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民族地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困难的原因及策略

【作者】 李文涛

【机构】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农村中学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成绩一直不尽人意,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困难的原因,对改变的策略做了简要的阐述,阐明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民族地区 农村中学 英语学习 学习困难 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外语学习上的特困生数量比例很大,一个班级中,大部分农村学生小学时英语几乎是空白,一开始还感兴趣,到后来学生的英语往往是听不懂,说不出,更不用说写了;也有一部分学生就越学越有劲。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一方面是由农村特定的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学生自身有关。下面就农村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作以具体分析,并就自己在改善英语教学面貌所做的一些探索作简要的阐述。
  一、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困难的原因分析
  1.地域、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影响
  民族地区农村家长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很多家长只有小学水平,不懂英语。记得有一个学生上了初中以后各科老师都说这个孩子不做作业,于是把家长请来,家长说:“唉!我不识字,英语就更加不懂了,孩子回家后,我问他有没有作业,他说做完了,我们也没有多问了,现在大了也不听我们的话,认为他在学校学习有老师管教。”家长无法引导学生学习,自己也没有接受新的理念,老祖宗继承传下来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2.民族地区农村家长对孩子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有位家长这样说到:“现在读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在学校就是混个毕业证。”家长对孩子读书尤其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近些年,受到社会经济大潮的冲击读急功近利思想严重,部分家长只希望孩子早日打工挣钱,不想让孩子读书“浪费”时间,送孩子去上学,只是为了贯彻义务教育法,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无从谈起。
  3.农村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管。
  学生放学后东游西逛,上网吧,进游戏厅,作业和温习功课为何物早已忘记。爷爷奶奶文化不高,很多是文盲,对于孩子的家庭作业无法辅导。孩子的父母,由于常年不在家,生活上照顾不了自己的孩子,学习上也无法过问,所以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几乎不敢奢望,只要安全就好。班上有一个男生实例:父母在他上小学时候就长期在外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上了初中以后我们发现他可能只认识一百余汉字,上课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不做作业,批评他还理直气壮的说:“我又不识字怎么做作业”。到家长那了解情况,发现家长总职责是老师的问题,有一次因为上课讲话,老师批评以后,他觉得委屈就擅自离校了,找回来后也没有觉得自己哪里有错。
  二、改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困难的策略
  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英语新课标》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学英语不是单纯为了出国,也不是单纯为了升学,它是一门有用的工具,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对于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甚至公然就在课堂上说,“我又不想出国,学英语干什么?”的错误做法,必须批评,加以正确的引导。
  2.定期召开家长会,强调家长们在家庭教养对子女的影响方面要有清醒的认识。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处事态度,胸怀眼光无不打上家庭的烙印。因此,要引导家长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如何关心孩子。初一有一位孩子,第一学期下来后成绩不理想,我们单独与他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家长积极配合,假期进行了认真教育并把部分学科带的帐补了补,于是第二学期有了明显改观。
  3.学会尊重,学会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
  要善于关注学生,了解学生,要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育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他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一个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例如对学生的学习导向,对所喜爱的老师的选择标准,有烦恼会向谁倾诉,对学校、对社会问题的评价等教师都需要了解,教师要树立每个学生都是人类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个体的思想,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发展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才能把学生引导的更好。
  4.注重培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学英语的学生一般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的加难,一部分学生的兴趣渐失,他们的英语表现也就相应变差。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持续的英语学习兴趣,必定是教师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搞好农村初中的关键之一。英语教师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处理教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多种情景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英语学习环境的缺乏,学英语基本上只会采取记忆的策略,因此教师更应该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充分运用任务型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于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达到自己可能达到的最高发展水平。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彻底打破了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任务型教学法,改变了师生的角色,教师是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有时也加入到活动之中担当学生的伙伴,与学生共同完成交际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任务,并通过此过程,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农村中学在诸多主客观条件制约的情况下,英语教学的发展及其质量的提高任重而道远。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农村英语教育教学的成功之路。我坚信随着农村英语教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农村广大英语教育者的努力,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现状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