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情商”的作用研究
【作者】 付丽君
【机构】 山东省兰陵县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音乐教育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致达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愉悦身心的作用。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关键词:音乐教育 学生 情商 作用
情商:就是情绪的商数,或称情绪智慧(Emotiond Intlligenece EQ),指人的乐观与悲哀、急燥与冷静、大胆与恐惧、沉思与直觉等情绪反应的程度。按照情商创始人、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萨洛维的界定,也指一种理解、调控和运用情绪的能力,使自己能有合乎智慧的行为表现。在诸种审美教育中,音乐本身就有调节心绪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音乐教育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致达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愉悦身心的作用。如对学生进行《国歌》、《国际歌》、《红梅赞》、《蝶恋花》等革命老歌的教唱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还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同时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振奋的良好风貌,也养成乐观豁达、聪敏理智、通情达理的健康心理以及行为习惯。
二、有利于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操
1.充分利用歌曲教学,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充分发挥情感的诱导作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欣赏和学唱歌曲《我爱你,中国》,则可采用视听觉协同教学的方法来完成,首先采用现代化的声象手段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让同学们一起欣赏有高超演唱技巧的女高音那酣畅淋漓的演唱,最后共同抒发对祖国的一片挚爱之心。
2.要使健康的情绪体验得到不断巩固、不断升华、不断深化,从而形成稳定而深厚的情感体验,就要从学生原有的情感基础开始。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在建立热爱父母、师长、学校等情感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从个人的温情主义的狭隘天地中走出来,并将乡土观念推而广之,扩大到祖国之爱、人民之爱,循序渐进,真正理解和感受到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热爱的实质和深刻含义。
三、利于学生正确调控自己的情绪
1.在认识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妥善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包括合理表达正面情绪,削弱乃至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自我安慰与疏导,从而摆脱不良情绪的体验。在恶性情绪中,最为难缠的是妒嫉情绪,俗话中就有“妒火中烧”之说,因为中学生的年龄小,性格特征还不完全成熟,看到别人成功就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引发偏激或逆反情绪,对此我们教师应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如歌曲《我们来到美丽诉山谷》,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少先队员到郊外远足的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表达了他们长大要做大自然主人的远大理想,在教唱此曲时,不仅要教会唱旋律,更要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为着自己的未来,祖国的未来而自我奋斗,靠自身的努力来超越他人,实现自我价值。
2.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敢于直面现实,拥有情绪的自控自制能力,能克制冲动情绪,消除自满情绪,对人对己都能维持高度热忱。学唱歌曲《红星歌》教育青少年要学习小主人公那种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性格,面对困难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从而赢得最后的胜利。学唱歌曲《苏武牧羊》时,则要教育学生学习苏武那种历尽艰辛磨难始终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有利于学生融洽人际关系
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情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特效,它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西柏林阿思特高级中学音乐教师凯乐夫人在介绍他们对音乐教学目的认识时,讲到音乐课可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开朗性格,学会怎样与周围的人相处。例如歌曲《我爱米兰》教学中,就产生了相当强烈的教学效果,歌曲使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又拉近了一层。而在合唱、合奏中,队员都要以和谐为前提,突出主旋律而不可喧宾夺主。处于伴唱伴奏、副旋律、次声部时,要求队员起到甘当绿叶映红花的作用。音乐作品表现的这种相互配合水乳交融的关系正是我们协调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实践证明,喜欢音乐并表现突出的人,性格大都开朗,与人相处也大都具有亲和力、讨人喜欢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一段话,似乎道出了音乐的这一特性:“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久的。突然间,音乐象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人们感觉到团结和友爱。”
五、有利于学生增强信心、磨练意志
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树立自己的信心,有坚定的意志才能走向成功。信
心和意志同样是情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志者事竟成”、“勤能补拙”等等古训都表明信心与意志的重要性。音乐教育让学生增强信心、磨练意志。一个从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歌唱中,高歌一曲,结果迎来了阵阵掌声,从此使他增强了上台的信心。而学习乐器或声乐,必须要有恒心、意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事无成的。就拿弹钢琴而言,它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安静下来,耐心地弹奏,必须花时间、放力气,没有一定的意志力是很难完成某一乐器的学习的。可见,学音乐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
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启示。”也就是说,人们不但可以从音乐中获得心灵的升华,还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力量和慰藉。
参考文献:
1钱云飞,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2)
2 宗杰,浅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4)
3崔皎皎,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
4 黄燕琼,音乐欣赏的魅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
关键词:音乐教育 学生 情商 作用
情商:就是情绪的商数,或称情绪智慧(Emotiond Intlligenece EQ),指人的乐观与悲哀、急燥与冷静、大胆与恐惧、沉思与直觉等情绪反应的程度。按照情商创始人、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萨洛维的界定,也指一种理解、调控和运用情绪的能力,使自己能有合乎智慧的行为表现。在诸种审美教育中,音乐本身就有调节心绪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情商”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音乐教育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致达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愉悦身心的作用。如对学生进行《国歌》、《国际歌》、《红梅赞》、《蝶恋花》等革命老歌的教唱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还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传统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同时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振奋的良好风貌,也养成乐观豁达、聪敏理智、通情达理的健康心理以及行为习惯。
二、有利于学生培养健康的情操
1.充分利用歌曲教学,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充分发挥情感的诱导作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欣赏和学唱歌曲《我爱你,中国》,则可采用视听觉协同教学的方法来完成,首先采用现代化的声象手段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让同学们一起欣赏有高超演唱技巧的女高音那酣畅淋漓的演唱,最后共同抒发对祖国的一片挚爱之心。
2.要使健康的情绪体验得到不断巩固、不断升华、不断深化,从而形成稳定而深厚的情感体验,就要从学生原有的情感基础开始。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在建立热爱父母、师长、学校等情感基础上,逐渐引导学生从个人的温情主义的狭隘天地中走出来,并将乡土观念推而广之,扩大到祖国之爱、人民之爱,循序渐进,真正理解和感受到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热爱的实质和深刻含义。
三、利于学生正确调控自己的情绪
1.在认识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妥善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包括合理表达正面情绪,削弱乃至消除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自我安慰与疏导,从而摆脱不良情绪的体验。在恶性情绪中,最为难缠的是妒嫉情绪,俗话中就有“妒火中烧”之说,因为中学生的年龄小,性格特征还不完全成熟,看到别人成功就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引发偏激或逆反情绪,对此我们教师应给予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如歌曲《我们来到美丽诉山谷》,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少先队员到郊外远足的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表达了他们长大要做大自然主人的远大理想,在教唱此曲时,不仅要教会唱旋律,更要教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为着自己的未来,祖国的未来而自我奋斗,靠自身的努力来超越他人,实现自我价值。
2.引导学生自我激励,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敢于直面现实,拥有情绪的自控自制能力,能克制冲动情绪,消除自满情绪,对人对己都能维持高度热忱。学唱歌曲《红星歌》教育青少年要学习小主人公那种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性格,面对困难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从而赢得最后的胜利。学唱歌曲《苏武牧羊》时,则要教育学生学习苏武那种历尽艰辛磨难始终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有利于学生融洽人际关系
维系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情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有它独特的魅力和特效,它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西柏林阿思特高级中学音乐教师凯乐夫人在介绍他们对音乐教学目的认识时,讲到音乐课可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开朗性格,学会怎样与周围的人相处。例如歌曲《我爱米兰》教学中,就产生了相当强烈的教学效果,歌曲使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又拉近了一层。而在合唱、合奏中,队员都要以和谐为前提,突出主旋律而不可喧宾夺主。处于伴唱伴奏、副旋律、次声部时,要求队员起到甘当绿叶映红花的作用。音乐作品表现的这种相互配合水乳交融的关系正是我们协调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实践证明,喜欢音乐并表现突出的人,性格大都开朗,与人相处也大都具有亲和力、讨人喜欢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一段话,似乎道出了音乐的这一特性:“有时,人们相处在一起,虽然互不敌视,但彼此的情绪与情感是格格不久的。突然间,音乐象闪电一样把所有的人联结在一起,克服过去的隔阂,甚至敌视,人们感觉到团结和友爱。”
五、有利于学生增强信心、磨练意志
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树立自己的信心,有坚定的意志才能走向成功。信
心和意志同样是情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志者事竟成”、“勤能补拙”等等古训都表明信心与意志的重要性。音乐教育让学生增强信心、磨练意志。一个从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歌唱中,高歌一曲,结果迎来了阵阵掌声,从此使他增强了上台的信心。而学习乐器或声乐,必须要有恒心、意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事无成的。就拿弹钢琴而言,它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安静下来,耐心地弹奏,必须花时间、放力气,没有一定的意志力是很难完成某一乐器的学习的。可见,学音乐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
贝多芬曾说:“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启示。”也就是说,人们不但可以从音乐中获得心灵的升华,还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力量和慰藉。
参考文献:
1钱云飞,浅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2)
2 宗杰,浅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4)
3崔皎皎,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
4 黄燕琼,音乐欣赏的魅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