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儿童文学

【作者】 顾 进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八巨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能提高孩子们对文学的兴趣,对塑造孩子们健康人格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如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主动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与积累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师必须用成功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让他们在心中认同阅读与快乐是紧密相连的。在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活动中,我一方面以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为本,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注意阅读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并为学生搭建自我表现的舞台,创设让学生通往成功的道路,以达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目的。
  二、向学生推荐读物
  读物的选择是具有个性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读物,可以让学生各取所需,吸收多方面的知识。为了让学生能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外阅读中达到较好的效果,使他们身心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必须注意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读物,引导他们以自主的、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变教师的主观愿望为学生的主观要求。
  三、运用多种形式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障学生课外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活动中展示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既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又注重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
  1.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了保证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我除了每天布置不多的动笔作业外,还安排每周一节阅读课,保证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
  2.发掘学生读书的资源,保障学生读书的数量。发动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带回学校互相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本书的功能,使之成为全体学生共同的精神食粮。
  3.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并在实施中做好详细记录。在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要的基础上,针对个体和班级阅读能力的差异,制定出针对班级和个人的长期和短期计划。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可以充分吸取学生的意见,共同制定。
  4.检查学生资料的积累。学生语言材料、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读书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受到感情的陶冶,情感的熏陶。
  目前,我在班中开展儿童文学阅读的实践已初见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因而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其效果是明显的。此外,开展儿童文学阅读活动让学生的作品有了自己的阵地和舞台,读书的兴趣更浓,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也坚定了自己搞好课程改革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