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英语全程导学案中预习环节设计的研究
【作者】 张晓燕
【机构】 山东省青岛胶州市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全程导学案是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载体,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的“剧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航标,也是学生高三复习的重要参考依据。它涵盖了三个方面:1.预习案2.课堂导学案3.课后复习案。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因此,让学生爱学,会学,学好,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世纪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学英语教师必须担负的责任,而导学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预习导学这一课前环节的作用不容忽视。俗话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它的设计使得学生的预习作业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流于形式,而是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学生完整的预习过程,教师的课前批阅也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起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全程导学案中预习环节设计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预习导学环节的设计原则
1、预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预习题要由易入难,由浅入深,如果题目要求都较高,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如果题目都比较容易,学生就不能获得经过自主学习之后茅塞顿开的成就感,因此,预习导学环节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经过预习、动脑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在外研版B6 M3 Roy’s story课文阅读中,可作如下预习:
(1) P.30 3.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box .
(2) P.31 5.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3) P.30 2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passage.
此种设计完全遵循这一原则,由浅入深,难易适中,较好的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2、预习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布置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了解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预习题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心所在。根据需要,布置预习时可将新课中的重难点设计在其中,针对性强能直接体现预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grammar的过程中,目标是learn some verbs followed by –ing or the infinitive with to,因此就精选了与之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解决了这一语法项目。
3.要有及时、合理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预习任务, 教师应该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学生在完成每一项预习任务后,在心理上是希望获得教师肯定性的评价的。在上课前, 教师首先要批
阅学生的预习导学案。如果课前时间不够, 课堂上就必须安排预习导学案的交流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交流, 这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法。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 可以通过抽查的方式, 检查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例如:预习要求掌握某知识点,课上可以请学生当一回小老师示范讲解。布置的预习作业只有在课堂上体现,学生才会重视,预习才会更有效。并对完成预习作业较认真的学生提出肯定和表扬。教师也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导学案的展评, 鼓励那些认真预习的同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坚持就是成功。
预习导学环节的题目类型
预习案是课前的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是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主动权。在每一个自学环节,要求做到任务明确具体。
例如:在学习单词部分,可以根据课标确定具体的预习题型。如果以前学过的可以布置如下题型:review the words.如果比较重要的可以布置如下题型:look up these words in your dictionaries。
在阅读课前,可布置如下题型:
(1)读文章找到如下短语。
(2) 快速阅读,回答如下问题。
(3)阅读某一知识点,掌握用法。
(4)阅读文章,完成练习…页的第…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导学环节是新课学习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使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下良好的基础。
预习导学环节的设计原则
1、预习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预习题要由易入难,由浅入深,如果题目要求都较高,部分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如果题目都比较容易,学生就不能获得经过自主学习之后茅塞顿开的成就感,因此,预习导学环节既要有基础题,也要有经过预习、动脑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例如:在外研版B6 M3 Roy’s story课文阅读中,可作如下预习:
(1) P.30 3.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box .
(2) P.31 5.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3) P.30 2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passage.
此种设计完全遵循这一原则,由浅入深,难易适中,较好的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2、预习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布置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了解下节课的教学内容,所以,预习题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心所在。根据需要,布置预习时可将新课中的重难点设计在其中,针对性强能直接体现预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grammar的过程中,目标是learn some verbs followed by –ing or the infinitive with to,因此就精选了与之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解决了这一语法项目。
3.要有及时、合理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预习任务, 教师应该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学生在完成每一项预习任务后,在心理上是希望获得教师肯定性的评价的。在上课前, 教师首先要批
阅学生的预习导学案。如果课前时间不够, 课堂上就必须安排预习导学案的交流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交流, 这也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方法。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 可以通过抽查的方式, 检查学生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例如:预习要求掌握某知识点,课上可以请学生当一回小老师示范讲解。布置的预习作业只有在课堂上体现,学生才会重视,预习才会更有效。并对完成预习作业较认真的学生提出肯定和表扬。教师也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导学案的展评, 鼓励那些认真预习的同学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坚持就是成功。
预习导学环节的题目类型
预习案是课前的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是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主动权。在每一个自学环节,要求做到任务明确具体。
例如:在学习单词部分,可以根据课标确定具体的预习题型。如果以前学过的可以布置如下题型:review the words.如果比较重要的可以布置如下题型:look up these words in your dictionaries。
在阅读课前,可布置如下题型:
(1)读文章找到如下短语。
(2) 快速阅读,回答如下问题。
(3)阅读某一知识点,掌握用法。
(4)阅读文章,完成练习…页的第…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导学环节是新课学习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使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