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作者】 陈 忠

【机构】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石印完小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每位教师的一直以来的追求。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因时、人、地制宜,讲究课前导入新颖、有趣,吸引学生尽快入课:课中采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变换教学节奏,继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实现学生数学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采用新颖、有效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而结课要想办法留香,让学生回味而继续探究,进一步探究数学的奥秘,更加热爱痴迷数学。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使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青春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
  一、善于质疑,激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教材本身的兴趣。”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
  为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赋予数学知识以鲜活的灵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学习兴趣始终处于被激发的状态,数学课堂教学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由生活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真切体验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为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发现数学知识,将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在质疑、思考和释疑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引而不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疑点,激发其探究数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通过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以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痴迷学习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回归课堂的主体地位,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已经成为高效课堂的共识。数学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痴迷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挑起争端,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自主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树立终身学习数学,并努力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远大理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而深入地探究,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而永远喜欢数学。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
  三、教法灵活,讲求效率
  施教之功,功在授法。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猎枪”、“捕鱼术”和“点金术”,要传授给学生的是会学、善学和乐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的,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使课前、课堂和课后等方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以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要巧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千方百计讲求教学效率,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尊重、赏识学生,提倡赏识教育,有效、恰当和科学地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更进一步努力学习数学学科知识。组织教学应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数学学习欲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建构,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总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高效性,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情境,经常寻找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等能力,使课堂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富有艺术魅力和动人的情趣。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学习,探索数学教学规律,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驾驭数学课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好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