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探究
【作者】 李水英
【机构】 山东省即墨市北安街道办事处周戈庄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对于之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兴趣;自主学习;合作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对他们来说,学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如何让他们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快速学习小学语文,是众多任课老师和相关工作者比较关注的问题。而识字、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思想的启蒙阶段,也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对于其学习态度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尝试,提高语文的教学有效性。
一、创造和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有意识注意时间较短,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1、趣味识字,把好第一关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也是语文学习中的第一关,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识字的学习,尽量让学生在明白识字的方法和规律的前提下识字、写字,只有让学生乐于识字,他们才能主动识字,识字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如,识字教学中,遇到具有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它们的规律,如同是身体一部分的胳、膊、脚、腿,具有“月”字旁,同时与话语有关的说、话、语等,都有言字旁等;遇到形近、音近的字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记忆,如“的、地、得”,“甲、由、申”等,让学生通过异同来深刻记忆这些形近、音近的字……此外,老师还要注意在识字的教学中多加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以通过找朋友、走迷宫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里有效的识字。
2、快乐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美的体会,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才能享受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体验。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如分角色阅读、开火车阅读、分小组阅读等等,从而让学生抓住不同角色的语言,激发学生体验读书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趣味作业,激起学习欲望
低年级学生不像高年级学生一样,能够对作业自理,也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一定要避免枯燥无味的抄写,要让语文作业具有兴趣,灵活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充满兴趣进行作业。比如让学生在作业中手、脑、口并用,让学生通过唱、演、画等形式来进行说、读、写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欲望,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营造温馨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这一时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其以后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针对低年级的语文学习,老师应该尽量营造温馨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天真烂漫、生性好奇,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和怀疑。老师应该改变枯燥单调“我教你学”和“我要你学”的师生关系,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里进行语文学习。另外,要求老师能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同时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好奇心,充分满足其求知欲。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要鼓励低年级的学生提出疑问,自主的探究,从而发现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自主求知的欲望和积极学习的能力。
2、组建学习小组,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
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时,应该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方式,特别是要当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合作,为他们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借助这个平台进行自主的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提供足够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被美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我国引入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晚,新课程改革倡导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目前,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运用得还不普遍。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呢?
1、识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目前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集中识字、归类识字,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经常发现,有一些学生已经会读,但是有些学生一点儿都不会读,还有一些学生,教了一会儿就忘。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之间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也可以让学生按小组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识字,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识字的教学质量。
2、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老师除了采用导师领读的方式外,应该加入学生之间领读的方式,在一个班级里,有读得好的学生,也有读得不好的学生,这样可以开展互当“小老师”的方法,让前者带着后者朗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一个“小老师”的称呼,是一个很大的奖励和鼓励,能够很大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小组中有好的也有相对差的,这样在读的过程中,读得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发现读得差的学生的错音、错字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印象,同时对于读得差的学生也是一定的提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纪红梅.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实验性科学探究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24).
[2]倪海霞.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2011(8).
[3]吴玉霞.如何让低年级语文教学“趣味盎然”[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3).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兴趣;自主学习;合作
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对他们来说,学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如何让他们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快速学习小学语文,是众多任课老师和相关工作者比较关注的问题。而识字、朗读,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思想的启蒙阶段,也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对于其学习态度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尝试,提高语文的教学有效性。
一、创造和谐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有意识注意时间较短,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以期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
1、趣味识字,把好第一关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也是语文学习中的第一关,因而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识字的学习,尽量让学生在明白识字的方法和规律的前提下识字、写字,只有让学生乐于识字,他们才能主动识字,识字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如,识字教学中,遇到具有同一类偏旁的生字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它们的规律,如同是身体一部分的胳、膊、脚、腿,具有“月”字旁,同时与话语有关的说、话、语等,都有言字旁等;遇到形近、音近的字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记忆,如“的、地、得”,“甲、由、申”等,让学生通过异同来深刻记忆这些形近、音近的字……此外,老师还要注意在识字的教学中多加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可以通过找朋友、走迷宫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里有效的识字。
2、快乐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美的体会,引导学生读出情感变化,才能享受朗读的乐趣,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独特体验。低年级的课文短小精悍,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接受美的熏陶。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如分角色阅读、开火车阅读、分小组阅读等等,从而让学生抓住不同角色的语言,激发学生体验读书的兴趣,以此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趣味作业,激起学习欲望
低年级学生不像高年级学生一样,能够对作业自理,也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一定要避免枯燥无味的抄写,要让语文作业具有兴趣,灵活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充满兴趣进行作业。比如让学生在作业中手、脑、口并用,让学生通过唱、演、画等形式来进行说、读、写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欲望,从而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二、营造温馨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这一时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其以后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针对低年级的语文学习,老师应该尽量营造温馨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天真烂漫、生性好奇,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和怀疑。老师应该改变枯燥单调“我教你学”和“我要你学”的师生关系,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里进行语文学习。另外,要求老师能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性,同时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好奇心,充分满足其求知欲。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要鼓励低年级的学生提出疑问,自主的探究,从而发现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自主求知的欲望和积极学习的能力。
2、组建学习小组,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
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时,应该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方式,特别是要当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合作,为他们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借助这个平台进行自主的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提供足够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被美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我国引入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较晚,新课程改革倡导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目前,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运用得还不普遍。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呢?
1、识字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目前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集中识字、归类识字,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经常发现,有一些学生已经会读,但是有些学生一点儿都不会读,还有一些学生,教了一会儿就忘。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分组,让学生之间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也可以让学生按小组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识字,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识字的教学质量。
2、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为了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老师除了采用导师领读的方式外,应该加入学生之间领读的方式,在一个班级里,有读得好的学生,也有读得不好的学生,这样可以开展互当“小老师”的方法,让前者带着后者朗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一个“小老师”的称呼,是一个很大的奖励和鼓励,能够很大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小组中有好的也有相对差的,这样在读的过程中,读得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发现读得差的学生的错音、错字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印象,同时对于读得差的学生也是一定的提高。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纪红梅.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实验性科学探究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24).
[2]倪海霞.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2011(8).
[3]吴玉霞.如何让低年级语文教学“趣味盎然”[J]. 基础教育论坛,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