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关于儿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丁和兵

【机构】 四川省平昌县青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儿歌语言活泼生动,内容通俗易懂,节奏简洁明快,是儿童最熟悉的歌谣,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把儿歌引入课堂,巧妙地、创造性地运用儿歌进行语文学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童趣盎然的课堂氛围中巧学拼音,轻松识字,快乐阅读。
  一、乐用儿歌 巧学拼音
  1.儿歌入境 点燃学习热情
  汉语拼音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每一课都有一幅配合字母教学的情景图。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动画乐园:碧澄澄的小河,绿油油的小草,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它不会游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蚂蚁背过了河,小鱼看见了连连夸奖。生动的画面,此时的孩子只需老师的稍稍点拨,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把它驮,鱼儿见了笑呵呵。”这时,教师轻轻点击鼠标,与蚂蚁的“蚁”、乌龟的“乌”、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u”、“ü”便会从相应的画面中跳出来。    
  2.熟记儿歌 突破重难点
  复韵母的标调,ü上两点省略规则,一直是一年级拼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学习j、q、x、大y与ü相拼时,根据教材中的卡通图编成儿歌:“j、q、x真淘气,见了ü眼就挖去;大y大y也淘气,见了ü眼也挖去。”富有童趣的儿歌,学生一听就喜欢上了,读了几遍,便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以后孩子们只要见到有j、q、x、大y的音节,便会马上想起这首儿歌,快速、准确地认读已不再是难事。给复韵母进行标调,到底应在哪个字母上下手呢?学生总是犹豫不决。这时,让孩子动起来,拍手唱起标调儿歌:“有a标在a,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短短的一句话,标调的正确率便大大提高。
  3.巧编儿歌 分辨音和形
  如“n-l”、“k-g”、“b、d、p、q”这样的音近、形近字母,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极容易混淆。根据字母的字形特点,引导孩子创编儿歌,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好方法。如“b、d、p、q——像个6字bbb,反写6字ddd,,像个9字qqq,反写9字ppp。”或“左上半圆qqq,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一遍又一遍的诵读,学生轻松地记住了字母的音和形,并深深地储存在头脑中。
  二、巧用儿歌 轻松识字
  1.儿歌激发识字兴趣
  “太阳公公笑眯眯,看我早早把床起。刷牙洗脸再用餐,生活有序健康来。来到校园把书念,升旗做操快乐多。”课伊始,以一首朝气蓬勃的儿歌,一段富有童趣的肢体表演,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课堂。“喜欢这首儿歌吗?想学吗?”孩子们的兴趣被充分激发。“其实呀,很简单,这首儿歌就藏在《识字2》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识记,你会比老师学得更快,演得更棒!有信心向我挑战吗?”精彩的演绎,激情的引导,极大地点燃了孩子们主动求知的欲望,他们个个兴致勃勃,积极地投入到新课学习。
  2.儿歌提高识字效率
  面对低年级教材中巨大的识字量,根据字形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编儿歌,做学习的主人,可以帮助学生既快又牢地记住汉字,提高识字效率。例如雷:雷声隆隆响连天,大雨落在田里边;京:一点一横长,小口在下方;朋:两个月亮在一起,做个朋友不分离;美:一头羊,没尾巴,个儿大,真美呀;碧:王先生,白先生,并排坐在石头上;春:三人同上山,低头看日落;闪:门里躲进一个人,忽闪一下没人影……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方法尤其喜爱,自编自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儿歌培养辨析能力
  由于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在实际练习中对这类字经常容易混淆,缺乏准确辨别、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时,指导学生用儿歌来进行识别,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请、清、情、晴——风和日丽天气晴,蓝天白云水中清;文明礼貌好少年,请字常挂嘴角边;四川地震惊世界,灾难无情人有情。”、“包、抱、饱、跑、炮、苞——面包没头又没脑,花苞头上一束草;饭菜可口肚中饱,我抱弟弟手儿牢;遇到大炮火力猛,奔跑躲闪脚来帮”……童声诵读,其乐无穷,孩子们轻而易举地就区分了字音、字形、字义。
  三、妙用儿歌 快乐阅读
  1.吟诵儿歌 丰富知识
  “猫头鹰会哭不会笑,小花蛇会爬不会跳,大鸵鸟会跑不会飞,小白兔会跳不会叫。”、“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一只鸟;数一数,瞧一瞧,大小多少记得牢。”……一首首短小精练,鲜明生动的儿歌,蕴涵着丰富的知识,讲述着大千世界的变化无穷。把儿歌引入课前,短短三分钟,大家齐来诵,边玩边学习,其乐也融融。    
  2.巧设儿歌 激趣入境
  如教《鲜花和星星》,一首欢快活泼的乐曲,一幅“繁星满天”的迷人画面,一首耳熟能详的“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象许多小眼睛。”将学生带入了儿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孩子们快乐吟唱,身临其境,阅读的欲望被充分激发。再来读读课文,人人兴趣盎然,个个跃跃欲试,课堂也因此洋溢着快乐。        
  3.提炼儿歌 深化主题
  语言生动,主题鲜明的童话、寓言故事一直是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在学文之后,根据故事情节,巧妙地提炼儿歌,不仅有助于孩子在琅琅诵读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使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有效地训练语感。如学完《蚂蚁和蝈蝈》后,“小蚂蚁,搬粮食;绿蝈蝈,唱又跳。勤蚂蚁,多幸福;懒蝈蝈,冷又饿。小朋友,学蚂蚁;爱劳动,生活美。”一首节奏欢快、鲜明生动的儿歌,将孩子们的激情再度点燃,边拍边唱,乐趣无穷。
  小小儿歌,魅力无穷。只要我们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科学、灵活地运用儿歌辅助教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那么,低年级语文课堂将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