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团队协作精神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培养

【作者】 孟晓玲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世纪中学南校区(索镇一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篮球运动与比赛中团队精神、合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是搞好蓝球运动和比赛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总结初中篮球课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初中篮球教学中强化团队精神培养的对策,为完善篮球运动的教育功能进而提高篮球运动技能水平和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 篮球 团队精神
  一、团队精神与篮球运动
  篮球作为一项典型的集体运动项目,如在其比赛中只依靠一两名队员的发挥来赢得比赛,违背了集体项目的整体性,是难以在比赛中创造出好的成绩的。篮球运动中团队精神与社会提倡的团队精神区别在于企业中提倡的团队精神是一个隐性的概念,篮球中的团队精神体现的非常明显。如果一个球队没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那么它的球队成绩马上就会明显的体现出来,但是企业中的团队精神的作用不会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它需要一个实践一个过程。团队精神无疑是影响一个球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篮球运动中的团队精神是团队所有成员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整合并在团队整体作风、纪律性、凝聚力和士气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二、影响初中篮球教学中团队精神培养的因素
  初中团队精神培养的影响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但由于篮球教学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有的可能很难针对其影响因素对之进行教学操作,有的则对篮球教学中团队精神的强化的影响非常有限,有必要根据篮球教学的实际,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剔除其中难于操作或影响较小的因素。
  (一)教师素质
  当前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师的专业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教育家和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教师专业素质进行研究。李悦辉在“当代优秀中学教师职业素质要素的调查研究”以林崇德教授的有关教师素质结构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学体育教师特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每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都深深植根于他的过去,同时又在当前各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着变化。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不平稳性、心理发展同道德和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初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对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篮球教学以及篮球课上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在对其进行团队精神培养是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三)培养方法
  当前学校教育以高教为中心,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有余,而团队协作方面的能力培养明显小些,而且各门学科普遍忽视团队协作方面的教育,或者只是以“说教”的形式在课堂中偶尔出现。而篮球课教学有很多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集体配合才能完成,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篮球课这一优势,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当作体育课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初中篮球教学中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
  传统的学校体育更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关注如何对学生进行身体训练,如何使学生掌握各项运动的技巧,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如何使学生体能达标等身体运动方面。而忽略了在运动过程中,对学生情绪状态以及心理发展的照顾。也有的教师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了体育比赛拿名次,取得好成绩,只注重培养那些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而对那些身体薄弱,运动能力差的学生不闻不问,长此以往,使强的学生更强,弱的更弱。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注重运动技能与团队合作意识协调发展,并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加强教师的创新理念和素质培养
  教师是培育社会新生一代、提高民族素质的专门人员,教育的社会职能通过教师而实现。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社会作用更为重大。青少年是人的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良好素质和创造性劳动,对新一代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具有长期性、全面性、深刻性,因而提高民族素质具有奠基性作用。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理论知识。
  (三)运用合作教学
  篮球运动是一个集体项目,在队员合作与配合过程中完成运动过程,传统的教学理论多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中同伴关系的影响力,篮球课堂上的一切行为,均发生于学生同伴群体相互作用的情境之中。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沟通完成课堂内容,在这个过程不仅学生的运动成绩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相互接触相互作用,也大大提高了其彼此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这样才能积极推动课堂教学的互动与互动,提高教学效益。
  (四)用游戏强化初中篮球团队精神
  教师在篮球教学时,可以创编多种多样的游戏。体育游戏是一种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身体锻炼的活动,体育游戏按一定目的和规则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优育活动,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普及性、娱乐性、智能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体育游戏简单易行,对设施要求不高,而且趣味性强,难度低,适合各类体质的人参与。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游戏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创编和选择的游戏要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游戏的动(下转第78页)(上接第79页)作、情节、规则和组织方法都要与学生的身体条件、教学目的相适应。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是健康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身体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游戏的设计应考虑教学的场所和教学设备的配备情况,有些游戏,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很新颖,有吸引力,但由于组织方法较复杂或需要较大的场地或较多的器材而不方便在体育教学中采用,所以在设计游戏时应简便性原则,可以随手拈来。应考虑游戏功能的全方位化,即尽量选择那既能锻炼身体、发展运动技术,又具有较好的强化团队精神的游戏。
  综上所述,对初中生进行团队精神强化是非常重要的,团队协作精神属于意识性问题所以运用简单的说教方法很难达到强化效果,更多地应在各科学教学中渗透团队精神的内容。篮球课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篮球运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一民.论团队精神[J].安徽体育科技,2003,4.
  [2]巧巨辉.浅论体育教师的素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235.
  [4]谭朕斌.篮球运动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
  [5]张志勇.体育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