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培养,积极构建活力课堂
【作者】 姜金燕
【机构】 贵定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构建活力课堂旨在于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在课堂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目的在于构建具有科学高效性的人本化课堂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学的高效性始终作为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实现三者的统一协调[1],在课堂上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探究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构建活力课堂的作用及意义,这是本课题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力课堂 高效性
1 选题的理论依据
1.1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育方面的价值
1.1.1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教学的基本目的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意在突出“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思想”,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公开,激发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能够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也要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和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其次,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生物科学服务于国家和人类的意识,培养其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1.1.2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高中生物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十分常见,依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表述,以高中生物必修三为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如“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叙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二是形成自然环境与人为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等[3]。
1.2 STS教育思想的渗透
新课标背景下的人教版教材,是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下不断成长和发展、通过先进技术手段而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物科学,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对人类生物科学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可能孳生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的生物科学。
教材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介绍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STS),另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去主动探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去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价值和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培养热爱尊重生物科学、理解性的运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成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建立和谐社会[4]。
2 预期目标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学习动机,树立学习的兴趣,保持对大自然保持着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勇于探究、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实施途经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本校学生的状况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既要把握群体的共同点,又要把握当代学生个性特点[5],找到学生目前的学习需求从而有的放矢,设计学生调查表,针对性培养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6]。努力把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联系更加密切,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从而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学习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来实现知识的更新[7]。
3.1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是紧密联系的[8]。以“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为研究课程的策略。这种教学策略的优点是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实现合作交往需要的机会,生生互动中将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作为推动学生学习、认知发展的重要动力[9]。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能增进同学间的情感沟通。
3.2通过对生物学科学家的人物介绍和对生物科学史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针对教材中的生物学发展史、生物技术发展历程以及涉及到的国内外著名的生物学家的介绍,融入到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开篇的科学家访谈,第一章第二节的科学史话,介绍了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中两位科学家C.Bernard&W.B.Cannon.在思维拓展部分以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5载人飞船为材料,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分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二章第一节最后一页,对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介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生物有关的职业兴趣[10]。
4 结果与分析
4.1期末考试成绩分析[11]
表1:2013-2014贵定一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考试统计表
表2:2014贵定一中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生物考试统计表
从测试结果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积极构建活力课堂”的学习模式对于生物成绩的提高是有显著效果的。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活力课堂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其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生物学思维,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所以学习成绩有明显优势。
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生物学习成绩方面,前测平均分差异均不显著,而后测平均分差异极显著,实验班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干预前后,学习兴趣态度有了显著提高,说明我们的在课堂上针对性的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积极构建活力课堂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
4.2 总结与分析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干预的前后呈现的显著性差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分析:
实施构建活力课堂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转变学习态度,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了学生的目标意识,促进了兴趣的产生及进一步探究的欲望[13]。
(2) 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探究中,深刻体验探索了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师生之间的教学气氛中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应变能力及知识整合能力的发展。
(4) 学生深刻的反思、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 在练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4]。
(7) 改进了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态度,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加上教师的适度指导,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15]。
最后,文章提出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探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构建活力课堂的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培养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章丽华.信息技术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1:1023-1024.
[2]张晓明.高中物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7.
[3]阳翔,马军.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和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5,7:61-62.
[4]彭金刚.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J].新课程中学,2012,6:74-75.
[5]万锦柔.高中生物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DB/CD].(2011-10-14)http://www.docin.com/p-272944504.html.
[6]陈胜兵.美丽的玉山-世界的三清山的开发实践[EB/OL].(2013-08-14)http://www.pep.com.cn/gzdl/jszx/jxyd/jxyj/
201308/html.
[7]郭秀金.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EB/OL].(20008-12-18).http://www.doc88.com/p-112698118607.html.
[8]王继良.认知方式与教学策略对化学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9]卢旭 .体育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1,z2:12-13.
[10]刘华芳.浅析美国生物学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职业意识的渗透[J].生物学教学,2009,8:14-15.
[11]胡俏 .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6.
[12]王运贵.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7.
[13]薛燕敏. 基于认知冲突下的物理课堂教学[J]. 中学物理.2014,2:12-13.
[14]袁峰.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2,4:12-12.
[15]高继红.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实现三者的统一协调[1],在课堂上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探究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构建活力课堂的作用及意义,这是本课题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 活力课堂 高效性
1 选题的理论依据
1.1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育方面的价值
1.1.1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教学的基本目的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意在突出“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思想”,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公开,激发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能够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也要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和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其次,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生物科学服务于国家和人类的意识,培养其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1.1.2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高中生物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十分常见,依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表述,以高中生物必修三为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物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如“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叙述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二是形成自然环境与人为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如“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等[3]。
1.2 STS教育思想的渗透
新课标背景下的人教版教材,是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下不断成长和发展、通过先进技术手段而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生物科学,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中,对人类生物科学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可能孳生一些负面影响和冲击的生物科学。
教材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介绍有关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STS),另一方面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去主动探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去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价值和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培养热爱尊重生物科学、理解性的运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成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建立和谐社会[4]。
2 预期目标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学习动机,树立学习的兴趣,保持对大自然保持着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勇于探究、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实施途经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对本校学生的状况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既要把握群体的共同点,又要把握当代学生个性特点[5],找到学生目前的学习需求从而有的放矢,设计学生调查表,针对性培养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6]。努力把知识与学生自身的联系更加密切,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从而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学习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来实现知识的更新[7]。
3.1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是紧密联系的[8]。以“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为研究课程的策略。这种教学策略的优点是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实现合作交往需要的机会,生生互动中将人际关系、合作与竞争作为推动学生学习、认知发展的重要动力[9]。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能增进同学间的情感沟通。
3.2通过对生物学科学家的人物介绍和对生物科学史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针对教材中的生物学发展史、生物技术发展历程以及涉及到的国内外著名的生物学家的介绍,融入到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三开篇的科学家访谈,第一章第二节的科学史话,介绍了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中两位科学家C.Bernard&W.B.Cannon.在思维拓展部分以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5载人飞船为材料,引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分析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二章第一节最后一页,对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介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生物有关的职业兴趣[10]。
4 结果与分析
4.1期末考试成绩分析[11]
表1:2013-2014贵定一中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考试统计表
表2:2014贵定一中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生物考试统计表
从测试结果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积极构建活力课堂”的学习模式对于生物成绩的提高是有显著效果的。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活力课堂促进了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其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生物学思维,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所以学习成绩有明显优势。
通过对数据的系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生物学习成绩方面,前测平均分差异均不显著,而后测平均分差异极显著,实验班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2]。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教学干预前后,学习兴趣态度有了显著提高,说明我们的在课堂上针对性的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积极构建活力课堂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
4.2 总结与分析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干预的前后呈现的显著性差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分析:
实施构建活力课堂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转变学习态度,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增强了学生的目标意识,促进了兴趣的产生及进一步探究的欲望[13]。
(2) 学生在独立自主的探究中,深刻体验探索了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师生之间的教学气氛中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应变能力及知识整合能力的发展。
(4) 学生深刻的反思、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 在练习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4]。
(7) 改进了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态度,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加上教师的适度指导,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15]。
最后,文章提出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探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构建活力课堂的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培养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章丽华.信息技术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1:1023-1024.
[2]张晓明.高中物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7.
[3]阳翔,马军.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和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5,7:61-62.
[4]彭金刚.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J].新课程中学,2012,6:74-75.
[5]万锦柔.高中生物拓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研究[DB/CD].(2011-10-14)http://www.docin.com/p-272944504.html.
[6]陈胜兵.美丽的玉山-世界的三清山的开发实践[EB/OL].(2013-08-14)http://www.pep.com.cn/gzdl/jszx/jxyd/jxyj/
201308/html.
[7]郭秀金.有地方特色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EB/OL].(20008-12-18).http://www.doc88.com/p-112698118607.html.
[8]王继良.认知方式与教学策略对化学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9]卢旭 .体育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1,z2:12-13.
[10]刘华芳.浅析美国生物学教材《生物·生命的动力》中职业意识的渗透[J].生物学教学,2009,8:14-15.
[11]胡俏 .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06.
[12]王运贵.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07.
[13]薛燕敏. 基于认知冲突下的物理课堂教学[J]. 中学物理.2014,2:12-13.
[14]袁峰.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2,4:12-12.
[15]高继红.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