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培训思考

【作者】 侯志敏 王淑敏 张江丽 路玉兰 高永闯

【机构】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北)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第五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2015年10月23日即将在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拉开序幕。笔者作为参赛学生的指导教师,在过去四年对学生的参赛培训中,针对比赛的各个环节积累了一些实用的培训经验,期望为广大同行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生物教学技能;参赛培训;教学设计
  Abstract:The fifth "Huawen cup" national teaching skills contest for the students in teachers colleges, in sichuan nanchong on October 23, 2015, is the beginning of xihua teachers′ university. The author as a participating students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in the past four years for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training, in view of the game each link has accumulated some practical training experience, expect for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peer provid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Key words:biological teaching skill,team training, teaching design
  “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微格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是目前国内参赛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生物学科教学技能比赛。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师范专业三、四年级学生。参赛选手通过教学(片段)设计、“说”教学设计思路、模拟授课、现场答辩四个环节进行角逐。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12年首次参加比赛,2009级的白静同学获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其余4位学生均获得了二等奖。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2014年再创佳绩,参赛的5名学生中4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教学(片段)设计3人获得特等奖,2人获得一等奖。笔者作为参赛学生的指导教师,在过去四年对学生的参赛培训中,针对比赛的四个环节积累了一些实用的培训经验,愿与广大同行分享。
  一、选题
  选题范围:主办方要求参赛作品的内容应选自当前各省选用的初中、高中生物教材。我们的做法是:选手首先根据大赛要求,在指定范围内初步选出2-3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通过阅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题目进行初步的框架设计,师生经过多次讨论,从中选择一个作为参赛题目。
  选好参赛题目是选手在大赛中获得好成绩的前提[1],综合历年获奖作品,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尊重教材,避免随意自编题目。如我校特等奖作品《主动运输》,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不能把题目随意定为“主动运输方式”或“物质的主动运输”;(2)参赛题目还应结合专业知识,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特等奖作品《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学生在选题时考虑到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在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人们的健康,倡导绿色出行。(3)所选题目的课程资源丰富,学生耳熟能详;如我校的一等奖作品《细胞衰老的特征》,学生首先在大屏幕上播放奥黛丽.赫本年轻时和年老时的照片,通过奥黛丽.赫本两张不同时期的照片对比,学生自然联想到“衰老”,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宏观到微观,顺利导入课题——细胞衰老的特征。
  二、教学(片段)设计
  选定参赛题目之后,就要进行教学(片段)设计。本项赛事按总成绩排序设立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在总成绩中教学(片段)设计占20分,并且在决赛进行之前评委还将对教学(片段)设计书进行评判,并设立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因此,教学(片段)设计的书写是至关重要的参赛部分,也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大赛组委会为此提供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参考模板(表1)。
  表1: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从表1可以看出,模拟授课的教学(片段)设计实际就是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2]。这种教学设计虽然只是一个微观的教学设计,也要体现出完整的教学过程,要包括导入、讲解、巩固、结束等教学环节。因此,它是后续模拟授课实施的蓝图,为后续的模拟授课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
  我校本届教学设计与往年相比,在设计水平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回顾本届培训过程,我们认为教学(片段)设计的书写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必须严格按竞赛组委会提供的教学设计参考模板书写;(2)从教材分析入手,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确定教学设计中的学习目标。如我校的特等奖作品《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知识目标为概述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能力目标为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2)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行为与教学技能要素要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要对应教学技能所包含的技能要素。如导入技能包括问题情境、知识衔接、目标指引三个要素[3]。仍以《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采用回顾旧知识导入,通过回顾传染病的定义和特点,展示图片(流行性感冒、埃博拉),设问:传染病如何流行,导入新课题“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那么对应的技能要素应为回顾旧知识,新旧知识衔接,设问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题。(3)设计思路说明。表1中的该项内容是比赛的第三个环节:“说”教学设计思路的概括,是“说”课的精华部分。应包含以下几方面:(1)所选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如我校教学设计特等奖作品《激素调节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重点为激素调节的特点,教学难点是微量高效的特点。(2)学生实际。既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分析和评估,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的认识[]。如“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教师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初一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对传染病的了解较为浅显。(3)教学条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采取的方法、手段和策略。如“传染病的流行和预防”,参赛作品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在以流感为例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实例,带领学生分析传播过程得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
  此环节在模拟授课之前进行。“说”教学设计思路就是要说明教学设计的理由[4],选手要把授课的整体构思向评委说出来。首先,选手表述过程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把握好语言节奏充满自信。其次,“说”课内容应包括:(1)选题来源、地位和作用;(2)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目标;(3)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确定的重点、难点;(4)具体设计思路。
  四、模拟授课
  模拟授课环节是比赛的重点,它是参赛作品的精华展示,能够准确地反映参赛选手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选手自身的素质和教学风格[5],时间为5-8分钟。它要求选手如同教师平时授课那样,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要体现清晰完整的教学过程,既导入、讲解、巩固、结束等教学环节缺一不可;同时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按教学(片段)设计进行有声有色的虚拟教学;其次通过板书向评委展示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在这一环节,有两点需要引起选手高度注意:(1)语言、教态。为了规范选手的语言、教态,尽量做到精益求精,我们采取视频回放找不足的办法,通过视频回放,像语速过快、口语字过多、?情绪不饱满等诸多问题能被及时发现。(2)PPT制作。PPT制作要谨慎,不妨用细节决定成败来形容它的重要性。所选模板要清晰大方,避免太花;一个内容最好在一张幻灯片上完成;字体颜色避免与背景相似;文字、图片以及动画配合使用相得益彰,文字过多显得呆板,动画太多分散学生注意力。
  五、现场答辩
  现场答辩采用“现场提问”形式进行。选手在模拟授课完成后,回答评委的随机提问。问题主要涉及各种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包括的技能要素、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处理、生物学教学理论等。
  总之,要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选手必需具有丰富的生物基础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娴熟的教学技能以及强大的自信心,四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王庆华. 浅析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选题[J].高教视窗,2010(5),204-205.
  [2] 周大明. 中学英语片段教学:分析与建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6),58-62.
  [3] 李涛,等. 教师常用教学技能训练[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4] 李妙兰. 师范生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职前教师教育的启示[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29(1), 130-133.
  [5] 胡传双. 加强应用性本科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的探讨[J]. 巢湖学院学报,2012, 14(1), 133-136.
  作者简介:侯志敏,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河北065000)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JXH20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