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 苟瑞雪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义兴小学 四川 巴中 636064)
【摘要】近年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小学语文阅读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也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存在的问题 实效性
在进行小学语文考核的过程中,小学语文阅读是占据了较高的分值,小学生想提升语文成绩,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重要的方式和途径。与此同时,通过对于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有着很高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开始逐步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中,注意到对于教师讲述知识过度、课堂条条框框太多的情况的变革,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小学语文阅读现状,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1、难以形成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正确认知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的意识到,语文学科不仅仅是用来考核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学科,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语文阅读能力也是重要的能力之一。但是,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难以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体,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往往难以拿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例如,大部分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是认识到了语文阅读的“工具性”特点,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是重视到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强化训练,忽视了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操的关怀,这就导致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往往难以领会到文章中的意旨。有的小学语文教师重视对于阅读的“人文素养”的追求,在课堂上只是进行对文章的情怀分析,忽视了对于基础的文字分析的介绍,这就导致小学生难以掌握到进行语文阅读分析的基本方法,也就难以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的阅读效率。
2、教学方法选择不恰当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了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但是,在这些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注重对于表面上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的改进,并没有从骨子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进。具体的来说,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简简单单的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足够了,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准备了大量色彩丰富、情节精彩的多媒体素材和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但是,在进行这些学习形式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有没有将这些知识有效的和小学语文阅读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反而影响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色彩丰富的图片上去,将美文碎片化了。
例如,在进行《燕子》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载了各式各样的燕子图片,也下载了很多的燕子的习性说明。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只是理解了燕子的生活习性,却没有充分的进行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可谓是“本末倒置”,完全没有发挥出新型课程教育方法应有的作用。过于形象化的解读脱离了文章抽象化的特征。
二、提高小学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方针策略
1、明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意识到,设置合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是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具体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的把握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平衡,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阅读分析方法和阅读理念同时温馨提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学习理念,通过合理的设计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目标,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苹果里的五角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小学生充分的表明,这一课程是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综合体,并帮助小学生掌握分析这一类型文章的方法。然后,教师再和学生一起探讨隐藏在这一篇文章背后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学生就可以自主的进行文章的分析,体会文章的内涵,进而有效的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2、科学合理的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为了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特点,科学合理的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具体的来说,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从文章中的词语含义入手,然后帮助小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分析,进而帮助小学生理解到阅读文章的中心主旨含义,循序渐进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例如,在进行《游园不值》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引用一些名言,进而有效的切入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并让小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诵,增强小学生对于诗词的感悟,进而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在进行《三袋麦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小学生进行相关故事情节的表演,鼓励小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展现出故事中人物的精神面貌,进而在提升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的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可以综合性的考虑到语文知识的“人文性特点”和“工具性特点”,既让小学生理解到文章的真意,又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分析文章的基本能力,循序渐进的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娟.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9).
[2]季春梅.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9(02).
[3]吴秀珍,王冬燕.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谈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 浙江教育科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