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改革尝试
【作者】 陈 新
【机构】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快速的发展,增强了商业市场环境的竞争,对广告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行业脱节,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为此进行了教学体系的改革,引入项目制与校企合作的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的广告设计人才。
关键词:广告设计与制作;教学体系改革;项目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件标识码:A
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透明化,导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消费者的要求也在显著提高,对于消费品的选择开始趋于多样化、个性化。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现代广告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趋势:广告媒介多元化,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在形式上和数量上不断增加,内容上不断丰富,网络媒体已经不再新鲜;广告服务日渐趋于全方位化。
1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现代广告的发展呈现出更新快、媒介多、方式多元的趋势。
虽然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中国有较多的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但是在中国当代的设计教育的体系下,很多广告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依照传统专业的教学模式来制定。依然是模式化、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2教学缺乏创新性、时效性
广告行业在国内起步较晚,至今也只有几十年历史。在多数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只是学校的一个模块。而学校教务系统为了便于管理会按照传统专业课程的方式去要求其教学模式。致使教学环境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但与行业发展脱节,而且致使学生的创新性不足。
1.3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
企业环境和学校环境有较大的差异性,进入企业以后学生的角色常常不能快速转换过来。由于学生一方面对于设计当中企业的成本预算、印刷制作规范、制作工艺流程缺乏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导致学生作业的明显的随意性。
2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尝试
2.1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
(1)丰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发展,相应地调整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本质属性,并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表1
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素质平台+专业技术平台+现代技能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继续全面深化与实施“双线交替”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针对性调整
现在对广告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高职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学习起步晚,课程杂。系统性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表2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归纳广告设计的典型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工作过程)→工作技术能力分析(推出相关工作技术能力)→知识模块分析(归纳概括出知识模块)→课程项目情境分析(能突出职业能力、人文素质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项目情境)。采用“递进式项目课程包”课程体系,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附表2)
高职学生学习时间较短,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附表3)为了适应社会行业分工细化的现象,达到专业强化学习的效果。将三大构成合成一门课程在一学期分上、中、下三部分来完成。在第四学期的时候将广告设计专业细分成:交互式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印刷产品设计四个子方向。学生根据已学的专业核心课程的了解及擅长程度做针对性的专业强化学习。
表3
2.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
(1)引进项目制的教学方式
近几年,项目制教学方式[2]受到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都在做相关的教学尝试。项目制教学是一直比较切合实际岗位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模拟广告设计公司中真实项目的操作流程,建立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性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在真实的设计环境中,来完成项目设计。指导老师模拟广告设计公司的项目总负责人进行项目分工:文案策划、设计方案、制作样稿。将具体内容对应到课堂上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对专业课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5]。最后通过课堂模拟企业提案竞选。
(2)校企合作
广告设计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3]。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或者实训基地。让企业和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创建一种共赢的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实训承包”和“岗位承包”的模式,按照“理实一体、做学合一”、“学生走出去和企业引进来”的原则,去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3)以赛促教,
设计类学生的成果评估不同于传统学科的评估。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技能大赛,如时报金犊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根据社会中实际的项目,其中不乏国际大品牌。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思考和体会到商业模式下的广告设计目的。同时了解品牌对于广告设计成果的诉求方向。使学生站在品牌战略点上、企业文化背景全方位的基础进行广告设计、广告媒介的创意思考。
2.3优化教学资源
(1)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想要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水平,其中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专职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业务进修,通过学校出资到一级院校进行交流深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强化自身的动手能力和业务思维能力。
(2)建立教学资源库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可见国家非常重视教学资源库的搭建。同时也是信息技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依靠计算机、网络平台、互联网将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出来,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实训基地
优化教学硬件设备设施教学的硬件资源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学生对于设计工具的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帮助熟悉以后的岗位操作。
3总结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而言,要想更好的实现专业特色化发展就应该不断的对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进行发展创新,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整体的节奏,才能够将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完善。设计类课程的基础体系要根据社会不断的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要求各高职院校的专业人士不断进修自身的业务素养,思考更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教育特征。对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对于专业的全面认识,理解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把握好相关的应用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在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培养模式的过程,做到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花.“项目制”模式在高职学院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2]乐玉荣.试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化工贸易,2012.2.
[3]徐文,史晓周.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J].文教研究,2013.9.
[4]黄展.课程项目制在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
[5]陈松.基于校企合作真是项目的“项目制”教学设计与实践[J].广东教育,2013.3.
作者简介:1.陈新(1988 - );女;重庆人;教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关键词:广告设计与制作;教学体系改革;项目制;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件标识码:A
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透明化,导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消费者的要求也在显著提高,对于消费品的选择开始趋于多样化、个性化。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现代广告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趋势:广告媒介多元化,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在形式上和数量上不断增加,内容上不断丰富,网络媒体已经不再新鲜;广告服务日渐趋于全方位化。
1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现代广告的发展呈现出更新快、媒介多、方式多元的趋势。
虽然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中国有较多的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但是在中国当代的设计教育的体系下,很多广告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依照传统专业的教学模式来制定。依然是模式化、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2教学缺乏创新性、时效性
广告行业在国内起步较晚,至今也只有几十年历史。在多数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只是学校的一个模块。而学校教务系统为了便于管理会按照传统专业课程的方式去要求其教学模式。致使教学环境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但与行业发展脱节,而且致使学生的创新性不足。
1.3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
企业环境和学校环境有较大的差异性,进入企业以后学生的角色常常不能快速转换过来。由于学生一方面对于设计当中企业的成本预算、印刷制作规范、制作工艺流程缺乏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导致学生作业的明显的随意性。
2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尝试
2.1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
(1)丰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发展,相应地调整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本质属性,并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表1
为了更好地实现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素质平台+专业技术平台+现代技能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继续全面深化与实施“双线交替”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针对性调整
现在对广告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高职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学习起步晚,课程杂。系统性学习变得尤为重要。
表2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归纳广告设计的典型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工作过程)→工作技术能力分析(推出相关工作技术能力)→知识模块分析(归纳概括出知识模块)→课程项目情境分析(能突出职业能力、人文素质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项目情境)。采用“递进式项目课程包”课程体系,并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附表2)
高职学生学习时间较短,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附表3)为了适应社会行业分工细化的现象,达到专业强化学习的效果。将三大构成合成一门课程在一学期分上、中、下三部分来完成。在第四学期的时候将广告设计专业细分成:交互式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印刷产品设计四个子方向。学生根据已学的专业核心课程的了解及擅长程度做针对性的专业强化学习。
表3
2.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变革
(1)引进项目制的教学方式
近几年,项目制教学方式[2]受到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视,都在做相关的教学尝试。项目制教学是一直比较切合实际岗位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模拟广告设计公司中真实项目的操作流程,建立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性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在真实的设计环境中,来完成项目设计。指导老师模拟广告设计公司的项目总负责人进行项目分工:文案策划、设计方案、制作样稿。将具体内容对应到课堂上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对专业课程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5]。最后通过课堂模拟企业提案竞选。
(2)校企合作
广告设计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3]。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室,或者实训基地。让企业和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创建一种共赢的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实训承包”和“岗位承包”的模式,按照“理实一体、做学合一”、“学生走出去和企业引进来”的原则,去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3)以赛促教,
设计类学生的成果评估不同于传统学科的评估。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技能大赛,如时报金犊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根据社会中实际的项目,其中不乏国际大品牌。有助于学生更深刻思考和体会到商业模式下的广告设计目的。同时了解品牌对于广告设计成果的诉求方向。使学生站在品牌战略点上、企业文化背景全方位的基础进行广告设计、广告媒介的创意思考。
2.3优化教学资源
(1)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想要提高高职院校教育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水平,其中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专职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业务进修,通过学校出资到一级院校进行交流深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强化自身的动手能力和业务思维能力。
(2)建立教学资源库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可见国家非常重视教学资源库的搭建。同时也是信息技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依靠计算机、网络平台、互联网将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出来,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实训基地
优化教学硬件设备设施教学的硬件资源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学生对于设计工具的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帮助熟悉以后的岗位操作。
3总结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而言,要想更好的实现专业特色化发展就应该不断的对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进行发展创新,并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整体的节奏,才能够将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完善。设计类课程的基础体系要根据社会不断的发展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时要求各高职院校的专业人士不断进修自身的业务素养,思考更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教育特征。对于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不断地完善自身对于专业的全面认识,理解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把握好相关的应用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在不断的修改与完善培养模式的过程,做到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花.“项目制”模式在高职学院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2]乐玉荣.试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化工贸易,2012.2.
[3]徐文,史晓周.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J].文教研究,2013.9.
[4]黄展.课程项目制在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
[5]陈松.基于校企合作真是项目的“项目制”教学设计与实践[J].广东教育,2013.3.
作者简介:1.陈新(1988 - );女;重庆人;教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