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探讨

【作者】 张灵丽

【机构】 (邢台技师学院 河北 邢台)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职业教育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伴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结构的改变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多年来一直重视学术型人才却忽视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现状、就业等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就业 校企合作
  1.当前教育大环境
  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300万,2008年超过500万,2011年超过600万,今年749万的数字再创历史新高(图1)。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升高,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悦来越大,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和变幻的经济形势,更为诸多行业带来变革,就业格局也随之变化,对服务型、操作型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随之增加(图22005年3季度-2014年1季度我国就业市场分学历求人倍率)(图3 2015年3季度辽宁人才网注册毕业生人数及岗位供需信息)。
  2.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本科毕业生过度饱和职业技能型人才缺失严重,我国多年来一直重视学术型人才却忽视技术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十分匮乏,致使职业教育实少有效的指导,这必然带来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如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落后、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不健全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这已严重制约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大批能够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城市化进程要求提高转移人口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时,伴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就业结构的改变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现阶段,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社会上普遍反映动手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求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职业教育创新
  职业院校都在对原来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式也是各有千秋,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职业教育的改革供大家探讨。
  3.1从课程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实施方式方面进行改革。
  我国职业教育要以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使命为目标,课程内容要从学科体系转向职业岗位,课程实施要从封闭孤立转向开放衔接,课程重心由单一技能转向职业素质。
  3.2校企合作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办学模式的确立可以解决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建立产业技术技能校企共享积累制度,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型人才培养制度体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更新、充实和提高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它实现了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师生互动的良性循环,还可以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角色的转变。学生参与工作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3.3.就业
  职业教育要把就业教育贯穿始终, 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为学生就业做好思想准备。职业院校要把就业指导课列入课堂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尽早确定就业意向。广泛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应用技能, 提高学生的上岗能力,学校和企业应深入市场调查,以市场为导向办学,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设置,改革课程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使自己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学生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及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应该加强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千方百计地提高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就业力。
  4.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情况的分析,以及对当前职业教育现状、就业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从课程结构、校企合作和就业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永,褚衍松.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71-74
  [2]姚小岗.浅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职教天地,2011(9).
  [3]秦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存的主要问题.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04):25.
  [4]邢清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及其促进研究[J].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2.
  作者简介:张灵丽(1978-),女,籍贯河北,邢台技师学院,工学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