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如何适应小班化教学

【作者】 赵 勇

【机构】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近几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部分农村小学学生数逐年减少,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有的班级只有二十几个乃至十几个学生。应该说,班级学生数的减少更有利于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的学校学生数很少,但教学质量仍然很低。我县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他承担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全班上只有18人,但在全县组织的统测中,全县小学三年级语文的平均成绩为70多分,而他所教班级的语文平均成绩不足30分。教师如何适应小班化教学,工作任务减轻了,压力减小了,是沉迷于棋牌娱乐,还是抓住机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小班化教学给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的规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相比教学质量是有一定差距的,除了学生基础差,硬件设施差等因素外,教师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也是不争的事实。以前,学生数较多,教师被作业批阅、学生管理压得喘不过气来,想学习、想提高都感到力不从心,而如今压力减轻了,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之余,就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提高之中,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尤其要提高课件制作的水平及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要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要静下心来,结合所教学科开展学习,要带着问题学习,通过学习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要积极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要切实把上级部门安排的培训任务如“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等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而不是走马观花,敷衍塞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方案。
  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应该说,小班额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有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教师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前提是教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位学生。小班化为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可能。教师要认真观察和分析每一位学生,要提高家访的质量,要通过多种途径准确把握每一位学生的生理状况、家庭背景、学习基础、性格及智力的发展状况,从而为因材施教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探索小班化班级管理及学生管理的规律
  小班额的班级及学生管理与大班额的班级及学生管理肯定有诸多不同之处,什么样的模式和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尤其是个性的发展,是承担小班化教学的教师必须认真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小班级管理要认真把握“严”和“松”的度,要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也要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
  (三)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相比大班额教学而言,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因材施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应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制定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要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条件帮助其制定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帮助每一位学生掌握适合其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教师也应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一套高效的辅导方案。
  (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小班化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在大班额较大的班级中,教师很难准确把握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很难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很好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同时,也能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相应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应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应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将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个性培养的工作做实做细,为争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个性健康发展的学生。
  三、提升教研质量
  过去,学校学生数较多,班额较大,教师工作任务较重、压力较大,教研活动疲于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很少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展实效性较强的教育研究,而学生数的大幅度减少,让教师开展高质量的教研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育研究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从事教育研究的教师是肤浅的,专业成长的水平是有限的,要成为优秀教师,教育研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其次,教师在选择研究内容时切忌好高骛远,应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一个学期选择一至二个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一位年轻教师发现一个学期来,上课没有激情,总是无精打采,通过自己的反思以及和同行的讨论,他找到了原因,原因是班级学生人数太少了,心理总有一种失落感,后来通过自己的不断调整,一个学期下来,课堂教学他又恢复了以往青春激昂,朝气蓬勃的状态,这样的研究就是成功的。同时,小班化教学有许多问题有待教师去探索和实践,这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面对小班化教学,给农村小学教师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关键是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适应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