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分析西藏农村小学校长管理策略
【作者】 普 琼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扎西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西藏农村教育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也对学校管理者的内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校长应该认清教育发展的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应具备新时期下农村教育管理者的条件,并在工作中不断努力探索使学校各项工作更有效的发展,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关键词:农村校长 有效管理 教育策略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而农村小学教育在国家教育事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国民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而社会和学生家长对教育更加关注,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西藏农村小学校长基层工作难度也日益俱增,现将本人日常工作中的经验拙见笔端,下面简要介绍:
一、校长要尊重自己的“工作”
校长是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权力人物,要管好用好校长的权力,首先要做到谦虚谨慎,甘为人下,虚心向自己的助手和同事学习,学习他人的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技巧。对学校的一切重大决策,如评先进、工作调动、功课安排、经费开支等,校长要主动召集领导共同商量,最后作出决定,不能固步自封搞家长制,更不要嫉贤妨能,要尊重教职工的人格,使每个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尽可能发挥教职工的智慧和良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运作。对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教师,要伸出友爱之手拉一把,受到挫折多鼓励。此外,校长要关心教师,用情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果校长与教师关系融洽,合作愉快,就能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凝聚力。
二、校长自身要具备的条件
我认为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校长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校长的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前途,因此,校长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具有博大的胸怀、远见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更新治学理念,在原则上果断立决、勇于担当责任、化解矛盾,始终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私怨,秉公办事,做事主动,具有独到的见解,在管理上处处体现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纵观全局,统筹全盘,更要具备一定的调控能力,使学校的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安排的错落有致。
三、校长要注重学校领导班子的建立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对学校的教职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形成良好的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领导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反思,加强平时的交流,要用情感来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发现问题要及时地解决,不断进取,而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应关心领导成员的工作,监督他们在工作上的力度,同时,更要关切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上有权可用,了解他们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他教职工有向反映及其如何评价,从中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既要指导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又要引导他们办事开展工作,不断广泛听取意见,从而更有利于团结学校的领导班子,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够及时开展并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作为校长还应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在用人方面,体现人文关怀,使其各尽所能,在工作安排上,充分体现和发挥他们的能力,并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懂得工作比生活更有意义,这样使得提高教职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在工作上,教职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既有利于学校各项任务的完成,并且在相互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隐性的竞争力,使教职工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其他工作上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势头,况且,对于提高相互间的能力都有不可抹灭的贡献,只有这样教职工在工作中更加埋头苦干。
四、在建立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
校长应该广泛听取意见,求同存异、归纳统一、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并且在制定每项条文时兼顾方方面面,一碗水端平,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也不向任何一方倾斜,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要让教职工充分参与,突出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本着“社会应当充分尊重人的积极主动精神”。
五、带领全校教师在各个领域突破创新
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作为校长时时以学校的大局为重,处处为学校的利益着想,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教研上,校长在安排任务的同时,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同时还要组织、协调实施,监督和督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工作纷乱复杂,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学校所做的工作也名目繁多,这就要求校长在许多工作中分清主次、轻重,理清思路,善于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进取;善于跟教职工交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条件,争取机会听取社会各界和学校内部的反映。
六、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教师是学校的主导,师资力量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学校的发展命脉,师资力量的建设与学校的关系可以归结为水与舟的关系,师资力量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作为一个校长应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建设,这对于学校的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校长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校的人力资源,使每个教师的特长得到发挥,并不断得到发展,发展中求进取,进取中求发展,不断地培养教师在各方面的光顾,固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学校的校长要紧抓教师的培养力度,定期的培训,让教师内部交流外还要跟附近学校的教师交流,并且进一步扩大范围。
七、校长的个人定位和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各项工作的楷模,是学校工作的带头人,校长的领导风范和做事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校全局的发展,影响着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长应对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有个全面的定位。理清思路,对学校的发展有个目标,并且认识自己扮演的多重角色的身份,在实践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在各个方面的成果,权利与责任明晰。“勿忘宗旨,牢记职责”是作为
一个校长基本的观念。
总之,在农村小学的管理中,校长占主导地位,校长的决策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校长要纵观全局,认清自己的一切,不断转变思路,从不同的方位审视自己,努力把工作做好,所让人民满意和放心的学校是校长义不容辞的义务。
关键词:农村校长 有效管理 教育策略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而农村小学教育在国家教育事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国民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而社会和学生家长对教育更加关注,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西藏农村小学校长基层工作难度也日益俱增,现将本人日常工作中的经验拙见笔端,下面简要介绍:
一、校长要尊重自己的“工作”
校长是主持学校全面工作的权力人物,要管好用好校长的权力,首先要做到谦虚谨慎,甘为人下,虚心向自己的助手和同事学习,学习他人的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技巧。对学校的一切重大决策,如评先进、工作调动、功课安排、经费开支等,校长要主动召集领导共同商量,最后作出决定,不能固步自封搞家长制,更不要嫉贤妨能,要尊重教职工的人格,使每个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尽可能发挥教职工的智慧和良策,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运作。对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教师,要伸出友爱之手拉一把,受到挫折多鼓励。此外,校长要关心教师,用情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果校长与教师关系融洽,合作愉快,就能提高管理效能,增强凝聚力。
二、校长自身要具备的条件
我认为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校长应具备以下的工作能力,校长的工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前途,因此,校长应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具有博大的胸怀、远见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更新治学理念,在原则上果断立决、勇于担当责任、化解矛盾,始终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私怨,秉公办事,做事主动,具有独到的见解,在管理上处处体现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纵观全局,统筹全盘,更要具备一定的调控能力,使学校的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安排的错落有致。
三、校长要注重学校领导班子的建立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对学校的教职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形成良好的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领导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反思,加强平时的交流,要用情感来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发现问题要及时地解决,不断进取,而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应关心领导成员的工作,监督他们在工作上的力度,同时,更要关切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上有权可用,了解他们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他教职工有向反映及其如何评价,从中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既要指导他们在工作中的失误又要引导他们办事开展工作,不断广泛听取意见,从而更有利于团结学校的领导班子,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够及时开展并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作为校长还应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在用人方面,体现人文关怀,使其各尽所能,在工作安排上,充分体现和发挥他们的能力,并利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其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懂得工作比生活更有意义,这样使得提高教职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在工作上,教职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既有利于学校各项任务的完成,并且在相互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隐性的竞争力,使教职工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其他工作上都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势头,况且,对于提高相互间的能力都有不可抹灭的贡献,只有这样教职工在工作中更加埋头苦干。
四、在建立学校的规章制度方面
校长应该广泛听取意见,求同存异、归纳统一、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并且在制定每项条文时兼顾方方面面,一碗水端平,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也不向任何一方倾斜,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要让教职工充分参与,突出教职工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本着“社会应当充分尊重人的积极主动精神”。
五、带领全校教师在各个领域突破创新
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作为校长时时以学校的大局为重,处处为学校的利益着想,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教研上,校长在安排任务的同时,带领全体师生共同完成各项工作,同时还要组织、协调实施,监督和督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工作纷乱复杂,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学校所做的工作也名目繁多,这就要求校长在许多工作中分清主次、轻重,理清思路,善于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进取;善于跟教职工交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条件,争取机会听取社会各界和学校内部的反映。
六、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教师是学校的主导,师资力量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学校的发展命脉,师资力量的建设与学校的关系可以归结为水与舟的关系,师资力量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作为一个校长应充分考虑师资力量的建设,这对于学校的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校长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校的人力资源,使每个教师的特长得到发挥,并不断得到发展,发展中求进取,进取中求发展,不断地培养教师在各方面的光顾,固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学校的校长要紧抓教师的培养力度,定期的培训,让教师内部交流外还要跟附近学校的教师交流,并且进一步扩大范围。
七、校长的个人定位和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各项工作的楷模,是学校工作的带头人,校长的领导风范和做事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学校全局的发展,影响着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校长应对自己的职责和工作有个全面的定位。理清思路,对学校的发展有个目标,并且认识自己扮演的多重角色的身份,在实践中吸取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在各个方面的成果,权利与责任明晰。“勿忘宗旨,牢记职责”是作为
一个校长基本的观念。
总之,在农村小学的管理中,校长占主导地位,校长的决策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校长要纵观全局,认清自己的一切,不断转变思路,从不同的方位审视自己,努力把工作做好,所让人民满意和放心的学校是校长义不容辞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