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探讨
【作者】 诸葛祥希
【机构】 山东省临沂第十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业务知识、教育教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加强对继续教育有效性研究,剖析影响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探讨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措施。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继续教育 效益 效果 效率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知识和教育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离开了院校,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后。他们的业务知识、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技术很难得到及时系统的更新和提升。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都给予了大量投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就山东省某区的统计资料:过去三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接近100%。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也大量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质量如何等诸多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也暴露了相当的不足和缺憾。
一、影响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因素
1、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性强。多数是为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人事部门的要求是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直接原因。我们对近几年教师暑假集中研修以及县区人事和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现场观察发现:部分教师纪律涣散、消极应付,拼命复制粘贴体会、评论、作业,自己不动脑筋;挂网、找人代替等。不同的职称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次相差甚远。迫切需要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几乎都报名参加,怕不参加晋职称受影响;已经聘任高级职务教师的则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现实远不止如此。高级教师在任课积极性上也令人担忧。某校任课情况显示:初级职称任主课比例是93.4%,中级79%,高级34.6%。晋上的不干了,干着的晋不上。不参加继续教育就不能晋升职称,仅是行政命令,不会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参加教育的积极性。晋升职称的阶段性政策失误所带来的恶果已使评聘职称变态。以兰山区为例,职称评聘冻结了五年,2013年刚解冻,仅解决了少的可怜教师聘任问题,就几乎没有岗位职数了。2014年有的学校高级和中级职数几乎是零。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已经评上而聘不上或者早够条件评上而没有机会评。当前教师吃什么?吃职称。职称是教师的生命线。2013年2月21日山东教育厅和山东人社局对教师职称问题在潍坊调研座谈时,就近几年积压下来评上而不能聘上的问题指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若干年的时间。那么,这个时期又积压下来的又怎么办?这个政策的存在还能保证和提高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吗?
2、实效性差 继续教育内容空洞,花钱学了也没有多大收益。有些开设的课程与老师的教育教学根本不搭边。有些学了用不上。有些实在太深,学起来十分吃力。囫囵吞枣。对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讲,越现实越好。如果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帮助不大,那么,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因为教师绩效工资就研究一个学期最多一年。考察老师时,继续教育成绩的分值再高,也不会高于考试成绩,这就是现实,老师不能生活在真空中。
3、效果差 继续教育条件和技术不可想象地不成熟,老师学习茫然不知所措。有的直到学习结束,也打不开需要的网站。老师们白天挤不进去网页,只好等到深夜。提交个东西需几次甚至一两天,还得等到接近凌晨,学习等于磨难。这个问题从2011年就普遍存在。
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工学矛盾突出。越忙越舔乱,你忙你的,我忙我的。2013、2014年,某省远程研修忙到了9月,中学生刚开学,老师们正焦头烂额,远程研修平台还在那儿不停地叫唤。乱弹琴。通过与任课教师的座谈了解,通过继续教育所学到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较低。86%的教师不常用或偶尔用用。
二、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成功尝试
首先,各级各部门要引导教师转变继续教育观念。认可接受继续教育就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现代教育的新课标课改在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教育技术等诸多方面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步调一致;因为国家给我们配备和更新教学设备更新基础知识的步调是一致的。完成这些必须以集中教育为措施。这个工作做不好,老师就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或者理解成继续教育就是教师工作的延伸。
其次,继续教育要讲求效益和效果。要使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在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获得明显的进步和提高。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让教师掌握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技术,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最后转化向学生传授知识、教育管理学生水平的提高上。学以致用是继续教育的生命力。
第三,继续教育要讲求实效和速效。教师们最想通过继续教育得到的是迫切需要和实用的东西。同时,要求继续教育和教师的教学时间节点紧密结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重点体现于立竿见影。然而专家和组织者的水平实在高于普通老师,往往超前意识较强,于中小学老师的现实水平相脱离,规划和打算的太长远。致使实用性不强。中小学教师急需的开不了,开设的课程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却并不急用。这些缺点要时刻注意戒除。
第四,继续教育要讲求效率。学员之间一是课堂实用时间、学习机会常常存在较大差异,相当一部分学员在一些重要学习内容上获得的学习机会极少,教学中用于完成看视频,听讲座,忙于完成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完成的作业,很少用于高层次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从而出现了教学实用时间质量较差的情况。二是教学的时间分配不合理。许多授课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思维惯性,缺乏强烈的时间效率观念,长期处于投入大、效率低、质量差的被动境地。有的授课教师上课不能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993.9.13
3,华东师范大学吴华《高中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研究》2007.3.1
4,陈强《浅谈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有效性》《教师教育研究》2011.4
5,陈卿《提高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实效性探讨》2010.2
6,腾飞《中小学教师教学有效性研究》2007.5
7, 连伟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2010
关键词:继续教育 效益 效果 效率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知识和教育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离开了院校,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后。他们的业务知识、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技术很难得到及时系统的更新和提升。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装备都给予了大量投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就山东省某区的统计资料:过去三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接近100%。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也大量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质量如何等诸多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也暴露了相当的不足和缺憾。
一、影响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因素
1、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性强。多数是为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人事部门的要求是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直接原因。我们对近几年教师暑假集中研修以及县区人事和教育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现场观察发现:部分教师纪律涣散、消极应付,拼命复制粘贴体会、评论、作业,自己不动脑筋;挂网、找人代替等。不同的职称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次相差甚远。迫切需要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几乎都报名参加,怕不参加晋职称受影响;已经聘任高级职务教师的则能不参加就不参加。现实远不止如此。高级教师在任课积极性上也令人担忧。某校任课情况显示:初级职称任主课比例是93.4%,中级79%,高级34.6%。晋上的不干了,干着的晋不上。不参加继续教育就不能晋升职称,仅是行政命令,不会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参加教育的积极性。晋升职称的阶段性政策失误所带来的恶果已使评聘职称变态。以兰山区为例,职称评聘冻结了五年,2013年刚解冻,仅解决了少的可怜教师聘任问题,就几乎没有岗位职数了。2014年有的学校高级和中级职数几乎是零。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已经评上而聘不上或者早够条件评上而没有机会评。当前教师吃什么?吃职称。职称是教师的生命线。2013年2月21日山东教育厅和山东人社局对教师职称问题在潍坊调研座谈时,就近几年积压下来评上而不能聘上的问题指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若干年的时间。那么,这个时期又积压下来的又怎么办?这个政策的存在还能保证和提高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吗?
2、实效性差 继续教育内容空洞,花钱学了也没有多大收益。有些开设的课程与老师的教育教学根本不搭边。有些学了用不上。有些实在太深,学起来十分吃力。囫囵吞枣。对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讲,越现实越好。如果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帮助不大,那么,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因为教师绩效工资就研究一个学期最多一年。考察老师时,继续教育成绩的分值再高,也不会高于考试成绩,这就是现实,老师不能生活在真空中。
3、效果差 继续教育条件和技术不可想象地不成熟,老师学习茫然不知所措。有的直到学习结束,也打不开需要的网站。老师们白天挤不进去网页,只好等到深夜。提交个东西需几次甚至一两天,还得等到接近凌晨,学习等于磨难。这个问题从2011年就普遍存在。
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工学矛盾突出。越忙越舔乱,你忙你的,我忙我的。2013、2014年,某省远程研修忙到了9月,中学生刚开学,老师们正焦头烂额,远程研修平台还在那儿不停地叫唤。乱弹琴。通过与任课教师的座谈了解,通过继续教育所学到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较低。86%的教师不常用或偶尔用用。
二、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成功尝试
首先,各级各部门要引导教师转变继续教育观念。认可接受继续教育就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现代教育的新课标课改在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教育技术等诸多方面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步调一致;因为国家给我们配备和更新教学设备更新基础知识的步调是一致的。完成这些必须以集中教育为措施。这个工作做不好,老师就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或者理解成继续教育就是教师工作的延伸。
其次,继续教育要讲求效益和效果。要使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在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水平获得明显的进步和提高。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让教师掌握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技术,并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最后转化向学生传授知识、教育管理学生水平的提高上。学以致用是继续教育的生命力。
第三,继续教育要讲求实效和速效。教师们最想通过继续教育得到的是迫切需要和实用的东西。同时,要求继续教育和教师的教学时间节点紧密结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重点体现于立竿见影。然而专家和组织者的水平实在高于普通老师,往往超前意识较强,于中小学老师的现实水平相脱离,规划和打算的太长远。致使实用性不强。中小学教师急需的开不了,开设的课程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却并不急用。这些缺点要时刻注意戒除。
第四,继续教育要讲求效率。学员之间一是课堂实用时间、学习机会常常存在较大差异,相当一部分学员在一些重要学习内容上获得的学习机会极少,教学中用于完成看视频,听讲座,忙于完成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完成的作业,很少用于高层次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从而出现了教学实用时间质量较差的情况。二是教学的时间分配不合理。许多授课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思维惯性,缺乏强烈的时间效率观念,长期处于投入大、效率低、质量差的被动境地。有的授课教师上课不能充分利用教学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1993.9.13
3,华东师范大学吴华《高中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研究》2007.3.1
4,陈强《浅谈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有效性》《教师教育研究》2011.4
5,陈卿《提高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实效性探讨》2010.2
6,腾飞《中小学教师教学有效性研究》2007.5
7, 连伟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