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研究

【作者】 徐光友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道坪镇道坪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师乃教书育人者。我认为,教书是学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育人是做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育人教育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然而,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为此,本文笔者就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科;法制教育;教学法
  我校自启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以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拟定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召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动员大会,组织教师学习《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师法制常识分册)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使教师掌握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些理论知识。教导处召集各教研组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分析渗透法制教育的知识点,力求有效渗透学科法制教育,真正地把此项工作落到了实处。虽然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做得也很好,但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的领会所渗透的法制教育知识,因为执教老师只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结合本学科蕴含的法制知识点,拟定课时计划,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知识,这种按部就班的做法,只不过就是在原来教学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来说只是过眼云烟,从教育层面来说是浮于表面,收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期间,我抱着学习的态度,也抱着了解教师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情况,听了好几位的课,都是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公开课、示范课,有语文课、数学课、科学课、品德课、音乐课、美术课、英语课等。老师们的课都很精彩,课上师生的互动,多媒体教学的现代教学手段,目标的完成,都毋庸置疑,都算得上一堂堂公开课、示范课。但从渗透法制教育知识来看,我不敢评判是一节好的公开课、示范课,因为每一堂课后,我都随便找了几位学生问一些问题:你知道或者说了解了什么法?你懂得怎样去遵守吗?你会把你知道的告诉你身边的人吗?这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都答不上来,我开始还以为他们怕羞,不好意思回答我提出的问题,随后,我又问了一些课堂上学的文化知识,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大胆地判断是学生确实没有收获到法制方面的知识。接下来的时间是我们评课的时候,先是让执教老师说课,再是听课教师评课。从执教老师的说课中,我明白了学生没有收获到法制知识的原因,首先是老师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法制教育工作只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额外负担,没有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固然,从备课到上课都是走走过场。其次,我们的老师法制观念淡薄,自身对法制常识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了解法制常识,在课堂上很生硬地灌输法制知识,学生怎能有效吸收呢?笔者结合自己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做法谈几点意见。
  一、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蕴含的法制知识
  教师要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深入钻研,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法制知识点。我们任教的学科不是每一个单元或每一章节或每一课都有法制教育的知识点,没有知识点就不能牵强附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但是,也并不是每一学科一点法制知识都没有,如果我们不去吃透教材是很难挖掘到教材中蕴含的法制知识的,很容易忽视学科教学对法制知识的渗透,也就忽视了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我们必须静下心来,不厌其烦地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思考教材,反复琢磨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知识点,明确要渗透的内容。
  二、课外用心查阅资料,安排学生有效预习教材,做好课前准备,课上相机渗透法制教育
  我们教师不是什么都懂,如发现教材中蕴含有某一法制知识,就要勤于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一方面的法制知识要有所了解,做到有的放失地安排学生预习教材。在六年级下册第五课《环保小卫士》之前,查阅了法制方面的相关资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找到了在这一课要渗透的法制知识点: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针对这一知识点,安排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做好课前预习。①你看见过哪些环境被污染的现象?②要求家长帮助拍摄和收集有关的图片。课上,让学生用事实说明我们的生活环境正在遭受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再提出问题:你能自觉保护我们的环境吗?你打算怎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们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我先肯定了学生们好的想法,接着相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第六条,要求学生不但要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小朋友,而且要懂得污染和破坏环境是违法犯罪的行为,知道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以生活中一个个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实例,让学生反复地评论、评判,哪些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哪些是我们有权检举和控告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实例分析,学生理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的法制知识,达到了法制知识入脑、如心的目的。最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愿望。
  三、精心设计课后延伸环节,让学生当好小小宣传员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宣传法,再让学生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唤起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共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本节课课后延伸环节的设计是这样安排的:
  (1)每个学生完成一份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手抄报,并在全校展览。
  (2)本班学生出一期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黑板报。
  (3)学生写一封宣传“环境保护法”的书信给父母。
  (4)以个人名义写一份宣传“环境保护法”的倡议书,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
  通过设计以上的教学环节,学生参与的活动多了,从课前、课中、课后至始至终参与到活动中来,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学生能较好地领悟法制知识。家长也跟着参与到活动中来,或多或少都得到一些法制教育,使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真正地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