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 徐文文

【机构】 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育是培养健康人,培养职业人。中等职业教育也不例外。面对正值青春期的中职学生,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孩子,作为中职教师需修炼“心理力量”,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理解学生的世界,学会教学“艺术”。
  关键词:中职、德育、青春、心理、艺术
  一、我们先来说几个小故事。
  1、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最近看了一篇报道:2014年11月,摩西奶奶的作品集——《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版。摩西奶奶76岁时,因患关节炎,作为农妇的她不得不改学绘画,她自己随心所欲的画作充满着与众不同的“乡土气息”,80岁时,在纽约首次举办画展,轰动画坛,成为文明全球的风俗画画家。她的作品畅销欧美,堪称“自学成才”的民间艺术家。 
  看到这篇报道,作为中职教师,深有感触。中职生虽然没有“拼”上重点高中,但是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虽然,有些学生比较调皮,醒悟的晚一些,需要老师去“唤醒”他们,但是,毕竟他们还年轻。摩西奶奶的故事和精神,可以鼓舞迷茫的孩子和青年人找到方向,热爱自己的学业和梦想去奋斗,永远不要嫌太晚,一切都还来得及。为了自己的梦想,从这一秒开始,勇敢迈出第一步,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终有一天“所有的梦想都会开花”。
  2、“稻草”的“梦想”和价值
  一堆稻谷脱离的稻草,默默无闻,似乎无人问津,觉得自己也就用来捆扎白菜,捆扎螃蟹,心里很满足了。其实,它们的命运发展出乎它们的预料。稻草制成的草绳、草帘子很受农民的欢迎,它的柔韧又保温的性能可以来为大棚、房屋保温。艺术家将稻草制成美丽的艺术品,卖出了不菲的价格。稻草被工厂加工成板材或纸张,也发挥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实现了质的飞跃。
  稻草的价值如此,人的价值亦如此。每个学生都要有梦想,不能妄自菲薄,不断努力,才能使自身拥有的品质被开发出适合的价值,不要放弃!
  3、仙人球的“花”也很美丽
  仙人球不管怎么努力,它只能呆在花圃的角落里,花圃的显著位置上永远看不到仙人球的身影,因为它身上带着锐利的尖刺。它不可能拔出身上的每一根刺,因为它还会长出来,仙人球陷入忧伤,甚至开始讨厌自己。它希望自己成为一束康乃馨,献给师长;渴望自己是那束百合,让情侣们喜爱有加。然而,其实仙人球的“花”也很美丽,在干旱酷热的沙漠能进入休眠状态,降低消耗,成功存活,在不毛之地,绽放着娇艳动人的花朵。也许有的孩子身上“刺”多一些,惰性、轻狂、叛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吸收着成长的水分和营养,某天你会发现“花圃”的一角正在绽放“美丽”。
  以上这三个小故事,让我学会理解中职孩子。虽然他们身上或多或少有些“刺”,甚至有些就像稻草一样,被认为没什么前途。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唤醒他们,成为那些“点草成金”的艺术家,让这些孩子都不再忧伤,不再沉睡,不再觉得醒得太晚,要让他们在职业教育的这个正在发展的“沙漠”上绽放美丽的花朵。 
  二、德育思考
  教育是无止境的,是多元的,是因材施教的。因为我们面对的群体是多变的,是不同的。教育学生不是加工产品,制作出来的产品都一模一样,这样的教育也是失败的。
  那么中职老师要努力成长,成为“点草成金”的艺术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一直在路上,不断的探索,从未放弃。
  1、中职生的特征分析
  (1)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容易大起大落,叛逆心理也很容易激发;
  (2)中职生未成年,但又快成年,又成熟又幼稚的矛盾体;
  (3)中职生自控能力差,有很重的惰性;
  (4)“习得性无助感”,缺乏学习的信心,没有学习的成就感,产生了合理化的不良防御。
  (5)爱个性,情商高,较敏感。
  2、中职教师需修炼“内功”。
  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家庭的因素也不可小看,我们姑且先不讨论。那么教师该如何面对呢。 
  (1)构建强大的“心理力量”,形成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教师教书育人,想让学生努力学习,责任感强,督促教育学生的时候,有的学生不领情,跟老师对着干。这时,老师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带着糟糕的心情授课,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因此,不与这样的学生正面冲突,保持良好的心态,采取曲线策略来教育这类学生。
  (2)班主任的觉察感知能力
  面对学生的任何举动,先理解他,倾听他的问题,询问他的意见,与之共情;然后引导他,分析利害,走出迷局。
  (3)教师的正确批评能力
  面对犯错的学生,正确的批评,不涉及人格侮辱,不算旧帐,就事论事。
  (4)班主任的家校联系能力
  有些学生很反感班主任和家长联系,觉得是告状。班主任与家长沟通交流,要有策略性,避免抵抗情绪,而要增强家校联系效力,提高学生的家庭监管能力。
  (5)成功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那是建立在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基础上的。有些中职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不高,自信心不够,因此,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在他的心中种下小小成就感的“种子”,引发学习兴趣和热情,重塑信念,从而追求进一步的成功。 
  3、中职教师需学会教学“艺术”
  (1)教学要考虑学习者的起点能力
  中职生的学习基础没有那么好,学习起点能力不高,那么中职教师的教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让他跳一跳够得到才好。
  (2)善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部分中职生在课堂上的听讲效果差,玩手机的,睡觉的,乱讲话的,甚至随意走动的,捣乱的,老师应该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那么,在课堂中,能够吸引和调整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教师们善于使用的方法很多,例如:庄严的仪式、听写练习、反常理式举例、评价式赞许、时尚感应等。
  (3)转变思路,用学生的思维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
  职业教育的典型特点就是技能化。技能是可以体验的,可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师善于使用各种教具、软件、设备等,让学生亲自去动手实验、实训,及时的体验技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教授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4)合理利用资源,让课堂活起来。
  合理利用学校资源,设备不够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章节学习。每组学生每堂课学习的章节不同,使用的设备不同,合理分配教学设备,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5)善于利用信息化资源,动画、视频等教学手段。
  计算机等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教师使用动画、视频等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然而同样的资源,不同的老师授课,效果不同。教师提前布置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动画和视频,这种有目的性的观看,盲目性低,可提高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6)善于培养学生中的“小老师”,利用学生骨干力量组织有效教学
  目前,职业教育还没有实现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基本都是30-45人,在技能实操课上,老师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那么善于培养学生骨干,让学得快、学得好的学生骨干去帮助学得慢的学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中的“小老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骆驼虽然没有骏马跑得快,但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里比的是耐力,不是速度。人生亦是如此,经过不停的跋涉,才能找到沙漠中的绿洲。因此,中职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特征来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不是每个人都是骏马,要正视自己,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的努力。
  目前,职业教育的形势一片大好,职教的春天来了。作为职教老师,围绕德育和教学,吾将上下而求索,一直在路上,不断努力,从未放弃。
  参考文献:
  [1] 沙漠中的骏马和骆驼,盛会,《成长与就业》,2015,3A,总第489期,ISSN1009-8127CN31-1839/G4
  [2] 稻草的价值,陈立军,《成才与就业》,2015,2A,总第487期,ISSN1009-8127  CN31-1839/G4
  [3]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盛丽秀,《成才与就业》,2015,2B,总第488期,ISSN1009-8127CN31-1839/G4
  [4] “无奈”的仙人球,陈立军,《成才与就业》,2015,3B,总第490期,ISSN1009-8127CN31-1839/G4
  [5] 中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家校协作应对探讨,陈默,《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2009年7期。
  [6] 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关注学生心理成长,陈默
  [7] 如何成为职教名师,邬宪伟
  [8] 教育质量监控调研案例,邬宪伟,《河南教育(下旬)》 ,2012年4期
  [9] 理念—反思—实践——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凌静
  [10] 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石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