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美术鉴赏课有效教学小策略

【作者】 马秀春

【机构】 新疆博乐市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许久以来,在一波又一波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美术鉴赏课在大多数情况下几乎就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对于美术教学,人们的认识无非有二:专业生练好素描和色彩技法就行了,所谓美术课就是不停地画,不断地改,老师不用讲究什么课堂教学艺术;对于广大文化课考生来说,考试分数重于一切,美术课上,只要老师估一下可能的基本能力考试题目,让他们背过就可以了,课怎么上并不讲究。于是长久以来,许多美术教师在绘画专业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背离美育的路上越走越远。美术鉴赏课堂——成了远离绿洲的一片荒芜之地。
  事实上,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不管是从情感上还是理性上,高中阶段都是一个从不成熟趋向于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缺少适当的艺术教育会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创新的能力,更在于有美的心灵,美的品质。艺术的陶冶对中学生的人生素养,包括性格情感等很多方面的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上好美术鉴赏课,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怎样才能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自己的师德魅力吸引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互动过程,良好的师德与人格魅力是使学生稳定与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文明的举止、宽厚的胸怀、渊博的学识、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无一不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艺术的执著,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都会像春风化雨一样缓缓溶进学生的心里,使学生情不自禁的“爱屋及乌”,喜欢老师,也喜欢了美术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并维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同时,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一定先摆正自己的学科位置,从内心尊重自己的学科,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和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关注美术教师和美术课。
  2.用良好的课堂氛围影响学生。
  课堂氛围是学习活动所依赖的基础。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出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挖掘出学生最大的创造潜能。怎样创设良好的美术鉴赏氛围呢?教师可以先从设计一段巧妙的教学导语入手:什么抒情式、悬念式、问题抢答式等等,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即被将要学习的内容紧紧地吸引住,于情不自禁中走进艺术欣赏的殿堂。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反馈,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时时获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事实上,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比失败更能激发并保持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和自信。爱因斯坦说过:“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阿基米德也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如果我们的肯定和赞扬能唤起学生对取得更大成功的渴望,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平易亲切、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时不时地幽他一默,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如沐春风,心旷神怡,自然他就舍不得走神,舍不得不好好听讲。
  3.以“美味的艺术大餐”折服学生。
  对美的追求是正常人的天性。而艺术是美的重要载体。一般说来,没有人会不喜欢艺术,拒绝对艺术的亲近。调查表明,大多数高中生之所以对以往的美术鉴赏课缺乏必要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中美术鉴赏课——“艺术”的含量不高。在有些美术鉴赏课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划一划,读一读,背一背。所谓美术鉴赏,与“鉴赏”根本不沾边,离“艺术”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样“悲惨”的美术鉴赏课,硬生生地把神圣的艺术拉下神坛,把众学子一颗颗向往艺术的心浇的冰凉。所以,要想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深入到艺术鉴赏的境界中去,美术鉴赏课必须拿出真正富有艺术营养的“美味大餐”奉献给学生。教师要认真研读新的美术课程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深入研究美术鉴赏教材,准确把握鉴赏教学的主要内容;因地制宜,发掘教育资源,合理开发美术鉴赏课程资源;根据教师特长及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美术鉴赏模块;广泛搜集资料,充实课堂容量……在课堂上,带学生遨游艺术的海洋。这样,学生自然就会被艺术的魅力所折服,从而心甘情愿的在艺术鉴赏的园地中流连忘返。
  4.以灵活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
  照本宣科的课堂是死水一汪,只有采用灵活多变的鉴赏方法,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艺术鉴赏的活动中去。方法之一就是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尽管过分依赖多媒体,会产生喧宾夺主的不良后果,但不可否认,相对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来说,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的是一个更加瑰丽的世界,它能摆脱时空的束缚,以其生动、形象、直观、大容量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更多的资讯信息,使艺术鉴赏更真切,更深入。方法之二是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参与。教师要在课上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条件,让学生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艺术欣赏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少讲、精讲,多启发诱导;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质疑的权利;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尝试。
  5.以各学科间的整合丰富学生。
  美术鉴赏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使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它引导学生获得了解和评价的途径和方法,承载着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可以说,美术学科几乎与其他所有学科间都存在着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部分。从现代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美术课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就是要打破美术与各学科之间的壁垒,突破学科的界限,整合学生的知识,把美术与相关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与综合研究能力的培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真正的美能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当一个民族中的每一分子都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时候,当每个人对美地追求都成为一种风尚的时候,这也将是这个民族智慧最为丰富,创造力最为活跃的时候。高中美术鉴赏课,正承担着培养未来优质国民主体具有美的灵魂、美的趣味的历史重任。加强美术鉴赏教学研究,重新扛起“美”的大旗,重塑中华民族“美”的时代,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