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析微课及其在翻转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作者】 方彬彬
【机构】 福建省福鼎市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科技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课以及以其为支点的翻转课堂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微课、翻转课堂等进行介绍,并以实例阐述微课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希望为广大教育者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 设计 翻转课堂 应用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兴起,我们的生活正迈进微时代。“微课”这个词正慢慢被国人所熟知,并且“微课”也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员和各级教研部门关注的热点话题。
二、微课的概念
1.微课的概念
微课到底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微课仍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3年5月,郑小军老师提出:微课是以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化、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1]
三、微课的设计
微课设计的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内容需求和学习者分析、教学呈现方式等方面来进行的。下面笔者以参赛的《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的基本用法》微课和反思为例,谈谈微课设计的主要环节。
1.教学内容的选定
微课是供学生在家自学的,所以要注意该讲什么不讲什么。首先,备课组做好集体备课,研讨近阶段教学的重难点,分析学习者情况,发现学生在理解和记忆虚拟语气基本用法时,总会出现偏差,导致学生容易失分。
2.教学内容的设计
笔者根据微课的时长和知识内容上来分割出不同的教学过程,分别是:
第一步,视频导入,提出设问
第二步,切入主题,层层推进。
第三步,教学回顾,引起学习者反思。
笔者根据以上内容简要设计了该微课的录制脚本(如表1所示)
表1 微课的录制脚本设计
四、微课的实际教学应用
1. 微课与翻转课堂
在教学中,总离不开知识传授再到知识内化两个自然承接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发生地点在课堂,而知识内化则在课外。微课支持翻转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恰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尝试。所谓“翻转课堂”就是让学生先在课前通过微课自主学习,而在上课时间教师负责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微课在这里的作用就是代替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传授过程。这种做法就是对传统教学一种颠覆,建立了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是微课应用于实际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2]
2. 微课在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应用
笔者就以在学校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微课在具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首先、建立一个班级的微信群。其次,在要上课之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自己要讲解的内容做成视频,分发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在家在家长的监督下通过微信群上传的微视频地址提前观看视频。
第二天在课堂上,笔者按以下四个环节来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第一环节:展示自我,分享收获。即让学生将自学的微课内容在课堂通过问题的串联来呈现出来,分享通过微课所得的关于本课重点内容的一些收获。第二环节:互动探究,释疑解惑。针对学生所提和总结出来的问题,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组内讨论,组与组的碰撞,师生和生生充分互动,从而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第三环节:当堂检测,巩固提高。在释疑解惑之后,教师对学习策略进行一定的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策略的指导下练习巩固。第四环节:总结归纳,扩展延伸。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梳理本课内容,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这就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
五、结束语
微课以及以其为支点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成为当下的热点,正是因为它们迎合了信息技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优秀的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了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创造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自信心,让教师更加努力,更加积极。从而,在教师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微课体系,更加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 设计 翻转课堂 应用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的兴起,我们的生活正迈进微时代。“微课”这个词正慢慢被国人所熟知,并且“微课”也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员和各级教研部门关注的热点话题。
二、微课的概念
1.微课的概念
微课到底是什么?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微课仍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3年5月,郑小军老师提出:微课是以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化、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1]
三、微课的设计
微课设计的关键是要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内容需求和学习者分析、教学呈现方式等方面来进行的。下面笔者以参赛的《if引导的虚拟条件句的基本用法》微课和反思为例,谈谈微课设计的主要环节。
1.教学内容的选定
微课是供学生在家自学的,所以要注意该讲什么不讲什么。首先,备课组做好集体备课,研讨近阶段教学的重难点,分析学习者情况,发现学生在理解和记忆虚拟语气基本用法时,总会出现偏差,导致学生容易失分。
2.教学内容的设计
笔者根据微课的时长和知识内容上来分割出不同的教学过程,分别是:
第一步,视频导入,提出设问
第二步,切入主题,层层推进。
第三步,教学回顾,引起学习者反思。
笔者根据以上内容简要设计了该微课的录制脚本(如表1所示)
表1 微课的录制脚本设计
四、微课的实际教学应用
1. 微课与翻转课堂
在教学中,总离不开知识传授再到知识内化两个自然承接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发生地点在课堂,而知识内化则在课外。微课支持翻转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微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恰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尝试。所谓“翻转课堂”就是让学生先在课前通过微课自主学习,而在上课时间教师负责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微课在这里的作用就是代替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传授过程。这种做法就是对传统教学一种颠覆,建立了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也是微课应用于实际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2]
2. 微课在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应用
笔者就以在学校的教学为例来说明微课在具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
首先、建立一个班级的微信群。其次,在要上课之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自己要讲解的内容做成视频,分发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在家在家长的监督下通过微信群上传的微视频地址提前观看视频。
第二天在课堂上,笔者按以下四个环节来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第一环节:展示自我,分享收获。即让学生将自学的微课内容在课堂通过问题的串联来呈现出来,分享通过微课所得的关于本课重点内容的一些收获。第二环节:互动探究,释疑解惑。针对学生所提和总结出来的问题,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组内讨论,组与组的碰撞,师生和生生充分互动,从而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第三环节:当堂检测,巩固提高。在释疑解惑之后,教师对学习策略进行一定的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策略的指导下练习巩固。第四环节:总结归纳,扩展延伸。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梳理本课内容,建构相应的知识结构,这就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
五、结束语
微课以及以其为支点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成为当下的热点,正是因为它们迎合了信息技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优秀的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了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创造性,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自信心,让教师更加努力,更加积极。从而,在教师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自己的微课体系,更加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