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魏绪强

【机构】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龙塘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措施。因为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也才?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如此。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潜心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精心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能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课的类型、学生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适合儿童心理的语言去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前导语,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优秀教师总是让开场的讲话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做到“课伊始,趣亦生”。例如,教学《钓鱼》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我们村附近有池塘、小溪,平时你们也看到过有人在那里钓鱼,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用的钓竿、钓钩你们熟悉吗?引鱼上钩的鱼饵是什么做的?鱼儿为什么肯吃呢?今天,咱们要学的内容就是有关钓鱼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要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抓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例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写蟋蟀怎样建造房子这部分,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第七自然段主要体现了蟋蟀的伟大,那么,就让我们来调动各种感官和想象,走近它的伟大。”学生很快找出来了,然后在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并通过想象,从而身临其境地体会其伟大之处,在脑海中有了深刻而立体的印象。教师要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通过声、光、电的完美结合,用生动形象、真实的图画、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瀑布》,先让学生观察黄果树瀑布的画面(挂图或幻灯片),感受到瀑布的雄伟气势,再学习新课。
  三、质疑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度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因为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就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不难,但要使他们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而善于提问质疑是需要反复训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就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要使我们的教学具有创新的意义,那就必须由过去“为问题而教”转变为今天的“教而生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例如,教学《理想的风筝》一课,就可以引导学生质疑:1、同学们为什么会泛起一股酸涩的感情?2、为什么说那圆木棍功德无量?3、为什么刘老师故意把风筝一撒脱手,而且要亲自去追风筝?4、为什么作者会称风筝为“理想的风筝”?……
  另外,就是要对学生少批评、指责,而多一些鼓励、肯定,用激励性语言,常微笑,多帮扶、宽容,采取赏识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从课文《难忘的八个字》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应努力营造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融洽关系,尊重和聆听课堂上学生产生的各种想法。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即使有致命的问题,教师也应以赏识的方式让学生改正与克服。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想学生乐于学习,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了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不断更新完善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还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