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
【作者】 张 萍 周丽慧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这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感到头疼,每次作文都像是应付苦差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苦写为乐写呢?
关键词:写作 下水文 多练笔 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因此,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倾向作文,真正产生热爱写作的巨大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苦写为乐写呢?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浅谈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常“下水”,学生才“会游”
所谓教师的“下水文”,就是教师用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典型材料来写的文章,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以及实际情感,并在习作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什么要写下水文?朗读教学为什么能够立竿见影?那是因为,老师经常会说:“这句话挺难读好的,听老师来读一读吧!”习作指导为什么收益甚微?那是因为,很少听老师这样说:“这篇文章挺不容易写好的,看老师来写一篇吧!”
比如:放暑假时我们都要给孩子布置作文。让孩子写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孩子们有的觉得无从下手,这时我们老师可以先写一篇下水文给孩子读读。当时我给孩子们读了我自己写的《再次亲近大海》,当我读完我的作文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有的说:“老师你写的真好”还有的的说:“这个假期我也要去看海”其实这个时候他们是很崇拜你的。结果假期过后,就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文。
其实写下水文好处很多。通过下水文,让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通过下水文,拓展学生的习作思路。通过下水文,激活学生的习作动力。通过下水文,树立学生的习作信心。通过下水文,理清习作指导的基本思路。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善于“秀”自己。下水文,让我们更年轻;下水文,让我们更智慧;下水文,让我们更可爱;下水文,让我们更懂学生;下水文,让孩子们更爱习作,更会习作!
二、让孩子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我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抓住身边可以写的事进行片段练习。比如:我们看到学校的蔷薇花开了,利用课间操或者课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先认真观察蔷薇花,然后晚上作业就是片段练习,大家都来写蔷薇花,然后统一进行讲评。
看到牡丹花开了,都来写牡丹。第一场秋雨来了写秋雨。有孩子带零钱了,都来写一写带钱风波。教室里突然飞进来一直小鸟也来写一写。快乐大课间突然爆了一个篮球,大家也都来写一写。第一场雪来了,就写第一场雪。总之就是抓住所有可写的有话可说的题材,随时训练。
当没有素材时,给孩子们创造素材。可以让孩子一起来观察一样东西,或者一起来玩一个游戏,一起来品尝某样东西。这就是我们平时作说的快乐作文。这种题材孩子们最感兴趣,可以把吃的或者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大家一起品尝,孩子们往往这时候是最有话可说,最有内容可写的。
矛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本子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录下来......”我们都不是矛盾,做不到这样,但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多练笔,多写片段,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能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三、在班内多读孩子们的范文。建立个人作文集。在课外多读作文书。
再批阅学生作文时,要尽量肯定孩子们的优点,大到整篇文章,小到一个精彩片段甚至一个精彩语句,用红笔标出后,在作文的一旁写一个“读”字。在作文课上的时候,把写得好的作文让小作者读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多听听写的好的孩子的作文,特别是在写同一个话题时,更有指导作用,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和自己的作文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作文还存在什么问题,哪儿还需要修改,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经常对照别人的作文,也就知道了自己作文哪儿存在不足之处,有利于孩子们以后的写作。
再就是,过一个学期或者半个学期以后,可以让孩子看看自己的小练笔,把写的好的文章输入到电脑中,然后打印出来,再制作一个封面,做成自己的作文专集。在班级中相互传阅着看,也可以在级部中相互传阅着看看。这样可以相互借鉴,还能激发孩子们对写作文的兴趣。
在作文中,对存在问题的孩子的作文,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的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作文是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综上所述,想让孩子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孩子爱上写作。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去引导,去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以正确的引导、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 下水文 多练笔 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因此,只有激发写作的兴趣,学生才能爱写,才能从认识和情感上倾向作文,真正产生热爱写作的巨大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变苦写为乐写呢?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浅谈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常“下水”,学生才“会游”
所谓教师的“下水文”,就是教师用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典型材料来写的文章,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以及实际情感,并在习作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什么要写下水文?朗读教学为什么能够立竿见影?那是因为,老师经常会说:“这句话挺难读好的,听老师来读一读吧!”习作指导为什么收益甚微?那是因为,很少听老师这样说:“这篇文章挺不容易写好的,看老师来写一篇吧!”
比如:放暑假时我们都要给孩子布置作文。让孩子写一些自己的所见所闻。孩子们有的觉得无从下手,这时我们老师可以先写一篇下水文给孩子读读。当时我给孩子们读了我自己写的《再次亲近大海》,当我读完我的作文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有的说:“老师你写的真好”还有的的说:“这个假期我也要去看海”其实这个时候他们是很崇拜你的。结果假期过后,就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文。
其实写下水文好处很多。通过下水文,让教师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通过下水文,拓展学生的习作思路。通过下水文,激活学生的习作动力。通过下水文,树立学生的习作信心。通过下水文,理清习作指导的基本思路。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善于“秀”自己。下水文,让我们更年轻;下水文,让我们更智慧;下水文,让我们更可爱;下水文,让我们更懂学生;下水文,让孩子们更爱习作,更会习作!
二、让孩子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来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我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们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抓住身边可以写的事进行片段练习。比如:我们看到学校的蔷薇花开了,利用课间操或者课外活动的时间让孩子们先认真观察蔷薇花,然后晚上作业就是片段练习,大家都来写蔷薇花,然后统一进行讲评。
看到牡丹花开了,都来写牡丹。第一场秋雨来了写秋雨。有孩子带零钱了,都来写一写带钱风波。教室里突然飞进来一直小鸟也来写一写。快乐大课间突然爆了一个篮球,大家也都来写一写。第一场雪来了,就写第一场雪。总之就是抓住所有可写的有话可说的题材,随时训练。
当没有素材时,给孩子们创造素材。可以让孩子一起来观察一样东西,或者一起来玩一个游戏,一起来品尝某样东西。这就是我们平时作说的快乐作文。这种题材孩子们最感兴趣,可以把吃的或者玩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大家一起品尝,孩子们往往这时候是最有话可说,最有内容可写的。
矛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本子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录下来......”我们都不是矛盾,做不到这样,但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多练笔,多写片段,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能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三、在班内多读孩子们的范文。建立个人作文集。在课外多读作文书。
再批阅学生作文时,要尽量肯定孩子们的优点,大到整篇文章,小到一个精彩片段甚至一个精彩语句,用红笔标出后,在作文的一旁写一个“读”字。在作文课上的时候,把写得好的作文让小作者读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多听听写的好的孩子的作文,特别是在写同一个话题时,更有指导作用,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和自己的作文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作文还存在什么问题,哪儿还需要修改,这样时间长了,孩子们经常对照别人的作文,也就知道了自己作文哪儿存在不足之处,有利于孩子们以后的写作。
再就是,过一个学期或者半个学期以后,可以让孩子看看自己的小练笔,把写的好的文章输入到电脑中,然后打印出来,再制作一个封面,做成自己的作文专集。在班级中相互传阅着看,也可以在级部中相互传阅着看看。这样可以相互借鉴,还能激发孩子们对写作文的兴趣。
在作文中,对存在问题的孩子的作文,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的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作文是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综上所述,想让孩子写好作文,首先要让孩子爱上写作。兴趣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去引导,去发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以正确的引导、训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