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写作文 抓亮点

【作者】 段 雪

【机构】 四川省泸洲市江阳区力行路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文章要写得生动具体往往来自于成功的细节描写。外貌中展现细节,语言中展现细节,动作中展现细节,心理活动中展现细节,人物所处的环境中展现细节。这些细节在教材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引导孩子们学习它们,借用它们,最后能顺理成章的展现在自己的文章之中。让文章真正的做到具体,生动。
  关键词:作文 细节描写 外貌 语言 动作 心理活动 环境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作文难写这是孩子们公认了的,如何才能提高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攻克这一难题,我们作为教育的引导者不断的探索,通过各种不同办法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喜欢习作,走进习作,提高习作的水平。文章要写得生动具体往往来自于成功的细节描写。从孩子们逐渐进入中高年级,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从各个方面让孩子们了解细节,读懂细节,欣赏细节,以至于达到自己合理的运用细节为文章增色。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它归根到底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越鲜明。
  写人的文章是以人物描写为主。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写人记事的课文很多。课堂上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一类型课文,并准确把握课文里塑造的人物形象呢?我们要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常常是借助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变得鲜活灵动,血肉丰满,给读者留下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教师在教学写人文章时就非得训练学生留意作品中的细节不可。因为细节是人物情感的自然流露,人物心态的真实透露,是窥视人物性格的最佳窗口。能够折射出人物性格思想的细节包括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情态等。
  外貌中展现细节
  外貌又称肖像,是作者对人物容貌、神态、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绘。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与内心,以塑造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阅读时,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轮椅上的霍金》里有一段对霍金外貌形态的描写:“40年过去了,疾病已使他的身体彻底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高右底,双手紧紧并在当中,握着手掌大小的拟声器键盘,两脚则朝内扭曲着。嘴已经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出现龇牙咧嘴的样子。”通过对霍金外形的描写,可以体会到“卢伽雷氏症”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疾病,它不仅难以治愈,而且留下的后遗症也相当严重。身体的变形使霍金学习、工作面临着极大的苦难。作者之所以把“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写得这样具体,正是为了突出霍金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对科学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语言中展现细节
  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例如《船长》课中,当船遇险时,船长哈尔威与洛克机械师在黑暗中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尤其是他最后说的“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着重突出了船长的沉着、镇定、机智,同时也讴歌了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动作中展现细节
  我们常常会发现,好多人物都是抓住他的动作来写的。因为人物的动作能明显的反映人物的个性,因此,要在人物的动作描写上多关注,并品味琢磨其特别的地方,即不同职业和性格的人物,不但语言不同,反过来,一些与众不同的动作,又会深化人物的性格特点。《负荆请罪》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蔺相如(迎上去)廉将军!(廉颇赶忙跪下来)······蔺相如(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廉颇(不肯起来)蔺相如(双手扶起廉颇)从蔺相如的一系列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宽容大度,以及对廉颇的关心爱护,真诚爱护。而从廉颇的动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羞愧悔恨,以及认错态度的真诚。这出话中人物的动作都与人物的身份相吻合,有助于读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人物个性心理的认识。
  心理活动中展现细节
  人物心理指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往往靠许多心理描写而突出其个性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好,把人物的特点表现得更加深入细致,会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半截蜡烛》一文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因为课文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不仅如此,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也相当细腻。像课文中“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有力地渲染出当时紧张、恐怖的气氛,相当有感染力。
  人物所处的环境中展现细节
  人物的一切活动都与他所处的环境分不开,并受到环境的制约。读书了解人物时,分析环境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心理活动。同时,具体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描写,对于衬托人物也起着重要作用。细节描写是以生活的真实为生命的。真实的细节是要靠从生活中提练的,离开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刻体验,就不可能获得生动的细节。习作来源于生活,让孩子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处处留心,把细微之处展现在文章之中,这些细节在教材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引导孩子们学习它们,借用它们,最后能顺理成章的展现在自己的文章之中。让文章真正的做到具体,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