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岳阳楼记》之忧患意识

【作者】 徐宗

【机构】 山东莒南县洙边镇新华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人们往往只惊叹于他华美的辞彩和崇高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几乎每个有文化的中国人都能背诵,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成为他们取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之源。从中折射出的忧患意识,留给我们的意义更加深远。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公的这局千古名言成为千百年来有志之士发愤图强,兴邦治国的座右铭,而且一代接一代的英雄豪杰,贤达志士继承了范公的精神遗产,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彪炳青史。“以解放全人类”为崇高理想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成就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业绩,为了人民能过上好日子,无数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好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呕心沥血,勤政为民,从而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信念不仅达到更高的境界,而且得到了更广泛的实现。然而,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的人荣辱颠倒,骄奢淫逸,滋生了贪图享乐的风气,既不忧民,也不忧国,一心想着自己如何富起来,如何安排好子孙后代。有的人吃喝玩乐,生活糜烂,金屋藏娇,甚至不惜贪赃枉法,干出祸国殃民的事来,这确实让全国人民担忧。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体现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是忧患意识产生的内在动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得广厦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充分体现了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责任意识,抒发了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以说,正因为有了这种忧国忧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才绵延不断,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思想遗产,并不是哪一位先哲从他的头脑中猜想出来的,而是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建立在中国古代辩证观的思维基础上而产生的。有了辩证观,才有了真正的忧患意识。当然,古代忧患意识刚萌发之时,主要是基于对人事作为与吉凶成败之间内在关系之初步认识,但此时的忧患意识仍处于原初形态。只有当先哲们运用辩证观观察和思考宇宙和人生的时候,忧患意识才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和精髓。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之一,它代表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渊源至深。从一定角度来说,正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包含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代中国闭门锁国的政策导致错过工业革命。随后到了殖民主义海外扩张,到帝国主义的侵略导致中国的文人志士开始有一种民族灭亡的危机。他们开始放眼世界,学习西方的经验来振兴中华。近现代忧患意识近现代以来,一大批忧虑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仁人志士不断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那些忧国忧民的思想至今闪烁着动人的光辉。从邹容“笔极犀利,文极沉痛”的《革命军》,到陈天华激昂慷慨的《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及至《绝命书》还在劝勉生者“去绝非行,共讲爱国”,将其忧患情致发挥到极致。面对外敌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思索、呐喊、奔走,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忧患意识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强烈,成为近现代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战略调整。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作用,谋求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中国需要在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积极应对,处理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因此,所取得的成就越辉煌,就越不能骄傲自满,懈怠停滞,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等等。
  因此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尽管我国在某些领域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在很多领域我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唯有保持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优势也看到不足,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