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论电大临夏分校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 马文华
【机构】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临夏分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一个学校的文化是这个学校的精髓,决定了这个学校的品质,也是这个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大临夏分校,其校园文化普遍存在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之中,存在于全体教职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存在于客观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渗透在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
关键词:电大 校园文化 教和学 制度 服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一个学校的文化是这个学校的精髓,决定了这个学校的品质,也是这个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你是花钱买不到,难以引进和照搬照抄,更难以“速成”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国内一流大学有国内一流大学的文化。像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西北师大的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像我们当地临夏中学的校训“明德、自强、博学、笃行”,原临夏师范的校训是“学博为师、德高为范”,等等,这一切有的概括了其办学理念,有的点明了其办学方向,而有的则囊括和涵盖了办学的一切。对于我们电大临夏分校而言,文化存在于“传承文化,浸润人生”的校训中,存在于“强基础、抓教学、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和“生源是我们的生存线,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的办学理念中,存在于“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实践精神中,存在于校园的一石一瓦、一草一木之中。
我们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临夏分校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唯一一所集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各级各类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新型成人高等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89人,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4299人(包括六个县级工作站)。同时,截止2015年6月,举办特岗教师培训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州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班”等各类教师培训共计91期,培训人数达21368人。举办干部在线培训等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班70多期,培训人数达39218人(次)。
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与积淀,我校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符合时代特点的“一切为学生服务”、“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这就是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三喻文化”。
一、文化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之中。教师的威信在三喻文化中逐步显现出新的特点。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身心素养和学识素养,以较高的个人魅力吸引和影响学生。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和智者的化身,而是引导学生,开发学生更大的智力潜能,启迪思维,以获得更大的知识结构的改变。
我们的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方方面面,年龄跨度、知识结构、心智特点、道德水准、个人修养等呈现得纷繁复杂。据抽样调查,我们的学生中,85%以上的都是想通过各种手段来“混文凭”、“镀金”的,70%以上的与原有的知识结构(报名信息中的原学历)名实难符,15%以上的道德水准、个人修养等明显呈现出畸形或倒金字塔式。作为成人学生更应珍惜机会,努力好学,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混”那一张文凭而学习。换言之,即使是成人大学,学生也应该通过大学文化的浸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应成长为一个不仅能够生存,而且懂得生活,能够主动实现生命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俱佳、内涵丰富的“人”。
事实上,我们学生的年龄差异、心智特点、知识结构、文化能力表现得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因而在施教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自觉揉进“三喻文化”,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和“碰撞”。我们的教师在平时工作中严格遵循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提出的“4学”的教学模式和“4112”的教学管理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和全面发展个人才智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自创精神。同时,教师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二、文化存在于学校管理之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制度,是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完善的制度可以使一个组织合理、高效、规范运转。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再周全也不可能凡事都规范到。例如,制度可以规定教师的课时量,但无法规定课堂质量;制度可以规定上班准时到岗,却无法规定是否准时进入工作状态,即使准时进入工作状态,但工作效率如何一时不好评判,所谓“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等等。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活动的深入开展,2014年我校集中进行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再次修订,共废除了不再适应新需求的制度4种,补充修订了11种,新制定了10种,共400多条2万多字。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开会强调、定期不定期抽查等形式认真加以坚持和贯彻落实。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充实完善和严格落实,使学校各项工作进一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工作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三、文化还存在于支持服务之中。作为电大的领导和教职工就必须转变观念、摆正位置。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作为领导要时刻想着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利益,作为教职工时刻想着如何为广大学生服好务,会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扯皮,会想着如何赞美他人的成绩而不是争功诿过,会想着如何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而不是争着把揽权力,见利忘义。
因此,作为电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理应围绕服务教职工、服务学生、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大局“五个服务”重点,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构建服务体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极少数教职工眼里无活、心中无事、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勉励教职工认真学习、勤勉工作,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为电大事业的健康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事实也是如此,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活动的不断延伸扩展,随着我校方方面面的努力,我校的校风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尤其我们的服务意识发生了巨大改变,服务效能得到有效提高,正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也为国家开放大学临夏分院建设铺就了一条平实之路。
参考文献:
1、玛格利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概论》孙庆珠 山东大学出版社
3、《校园文化活动指导》王伟 南海出版社
4、《学校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余蓉 姚学文 刘凯希《湖南日报》2015-06-25
5、《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网.好搜.百科
关键词:电大 校园文化 教和学 制度 服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一个学校的文化是这个学校的精髓,决定了这个学校的品质,也是这个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校园文化你是花钱买不到,难以引进和照搬照抄,更难以“速成”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国内一流大学有国内一流大学的文化。像北师大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西北师大的校训“知术欲圆、行旨须直”,像我们当地临夏中学的校训“明德、自强、博学、笃行”,原临夏师范的校训是“学博为师、德高为范”,等等,这一切有的概括了其办学理念,有的点明了其办学方向,而有的则囊括和涵盖了办学的一切。对于我们电大临夏分校而言,文化存在于“传承文化,浸润人生”的校训中,存在于“强基础、抓教学、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和“生源是我们的生存线,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的办学理念中,存在于“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实践精神中,存在于校园的一石一瓦、一草一木之中。
我们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临夏分校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唯一一所集学历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各级各类职业培训于一体的新型成人高等学校。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89人,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4299人(包括六个县级工作站)。同时,截止2015年6月,举办特岗教师培训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全州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班”等各类教师培训共计91期,培训人数达21368人。举办干部在线培训等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培训班70多期,培训人数达39218人(次)。
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与积淀,我校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符合时代特点的“一切为学生服务”、“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校园文化,这就是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利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三喻文化”。
一、文化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之中。教师的威信在三喻文化中逐步显现出新的特点。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身心素养和学识素养,以较高的个人魅力吸引和影响学生。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和智者的化身,而是引导学生,开发学生更大的智力潜能,启迪思维,以获得更大的知识结构的改变。
我们的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方方面面,年龄跨度、知识结构、心智特点、道德水准、个人修养等呈现得纷繁复杂。据抽样调查,我们的学生中,85%以上的都是想通过各种手段来“混文凭”、“镀金”的,70%以上的与原有的知识结构(报名信息中的原学历)名实难符,15%以上的道德水准、个人修养等明显呈现出畸形或倒金字塔式。作为成人学生更应珍惜机会,努力好学,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混”那一张文凭而学习。换言之,即使是成人大学,学生也应该通过大学文化的浸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应成长为一个不仅能够生存,而且懂得生活,能够主动实现生命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俱佳、内涵丰富的“人”。
事实上,我们学生的年龄差异、心智特点、知识结构、文化能力表现得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因而在施教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自觉揉进“三喻文化”,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和“碰撞”。我们的教师在平时工作中严格遵循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提出的“4学”的教学模式和“4112”的教学管理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和全面发展个人才智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自创精神。同时,教师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二、文化存在于学校管理之中。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制度,是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完善的制度可以使一个组织合理、高效、规范运转。但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再周全也不可能凡事都规范到。例如,制度可以规定教师的课时量,但无法规定课堂质量;制度可以规定上班准时到岗,却无法规定是否准时进入工作状态,即使准时进入工作状态,但工作效率如何一时不好评判,所谓“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等等。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活动的深入开展,2014年我校集中进行了学校各项制度的再次修订,共废除了不再适应新需求的制度4种,补充修订了11种,新制定了10种,共400多条2万多字。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开会强调、定期不定期抽查等形式认真加以坚持和贯彻落实。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充实完善和严格落实,使学校各项工作进一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工作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三、文化还存在于支持服务之中。作为电大的领导和教职工就必须转变观念、摆正位置。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作为领导要时刻想着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利益,作为教职工时刻想着如何为广大学生服好务,会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扯皮,会想着如何赞美他人的成绩而不是争功诿过,会想着如何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而不是争着把揽权力,见利忘义。
因此,作为电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理应围绕服务教职工、服务学生、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大局“五个服务”重点,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构建服务体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极少数教职工眼里无活、心中无事、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勉励教职工认真学习、勤勉工作,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为电大事业的健康发展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事实也是如此,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活动的不断延伸扩展,随着我校方方面面的努力,我校的校风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尤其我们的服务意识发生了巨大改变,服务效能得到有效提高,正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也为国家开放大学临夏分院建设铺就了一条平实之路。
参考文献:
1、玛格利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
2、《高校校园文化概论》孙庆珠 山东大学出版社
3、《校园文化活动指导》王伟 南海出版社
4、《学校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余蓉 姚学文 刘凯希《湖南日报》2015-06-25
5、《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网.好搜.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