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降低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

【作者】 刘德林

【机构】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焦虑作为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种典型而又复杂的心理现象。学习者在学习中存在的英语学习焦虑,不仅给英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研究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根源,探索降低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提升高中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英语教育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焦虑;关爱;自信心
  一、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表现及其成因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1]。过分消极的情绪和相应的考虑(如对自己是否会失败感到没有把握,担心别人嘲笑讽刺,对自己能否胜任感到担忧等)通常会削弱动机、干扰学习并导致学业不良。面临压力情景,特别是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也会出现焦虑反应。
  高中生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学校考试、升学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语言学习焦虑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因素,如自我学习能力、智能优势的认识与奋斗目标的定位不当,失败或挫折的归因偏差,意志力和自信心弱等;二是来自外界的社区、学校、家庭和伙伴等环境因素,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法方式的不适应,家长的态度及高期望的压力等。
  二、 降低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
  (一)激励与关爱,带来自信和安全感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如果教师不关心所教内容学生是否理解,他所用的方法学生是否喜欢,那么他必定要疏远学生对他的爱戴之情,使他们对他所说的东西漠然置之[2]。
  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也指出:教师应该时常表现出慈爱和善意,以缓和他带给学生的畏惧。教师的爱意可以激发学生的责任心;使他们乐于遵从教师的教导;这可以使学生对他们的教师感到满意,并且听从他的话,如同听从一位爱护他们,为了他们好而吃苦的朋友。学生在愉快、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从而会加速掌握语言交际能力的进程,增强信心和上进心,会朝着更高目标前进。[3]
  首先,教师要做到预设的教学活动能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设计问题的难度、布置作业的类型能符合性格和能力各异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其次,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把情感交流放在信息交流之上,注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习惯。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深入把握文本的思路与作者的情感,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激发文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积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4]。
  (二)把握情绪特征,合理创设情景
  高中生的独立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的生理发展是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心理发展却相对滞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既成熟又幼稚。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青少年尽管在表面上情绪表现的强度很大,但体验的深度并不与此成正比,一种情绪容易被另一种情绪所取代。
  心理活动积极化具体包括注意力集中、感知认真、想象活跃、思维积极、记忆巩固、情感充沛、意志坚强等,而这些也就是有效学习的主观条件。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来创造理想的情景和语言环境,以扣住学生的情绪,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作用,降低对新知识的焦虑程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裴斯泰洛齐说:“只要教师不愿承担或无力胜任激发学生生龙活虎般的学习兴趣的重任——他们就不应该抱怨学生不用心听讲,甚至也不应该抱怨某些学生可能表现出来的厌学情绪。单调必然压抑青年人的心智。”[5] 
  高中生缺乏理智、易冲动,自制能力还须不断加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够长,易受外界的影响,且非常情绪化。为此,教师在一堂课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五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兴奋时区、缓冲时区、疲劳时区、回归时区和终极时区,合理分配课堂的内容;科学安排好一堂课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及在课堂中出现的时段,并且及时调整预设,灵活运用谐音猜词、编顺口溜,读绕口令或脑筋急转弯等各种方式创设各种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巧妙生成,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不同场合尽可能多地应用语言,调整学生的兴奋点[6]。
、  (三)重视习得性无力感,适时疏导化解
  张教授指出,在经历了失败或挫折之后,有些学生会产生无力感,而一旦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力感后,对学习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7]。
  通过聚焦学习者对特定学习任务的注意力,略有一点焦虑也能增强学习动机并提高业绩。然而,过分消极的情绪(如忧虑、惊慌、愤怒与不安全感等)和相应的考虑(如对自己是否能胜任感到担忧,对自己是否会失败感到无力把握,担心受到惩罚与奚落,担心别人嘲笑讽刺等)通常会削弱动机、干扰学习并导致学业不良[8]。
  1.缓解焦虑的方法首先一定要在心态上正视现实,不要采取逃避的态度和方法。有一位学生高一的时候就买了新版的《新概念英语》第二、三册。可是到高三上学期还未阅读完。因为他们每天想的都是“我要额外阅读两本那么厚的课外英语书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其实这两本书总共是一百五十六课,七百多页。一天阅读一篇或三页,最多五个月就够了。
  2.对意志力和自信心弱的学生,教师的适时介入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方面,教师应高度重视习得性无力感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实际,帮助他们制定有效的长期和近期学习计划、良好的学习纪律和成就标准。另一方面,教师要定期检查督促学生按计划实行情况,比如说看书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且详细记录哪天开始,哪天结束,读了几遍,这样可以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提问、复习、呈现、训练、巩固、家庭作业等各环节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多元智能优势和长处,体验学习成功的经验,获得自我效能感。
  (四)培养努力成功的归因观,勤学加巧干
  任何时候都把学习上的成败归于努力并不合适[9]。因为这样归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又会使他们考虑如何加强认知技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利用各种策略,即考虑如何去努力,不是蛮干,而是巧学。研究也表明,在归因训练当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努力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反馈,使他们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坚信“勤能补拙”。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从无力感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从而坚持努力去取得成就。当然,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学习语言上的实际困难或问题,进行具体的帮助指导,如及时的补救学习等。如果学生通过努力仍未能到达学习要求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时,要告诉学生只要努力,虽败犹荣,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必修课,使学生能够精神振作,保持积极主动、健康向上的心态继续勇敢面对学习及人生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总之,降低英语学习焦虑的对策中,笔者觉得激励与关爱,带来安全感是教师最重要的修养和品质,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前提;而把握情绪特征,合理创设情景是教师专业及学科素养的集中体现;重视习得性无力感,培养努力成功的归因观,是能否成功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焦虑情绪的工具和桥梁。
  当学生因为有所成就而满怀信心独立钻研、自尊自爱地健康发展时;他们就会不断追求知识和能力上的满足。而这种客观现实需要的满足正是认识活动产生的源泉和动力。
  作者简介:刘德林,1967生,汉族,男,福建莆田,福建省莆田市第十六中学,教育硕士,中一;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主编,发展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1—104。
  [2]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M].夏之莲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04—407。
  [3] 约翰·洛克,理解能力指导散论(第二版)[M].吴棠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8。
  [4] 徐群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情感解读[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4(10):29—31。
  [5] 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M].夏之莲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04—407。
  [6] 叶红美,情感关注与高中英语有效教学[J].都市家教,2010(4):137—138。
  [7]同[1]。
  [8] 美国心理学会教育事务局专门小组,现代教学原理、策略和设计[M].盛群力、马兰,主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2006:117。
  [9]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