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班级民主化管理

【作者】 班海英

【机构】 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盘阳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学校仅重视学科教学改革是不够的,需要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之配套、相辅相成,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倡导民主化管理。本文围绕怎样构建班级民主管理,从“教师要有民主的教育思想”、“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地进行民主的班级管理”、“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民主化管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评价机制
  在当前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学校仅重视学科教学改革是不够的,需要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之配套、相辅相成,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倡导民主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强调人本思想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班级民主管理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管理别人、管理自己和接受别人管理的均等机会,也等于给他们提供了挑战困难与挫折的均等机会,使他们在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班级民主管理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个体行为对集体利益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产生较强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此外,班级民主管理打破了以往家长制管理模式,改变了教师管制、学生服从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来指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惧怕心理,师生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中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在管理过程中树立了自信心,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拓宽了他们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在管理别人的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服从别人管理的自觉性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实践证明,学生的民主作用发挥得越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也会发挥得越好,也会使班级建设得更好。实行班级民主管理,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行事的能力。
  那么,应该怎样构建班级民主管理呢?
  一、教师要有民主的教育思想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
  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就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班内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担任主角、施展才华,努力让学生从“要我做”中解放出来,变成“我要做”,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活动中的真正主人。
  2、树立学生主体观——以学生为本,激发学习潜能
  教师激发、诱导、肯定学生,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主动能力和主体价值,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形成主观能动性,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要重视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具有不同特长和优势的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条件,开展适合不同个性学生的具有多样性特点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脱颖而出,体会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时刻感到集体的存在,集体在关注他们,他们的热情和活力就会大大地迸发出来。这样不仅积极分子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后进同学也会迅速赶上集体的步伐,并在对自身个性的认知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发展的方向。
  二、教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
  1、树立教育民主观——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协商
  我们知道,中学生一般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正在趋于成熟。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当以引导为主,也就是说不要对他们进行统治。同样对于班级管理我们首先的目的是创造民主治班的条件,并引导大家实施民主治班的思想,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够自知、自律之目的。
  2、实施民主的管理目标
  目标的建立是班级建设的第一要素,对形成班级凝聚力,激发学习和管理的热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班级建设目标,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首先就应在同学中间宣传目标价值。
  三、科学地进行民主的班级管理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上就要适应时代需求,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科学的进行民主的班级管理。
  1、采取依法治班
  教师在管理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采取依法治班的做法。
  2、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的班干部队伍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而是应该建立一支责任心强、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班主任作为一名班级管理的指导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更应该懂得如何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营造良好民主班级氛围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发现的目光看问题,找出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分层次引导和教育,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位学生的优缺点,注重学生进步的点点滴滴,多作肯定性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就一定能够建立一个学风良好、作风严谨、纪律严明、气氛和谐的优秀班集体。
  四、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班级建设的各个环节及有关工作,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分析、评估的做法,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在把班集体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和个体性目标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客观而全面的评价,鼓励学生勇于迈向成功之路,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班集体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评价活动,抓住每一个同学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让他们感到“我能行”,鼓励他们向新的目标进取,不断获取成功。
  总之,现代的学生睿智、富有激情、个性鲜明、情感丰富、观念新潮,因此,教育者必须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多观察、多分析、多研究,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态度,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让他们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班集体中感受生活的快乐,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愉快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