充分有效的评价活动。在评价中,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高中美术鉴赏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在评价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高中美术鉴赏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位高中美术鉴赏教师责无旁贷。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意识,还有很多的方法值得我们去探讨。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2、《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8期
关键词:探究知识 创设情景 大胆创新 有效评价
对于“自主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调控,最终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进而确定后续的学习任务。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全面提高高中美术鉴赏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那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如何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呢?
一、设疑,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托尔斯泰曾讲过:“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感情支配力量远远胜于理智控制能力,可以说,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大脑机器的运转。为了让学生喜欢高中美术鉴赏学科,在课堂上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情境,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富有情趣的学习氛围,以激起他们酷爱高中美术鉴赏的热情,强化学习的动机,引发智慧的灵光,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和教材内容有关的某些范作范例的展示,设疑发问,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心理。如在上《灯与光》一课时,我把不同材质的纸张罩在台灯上,让同学们观察,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了不同的灯光效果。那么为什么这些纸张会影响原有灯光的效果呢?这下同学们大脑里的思维火花一下被点燃了,每个学生都在努力的思考和参与,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一个小小的展示,就能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二、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自学的时间,这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机会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得的效果。
其次,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对于兴趣稍差的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安排他们先发言,先参与。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另外,还要落实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平台,在情感沟通中知识共享、“碰撞”与共振。摒弃师者主宰课堂“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如《远古的呼唤》一课,让学生通过自己高中美术鉴赏课内制作的面具、服饰、装饰品等演出道具,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编排小品,并给同学们足够的时间,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同学们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热情,进入了“乐之”的境界。以此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正如哲学家黄克剑所言:“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这一转,转出了学生无可推诿的主体责任心,也转出了先前可能出在压抑或非觉醒状态的那种自决、自断的智慧。”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大胆创新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勇于大胆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任何高中美术鉴赏作品和制作,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能抑制、扼杀他们的创新火花,而是要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小心呵护他们的创新萌芽。
四、高中美术鉴赏应从文本欣赏走向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在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中适当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世纪人材培养的需要,是连通美术与社会文化、时代之间的桥梁,通过这样的活动赋予美术欣赏教育以丰富的意义,无疑给美术鉴赏教学带来新鲜的空气。美术鉴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课题研究的答案没有所谓的标准,甚至课题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通过网络资源、图书查询、民间调查等手段广泛收集资料,并且对与课题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进行整合、汇总,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合作探究,完成研究报告。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美术文化的视野,促进学生对美术文化的体验与感受。在教学中,我定期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从而使美术走进生活,和生活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仅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还不够,还必须知道自己学得怎样,学到了什么水平,这就有赖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充分有效的评价活动。在评价中,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高中美术鉴赏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在评价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高中美术鉴赏的兴趣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每位高中美术鉴赏教师责无旁贷。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意识,还有很多的方法值得我们去探讨。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
2、《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