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科技馆教育模式

【作者】 罗琴

【机构】 贵州省贵阳市瑞金南路2号贵州科技馆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从字面上看,“科技馆教育”就是指在科技馆开展的教育活动。就目前来看,对于科技馆教育,还没有确切的界定,但毫无疑问,街机关作为公益性科普教育场所,与一般的教育机构是不同的。与普通教育机构不同,科技馆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其自身特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科技馆教育是以科普教育为手段,以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以科技馆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而开展的系列活动。
  关键词:科技馆 教育模式  
  “教育”一词,在《辞海》中的释义为:“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②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从字面上看,“科技馆教育”就是指在科技馆开展的教育活动。就目前来看,对于科技馆教育,还没有确切的界定,但毫无疑问,街机关作为公益性科普教育场所,与一般的教育机构是不同的。
  1.何为“科技馆教育”
  要想定义科技馆教育,首先必须明确科技馆的功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技馆最大的功能即为科普教育教育,这也是科技馆最大的特色,同时也是科技馆与一般教育机构最明显的不同。
  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科技馆教育并不强迫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也不需要进行强迫性检验,同时,科技馆教育的接受群体并不局限于适龄青少年,而是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无论是呀呀学语的孩童,还是耄耋老人,都可以接受科技馆教育,从这个层面来看,科技馆教育更能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
  与普通教育机构不同,科技馆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其自身特点,首先,它是以科普宣传委目标,具有公益性;其次它是以精彩的活动形式和展示方式来吸引受众参与,具有互动性;第三,它是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公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为目标,具有导向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科技馆教育是以科普教育为手段,以传播科技知识、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以科技馆作为主要的教育场所而开展的系列活动。
  2.科技馆教育的特点
  2.1自主性。学校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强调循序渐进,但是在科技馆里,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洗好自由设计参观路线,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利;她们既可以全称参观科技馆、参与科技馆活动,也可以中途参与或退出,甚至还以多次参与某项展品的操作、某个活动的互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科技馆里,公众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2 互动性。由于科技馆的活动强调公众参与的自主性,所以更加强调教育活动的互动性,与传统课堂严肃、刻板的教学氛围不同,科技馆教育更加重视公众的参与积极性,无论是展品设计,还是展教活动策划,都强调生动活泼的互动氛围,强调寓教于乐的教学体验。
  2.3 长期性。国际发展委员会曾经在一篇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提出:人们在医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综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科技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无论是亲子启蒙教育,还是满足青少年求职需要,亦或是提升成年人科学素质,使老年人老有所乐等,都是每一位社会成员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有利方式。
  3. 科技馆教育的形式
  3.1 主题参观
  主题参观是科技馆最大的特色,也是额空间管卤族自身开展科普教育的亮点,公众可以通过参观科技馆,动手参与展品操作,使那些原本生涩难懂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直观、易于理解,从而激发公众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3.2 实验课堂
  在科技馆,还可以利用开展实验课堂来实现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目的,科技馆科普辅导员往往会通过展品原理结合动手实验的方式,向公众解释科学奥秘,将学校课堂授课与科技馆互动实践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使公众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科学原理。
  3.3 科普亲子活动
  目前,来科技馆参观的公众主要以家庭为单位,针对这种情况许多科技馆都开展了科普亲子活动,以贵州科技馆为例,该馆在开展科普活动室基本以亲子活动为最大特色,“探索镜子的秘密”、“圣诞寻宝”等活动,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亲子活动不仅使科技馆教育理念得到了大家的任课,同时也拓宽了科技馆教育的受众范围。
  3.4 科普讲座和科普剧
  随着人们参观科技馆的需求和目的越来月多样,公众已不再将参观科技展品作为接受科普教育的唯一方式,科普讲座、科普剧等作为科技馆的新形势也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科技展品展示形式相比,科普讲座、科普剧可以根据当下最热点、公众最关注的话题展开,更具时代感,因此也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4. 目前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存在的局限
  4.1 存在“重展轻教”的现象
  目前,我国科技馆在筹建时往往更加重视对展品的选择和设计,多半没有对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进行考虑,因此,在布展时就很少进行相应的科普教育活动设施的设计,这也为之后开展科技馆教育带来不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馆教育的效果。
  4.2 科普教育活动经费投入不足
  与展厅展览经费相比,大多数科技馆在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经费是微不足道的。这其实与科技馆运行经费多是依靠财政拨款,而没有科普教育活动的专项资金有关系。由于受到经费投入的限制,也使得很多科技馆在开展科普教育时显得捉襟见肘,有时不得不对活动进行调整、删减,甚至是压缩。
  4.3 缺乏专业教育人员
  尽管现在各个科技馆都配有专职的展教人员,他们不仅要从事展厅讲解及巡视工作,还要设计和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们很难权利投入科普教育活动,因此,专业教育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也是制约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瓶颈之一。
  4.4 科普教育活动数量少、缺乏新意
  总体来看,我国大部分科技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通常都会选在节假日等人流聚集参观科技馆的时段,而在平时则很少开展活动,因此多为单词活动,缺乏连贯性和延续性。另外,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也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围绕馆内的展品展开,对于科学探究意识、探究能力的培养则相对比较忽视。
  5. 开展科技馆教育的几点建议
  5.1 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科普活动
  在做好“请进来”工作的基础上,还需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公众普遍关注的较低啊,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公众生活的科普教育活动,同学校、社区等单位密切合作,积极开展“走出去”工作,如科普知识讲座进学校、进社区活动,进行科普展览,表演科技馆自创科普剧,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等。
  5.2 打造特色品牌,设计开发科学课程
  实现科技馆教育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需要提升科技馆建设的软实力,通过正规教育、在职培训、交流进修等渠道,简历并完善科技馆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科技馆自由的科普教育人才,同时必须重视对科技馆教育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依托科技馆自身资源优势,开发一系列具有科技馆特色、神兽公众喜爱的科普教育项目,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
  5.3 加大对科技馆教育项目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应将科技馆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础建设计划中,逐渐加大对科技馆教育活动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将科技馆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从而保证科技馆的正常运营及展览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
  [2] 张红燕 .浅谈科技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科教创新,2013.13(285)
  [3] 卜珺琳 .以教育项目为载体的科技馆青少年教育研究[C].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2014(1-5)
  [4] 龙金晶 刘金花 .全国科技馆教育活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C].科技传播创新与科学文化发展——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2012亚太地区科技传播国际论坛论文集,2012(23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