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配电系统中用电管理应用

【作者】 周 平

【机构】 国网山东临沭县供电公司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建设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一套负荷侧电能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监控装置的各项功能,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快该类监控装置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规范企业生产标准,使低压配电监控装置在负荷侧电能管理中切实发挥作用。
  关键词:电能管理;电路保护功能;作用;低压
  前言
  电力企业为提高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负荷侧电能管理系统,对与用户直接相关的低压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低压配电网运行的情况,适时根据供电需求的增长调整电网负荷,及时发现和定位电网故障,发现异常供电和异常线损,杜绝供电隐患。低压配电监控装置是整套负荷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一般以低压网中的配变为监测对象,使电力部门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为线损分析、负荷预测、电压合格率、配电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配电监控装置在负荷侧电能管理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低压配电网络一直是供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之一,一些配电变压器和配电线路因过载发热、线损率高、电压质量合格率低等,既容易烧毁设备,也容易危及低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而这些故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为此,原能源部规定各基层单位要定期上报电压质量合格率和作配电网的可靠性统计,并在“用电管理信息技术规范”中明确提出要掌握配电网络负荷情况及重点用户的年、季、月、日各种负荷曲线等重要信息。但多年来,由于低压配电网络缺乏这方面的自动化检测手段,一般都在每年或每季的几个典型日,由工作人员用钳式电流表逐个测量配电装置负荷的简单方法,结果是费时费工,既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研发、推广一系列低压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仪表是十分必要的。
  1.配电监控装置硬件构成与工作原理
  该类仪表的系统构成一般由电源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显示模块、CPU 模块和通信模块五大部分组成。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该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升级。仪表在工作时,对低压配电房内低压配电柜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分别取样后,送到放大电路进行缓冲放大,再由A/D 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到CPU 进行处理,CPU 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信部分等数据输出单元。
  2.配电监控装置的功能描述
  2.1 测量、显示及存储功能。在工作中,配电监控装置对低压配电柜内的各种电压、电流进行采样后,经过计算模块,将电流、电压、频率、有功和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环境温度等各类数据传输给CPU或DSP,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得到的电网状态信息将会通过显示模块反映给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的读取,对于需要存储的数据,系统会将其存储在大容量的存储器中。
  2.2 数据的现场采集及远程通信功能。目前,这类仪表除了可以利用手抄机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手工抄表外,一般还可以扩展各种通信接口,支持RS232、RS485、ISDN 等多种通信协议,从而实现了数据采集效率更高,操作更简单。随着USB 技术的日渐成熟,利用电子盘进行数据的现场采集已经成为可能。这种方式具有传输误码率低、采集速度快、成本低廉等优点,比较适合于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需要。
  2.3 停电抄表和电路保护功能。在停电或设备电源模块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仍然可能需要对测控仪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取操作,因此监控装置应设有备用电源接口,从而实现测控仪存储的数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供读取。此外存储器还应具备静态存储功能,保证在停电时,数据可以有效的保存在内部存储单元,而不会丢失。测控仪应配置过流、过压保护元件,可以对短路、过载或过压状况进行自动保护。
  2.4 动态无功补偿功能。在低压配电网中,尤其对公用配变台区,由于负荷的分散性和用电的不定期性等因素,决定了其三相电流及无功功率很难分配得完全平衡,在此方面,利用低压配电监控装置的动态无功补偿功能,可实现对电容器组的智能投切。
  二、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负荷侧电能管理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加速,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来适应市场经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高效优质服务,已经成为实现用电营销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利用现代化的配电监控手段对用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可给用电管理提供直接的、便利的技术支持,为负荷预测、电网规划、电力调度、用电营销管理、营销服务水平、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管理等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在此,把配电综合监控装置在电能负荷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6 点:(1) 为及时了解电力市场需求,合理进行电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资料。(2) 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从而制定长远的营销策略,提高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3) 利用远程通信功能,可以推动用户远程抄表的普及工作。(4) 利用软件管理系统,为配网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的用户用电信息,提高配网管理水平,为配网运行、维护和用户接入提供分析、决策依据。(5) 配套使用的管理软件,可以强化计量装置的工况监视,防止窃电和因装置故障而漏抄电量。(6) 提供真实线损,为电力企业商业化运营服务。
  三、结束语
  利用监控装置形成完整的低压配电网信息采集系统,为供电企业的负荷侧电能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目前该类监控装置尚无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配套软件功能也有待提高。给出了装置的硬件构成与工作原理;对装置的各种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归纳出该装置在电能负荷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利用监控装置对低压配电网实时监测与信息采集,为供电企业的负荷侧电能管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庞清乐.基于负荷均衡的智能配电网故障恢复[J]. 电网技术. 2013(02) 
  2王敬敏,施婷.智能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3韩震焘,黄志伟,葛少云,邱野,刘洪,罗俊平.城市配电网综合评价体系[J]. 电网技术.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