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数学巩固性练习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

【作者】 郇志虎

【机构】 山东临沭县店头镇杵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复习课都离不开练习。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巩固练习设计作用发挥的作用不够,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课堂练习的布置中,我尝试了不同形式的练习设计,为多层面教学设计了多种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基础知识练习、针对性练习、分层练习和实践性练习。
  (一)基础知识练习
  基础性练习主要包括随堂巩固练习和课下巩固练习两个方面
  1、随堂巩固练习
  在随堂巩固练习中充分利用导学案来进行练习,在学案设计中将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明确列在上面,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提前有一个基本认识,在练习的设计上由浅入深,由定义的复习来为新课的学习做出铺垫,在新课的练习中让学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内容上由浅入深,并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好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在评价方式上让学生进行了同桌互评、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多层的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2、在课下巩固练习
  由于地处农村小学,家长在文化水平上与城市的家长有一定的不足,再加上信息畅通程度的差异,使得农村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认识有一定的偏差,存在要么不管不问或者只关注学生学期末的成绩的问题,往往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上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者推给学校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一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析,统一思想,让学生家长监督完成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家长监督的过程中严把完成情况和书写质量两道关。
  (二)针对性练习
  针对性练习的主要从针对知识欠缺的练习、针对思维偏差的练习和针对探究能力的练习几方面进行研究,
  1、针对知识欠缺进行的练习 
  针对重难点知识或者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辅导,本阶段重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标。例如:五年级数学课本中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节,三角形面积公式S=ah/2,在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忘记了公式或者和别的公式记混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找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再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简单的练习中体会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并通过简单地计算来感受练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
  2、针对思维偏差的练习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概念不清等各种原因而使思想受阻,只有让学生去主动参与到数学概念、公式的建立,才能培养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举反例来准确把握概念的本质。例如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实验——获得初步认识(让学生准备一个可以拉动的长方形框,让学生拉动四边形的对角,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拉动的过程中,感受四边形面积的变化。);(2)提出问题,思考讨论:①拉动过程中面积是怎么变化的?②它的面积与长方形相比,?③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公式吗?(3)揭示本质,给出公式定义。像这样,学生经历了实验、讨论后,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就掌握得很好。
  3、针对探究能力的练习
  探究能力的题目,一般思考量较大,学生一定是“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这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一类学生可以解题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加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上一单元刚学完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后,我给学生创设了一道开放题:“计算如果给自己家里的所有内墙刷上涂料,需要多少钱?”这样的题目起来简单,但在做题时会涉及到许多知识:长度的测量、出现的各种图形的表面积的计算、涂料价格的调查……通过练习要使学生的做题思维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灵活,应变能力越来越强,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巩固。
  (三)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知识能力的缺陷和克服思维障碍,从而推动思维的深入发展,使知识和能力得到不断地升华。
  对学生的巩固练习题进行分层次、分模块处理,在学案的设计中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分为基础知识练习、拓展能力练习和综合提高练习,让学生根据情况进行逐级练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具体而言包括基础知识练习、拓展能力练习、
  综合提高练习三种。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应适当点拨,对于中下游学生应多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于这的三类练习都应及时评讲,指出错误,提出合理解法,以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根据基础知识的掌握、拓展、实际应用情况采取巩固练习的ABCD四种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巩固型作业施行统一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在承认学生的差异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评价办法,给学生多次评价、多层次评价的机会,扩宽发展空间。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作业量及难易程度与学生实际承受能力能够更相适应,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行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通过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使数学学习的评价做到既关注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四)实践性练习的研究
  鼓励学生使用数学周记,用“数学的目光”来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材料,通过观察、测量、描述、访问、查询等方式搜集信息,灵活合理地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作业。
  如在学习图形的面积的时候,我布置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所见到的图形的周长、面积,上交的作业时,显示学生们调查发现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内容从班级到校园,再到家庭,共有相关的周长、面积约为40个,知识涉及面非常广,学生的学习内容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巩固性练习的实践与应用的研究》是一个应用多层次练习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数学巩固性练习有效、高效,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够真正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通过“了学生积极主动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