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作者】 张 龙

【机构】 甘肃省靖远县大芦乡教育管理中心庄口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像雕刻,基础知识和理论是雕刻刀,日常生活现象和时政新闻就是原根。学生在雕刻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刀的认识,运刀技法日益熟练,根雕作品也日益精美。
  关键词:基础知识和理论、实践、能力、素质
  正像一位学者所说,中学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法制教育,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审美,学会创新。
  从近几年来的中考政治试题我们也可以发现,考察侧重的不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背诵和记忆,而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理解之后在他们身上所产生情感渗透和行为体验。
  例如:(材料)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统计:电脑显示器、打印机的待机功耗为5瓦左右,下班后不关闭电源,姨晚上至少可待机10小时,全年将因此耗电36。5度。按国内办公电脑1600万台,打印机1894台计算,每年将浪费12。775亿度电。去年夏天以来,全国许多地区电高度紧张,经常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
  (1) 阅读材料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2) 在你的周围还有哪些浪费资源的现象?
  (3) 为杜绝浪费,你应该做到哪些,并建议他人做到哪些?
  这道简答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我国资源形势的认识,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节约行动。这就是对学生行为实践和情感态度的考查。
  如果今天的教学依旧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老模式,考试成绩也许会比较理想,但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行为能力的提高,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我曾经听过一节示范课,是对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系统复习。听罢之后我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师的教材之熟练,备课之详尽,用心之良苦。他的教学突出了一下几个特点:
  1、教材很熟练,能引领学生说出每个问题的答案在哪一册,哪一章,甚至哪一节,哪一框。
  2、联系性极强,他注意到了知识横向的,纵向的联系,也注意到了课本知识和时政新闻的联系。
  3、规纳总结性极强。如果说以上两点值得肯定的话,这第三点我实在不敢苟同。可以
  看出,他平时备课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习题,并把一些典型的习题的答案(当然包括探究类习题的答案),都做了详尽的归纳,让学生记录在规定好的页码上,以备考试时候“灵活运用”。例如他归纳了“在保护环境方面国家和公民个人的职责”,并训练学生用这个答案去套另一个问题——“在节约资源方面国家和公民个人的职责”。
  如此手把手的传授,学生的考试分数也许挺高,教师的良苦用心也可以理解。但是我实在很担心,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会怎么样呢?
  在讲课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老师提问一个学生“如何做节约资源的实践者?”,学生回答的不是具体的节约行动,而是老师归纳好的“在节约资源方面国家和公民的职责”,这是否说明了这位老师在教学理念上的失败呢?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来挺高学生的成绩,但是素质教育不是让学生作知识的填充器,而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科学的动手实践,培养出能够立足于社会,有头脑,有见地,善于融汇八方信息,善于创新的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政治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政治教学中我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交流:
  第一,夯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就像雕刻用的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就像磨刀,学得越透,这把刀用起来越得心应手。
  第二,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政治教学不能停留在基础知识学习这个浅表层面,而应该向纵深发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就好像雕刻刀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运用这把雕刻刀雕刻出精美的根雕。这个雕刻过程就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过程。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政新闻就是我们用于雕刻的原根。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充当雕刻师的角色,不能亲自雕刻出一件件成品,摆在学生的面前,强制学生收藏。角色的职责是选择好原根,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雕刻刀去雕刻,完成作品。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素质:
  1、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能准确得把握时政新闻与教材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材料,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如下“原根”:
  (材料)一位记者采访一位重污染企业的经理。记者:“请简要谈谈你对经济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看法。”经理:“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你认为该如何做?”经理:“治理污染必须先发展经济。”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理的上述观点。
  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用到了环境与经理发展的关系原理,我国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的原则等知识,不但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2、具有较高的组织引导能力,善于用有效的活动锻炼学生,提高能力。比如开展校园安全周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安全救助知识,而普通的说教和识记则起不到同样的效果。实践活动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的职责不是雕刻,而是指导学生运用手中的雕刻刀去雕刻;教师的身份不是演员,而是导演;教师的任务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而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解决“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