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学校差异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素及对策

【作者】 曾 虹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教研室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天山区作为乌鲁木齐市的教育大区,有着深厚的教育积淀,优质课堂的比例应达到50%—60%。但是从近几年来课堂教学调研统计结果分析和中小学期末成绩统计分析来看,还不能达到这一比例,学校两级分化严重。为了分析两极分化课堂教学产生的原因,我们根据地理位置享有优质资源的情况将天山区中小学分为A、B两类学校,从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素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抽取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课堂结构、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教师的管理技能、学生的学习目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态度、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教材11个因素,采用访谈、问卷、课堂观察、个案分析等方式,对比分析出两类学校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
  一、科学分析、对比筛选两类学校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
  1.A类学校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
  教学名师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天山区命名了20个名师工作室,这20个名师工作室的首席教师均从A类学校中选拔出来,A类学校中的名师资源丰厚,他们在学校中有着引领示范作用,从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中证明了教学名师是影响A类学校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教师管理技能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A类学校的教师备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已经制度化、规范化,表现在教师之间的帮带科学合理有效,教学队伍比较整齐,每一学科基本有一个骨干教师引领。因此,课堂上教师管理的无效行为较少,个别教师的管理技能上升为艺术,并能指导规范提高一些年轻教师的管理技能。这些长期形成的经验性技能和有个性特点创新性技能,已经是A类学校普遍存在,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2. B类学校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素 
  教师教研能力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B类学校教师教研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制约。一是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校内没有名师或骨干教师的引领,缺少方向和动力。二是一些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教师缺少同年级一起研究的氛围,好的教学方法、管理技能不能在交流讨论中提升和运用。因此,教师教研能力从整体看相对A类学校滞后,这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师理答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B类学校应以优化教师理答行为为切口,分学科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探讨,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执教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机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参与学习度对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B类学校学生流动户较A类学校多,这些学生受社会、家庭的关注度相对A类学校学生小,因此应多渠道多措施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还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唯有这样才能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联动共进形成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的对策
  1.区域联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探索区域联动团队共进模式。一是以扶持薄弱学校发展为重点,启动优质学校与相对薄弱民汉合校“联动式”合作发展模式。本着1+1>2的思路,相互合作、捆绑发展,在办学理念、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共享互惠,实现“三共、三同、三互”的具体目标(即:决策共商、资源共享、课程共建、管理同步、活动同行、质量同评、人员互配、教学互研、培训互助),实现“四个共建”(即:教学模式共建、组织管理共建、教育科研共建、德育教育共建)。采取了教师轮岗、对口帮扶、资源共享、共同研究校本培训等办法,达到区内均衡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搭建片区联盟互动平台。不但将本区的学校资源进行了优化组合,还吸收了辖区内市属优质学校加入我们的教研团队,最终形成了六个片区联盟。
  2.名师引领带动区域均衡
  名师工作室团队组建要求团队成员从全区各校教师(尤其是薄弱校)中选择,名师工作室从提高工作室成员及成员所在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学术修养几个层面入手,促进和辐射到每一位成员的提高。每学期组织开展专业培训、业务研修和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