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作者】 扎西拉姆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雄玛乡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一种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潜能开发的教育。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育观,联系生活实际有效“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及进行创造性问题解决等能力。加强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素质
一、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
高素质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养、不可缺少师表,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21世纪更是如此。如果教师本身缺乏素质,自身缺少创新意识,又怎么能以“身教”的师表来树楷模,导方向,做人梯呢?
㈠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做适应时代要求学习型教师
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应当是学习者,要经常性的“充电”。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化身,才能担当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达到所要求学历层次的前提下,要通过自学、函授、进修等形式,进行继续教育,掌握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学科知识,从而指导学科,这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㈡用教师精湛的专业水平,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法
“教育即创造”是人们公认的原理。教师的工作是高度的创造性劳动,教师的创新意识会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方案、教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可以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多提出新的问题、多总结规律等,要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实力,并由心底里佩服老师、敬仰老师,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㈢强化意识创新教研方式,有效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是为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坚实基础的摇篮,所有这些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有一支高素养幼儿教师队伍来完成。第一,对新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学习实践的热情,能积极吸取别人的教改成果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育学,来提高教学效果;第二,能根据自己的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差异,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动用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总结教改经验,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水平,展示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第三,要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能大胆地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彻底废除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宰地位,代之以启发、诱导、点拨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引进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热情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决定幼儿园工作的成败。做为管理者只有以广大教师为主体,发挥民主管理,尽可能地激发并满足教师的成就欲望,才能使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真正地有机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提高管理成效。近几年来,我园坚持走科教兴园之路,从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做起,教师专业化发展常抓不懈,如今已成为镇幼教事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绩的取得最重要的是幼儿园有着一支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和一群勇于创新、积极开拓进取、充满青春活力、甘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全部精力奉献给孩子的幼儿教师。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注意做到多角度、全面、正确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尽可能挖掘教师的优势长处,在给教师物质奖励的同时,不忘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做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只有把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师资的培训和提高作为工作的重点,以“以人为本”为管理理念,走科学办园的之路,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园水平,提高服务意识上找突破口,才能使幼儿园沿着立足、发展的轨道顺利前场。
三、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保障
①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也就是说“师高弟子强”,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心理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的心理教育。特别是一个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状况优良的教师,必然会影响到千百个学生的心理成熟、带给千百个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②加强修养,完善自身人格。作为一名教师,应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一种心胸宽广、乐观向上的精神,追求一种求真务实、朴实高雅的品位。让孩子被老师的这种人格、精神、品位所感染,并且受到教育。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对道德准则重新认识和认真体会,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形成坚定的信念,对教师岗位有个重新认识,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③走进学生,做个快乐的教师。不让自己太严肃,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共同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滋味。当你变得年轻、快乐、再次充满活力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理冲突会降低到最低限度,而从学生的成长和他们对你的喜爱中,你也会深深地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
四、让教育机智之花成为素质教育强有力的效催化剂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决定合理的处理方式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结晶,它集中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才能;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一个教师可能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本领,但是如果他没有迅速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本领的能力,在突然出现某种新的问题或意外的情况面前,他就很可能束手无策,难于应付。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讲究教育分寸,是教育机智的重要原则。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手段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例如赞许、奖励、惩罚、谴责等措施。用之得当都会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教师不加分析,一味滥用,就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素质教育呼吁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素质
一、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
高素质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养、不可缺少师表,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21世纪更是如此。如果教师本身缺乏素质,自身缺少创新意识,又怎么能以“身教”的师表来树楷模,导方向,做人梯呢?
㈠教师需要终身学习,做适应时代要求学习型教师
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应当是学习者,要经常性的“充电”。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化身,才能担当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在达到所要求学历层次的前提下,要通过自学、函授、进修等形式,进行继续教育,掌握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的学科知识,从而指导学科,这才能适应时代要求。
㈡用教师精湛的专业水平,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法
“教育即创造”是人们公认的原理。教师的工作是高度的创造性劳动,教师的创新意识会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方案、教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可以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多提出新的问题、多总结规律等,要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实力,并由心底里佩服老师、敬仰老师,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㈢强化意识创新教研方式,有效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是为孩子成功的一生奠定坚实基础的摇篮,所有这些活动的完成,都需要有一支高素养幼儿教师队伍来完成。第一,对新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学习实践的热情,能积极吸取别人的教改成果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育学,来提高教学效果;第二,能根据自己的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差异,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动用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总结教改经验,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水平,展示学生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第三,要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能大胆地运用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必须彻底废除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宰地位,代之以启发、诱导、点拨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引进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热情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决定幼儿园工作的成败。做为管理者只有以广大教师为主体,发挥民主管理,尽可能地激发并满足教师的成就欲望,才能使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真正地有机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提高管理成效。近几年来,我园坚持走科教兴园之路,从加强幼儿教师师德建设做起,教师专业化发展常抓不懈,如今已成为镇幼教事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绩的取得最重要的是幼儿园有着一支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和一群勇于创新、积极开拓进取、充满青春活力、甘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全部精力奉献给孩子的幼儿教师。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要注意做到多角度、全面、正确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尽可能挖掘教师的优势长处,在给教师物质奖励的同时,不忘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做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只有把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师资的培训和提高作为工作的重点,以“以人为本”为管理理念,走科学办园的之路,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园水平,提高服务意识上找突破口,才能使幼儿园沿着立足、发展的轨道顺利前场。
三、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保障
①教师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也就是说“师高弟子强”,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心理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的心理教育。特别是一个心理成熟和心理健康状况优良的教师,必然会影响到千百个学生的心理成熟、带给千百个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
②加强修养,完善自身人格。作为一名教师,应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一种心胸宽广、乐观向上的精神,追求一种求真务实、朴实高雅的品位。让孩子被老师的这种人格、精神、品位所感染,并且受到教育。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对道德准则重新认识和认真体会,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形成坚定的信念,对教师岗位有个重新认识,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③走进学生,做个快乐的教师。不让自己太严肃,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共同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滋味。当你变得年轻、快乐、再次充满活力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理冲突会降低到最低限度,而从学生的成长和他们对你的喜爱中,你也会深深地感受到做教师的快乐。
四、让教育机智之花成为素质教育强有力的效催化剂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决定合理的处理方式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结晶,它集中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才能;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一个教师可能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一定的教育本领,但是如果他没有迅速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本领的能力,在突然出现某种新的问题或意外的情况面前,他就很可能束手无策,难于应付。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讲究教育分寸,是教育机智的重要原则。在教育工作中,很多手段都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例如赞许、奖励、惩罚、谴责等措施。用之得当都会有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教师不加分析,一味滥用,就会产生与预期相反的效果。
素质教育呼吁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