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经典引路,细节育人”初探——基于新邵职中的特色德育建设
【作者】 谭盛东 罗耀礼
【机构】 (湖南省新邵县职业中专学校 湖南 新邵)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经典道德文化,厚实了学生的道德底蕴,孕育了学生的“人生十德”;德育细节,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培育了学生的“人生十德”,成就了学生的职业人生。“经典引路,细节育人”践行了党中央的“立德树人”战略思想。
关键词:经典引路 细节育人 新邵职中 特色德育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是来自本县,大部分人存在着成绩差、思想表现差的问题。为了解决思想教育问题,我校2010年开展了“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的特色德育建设工作,2012年底申报为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为了更好地与职业学校同仁展开交流,特将我们的做法予以发表,以期抛砖引玉并得到批评和指导。
一、学生入校时的思想现状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种状况,在中职生身上也有所体现:一是不忠,不知道怎样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家庭、忠于职业;二是不孝,不知道怎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三是不悌,以自我为中心,对兄弟姐妹不亲善,对他人不和善;四是不信,不履承诺,不讲诚信;五是不礼,不知礼仪,不讲礼貌;六是不义,不知感恩,见利忘义;七是不廉,奢侈浪费,好贪便宜;八是不耻,粗俗卑鄙,不知廉耻;九是不仁,冷酷残暴,为人不善;十是不勇,怕苦怕累,没有担当。
成因分析:我校学生有近三分之二的从小是留守者。他们大都是“三弃”人员——自我的“放弃”,不读书学习,不追求上进;家长的“遗弃”,隔代管理或放任自流,亲情淡漠;教师的“抛弃”,教师因管不了,干脆不管理。这样,造成他们教育的缺失情况,导致了他们心中无信仰、精神无支柱、行为失规范的后果。
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特色德育建设的根本任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可见德是立身立国的基石。既然学生在德育上存在缺陷,我们就必须对学生立德。党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十八大大会报告,明确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立德树人”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习近平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反复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将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3年9月9日,习近平向全国教师致慰问信:“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在日常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校所开展的“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特色德育建设工作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通过经典道德文化的学习和浸润,厚实学生的道德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崇尚美德;通过日常行为细节的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经典引路”中的“路”就是“立德树人”中的“德”,“细节育人”中的“人”,就是“立德树人”中的“人”,由此可见,我校的“经典引路,细节育人”同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是一致的。
三、“经典引路”夯实学生的人生基础
(一)“经典引路”的主要研究内容
“经典引路”主要围绕“经典”“引”“路”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对“经典”的研究,主要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经典文化,建立“经典引路”的内容体系;二是对“路”的研究,主要研究我们所引的路是什么样的“路”——道德品质、所引之“路”的内涵是什么,建立“经典引路”的目标体系;对“引”的研究,主要研究是“引”的方式与方法是什么,建立“经典引路”的实施体系;开展“经典引路”的实施效果研究,建立“经典引路”的评价体系。
(二)“经典引路”之“路”
1、人的基本道德——“人生十德”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十分重视道德建设。《管子·牧民》将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商代提出了“知、圣、义、忠、和”六德,儒家提出了“孝、悌、礼、信”四德,宋元时期人们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张岱年提出了“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九德,罗国杰提出了“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十八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十五德。这些关于道德建设的学说,一脉相承,并有发展。我们根据以上的观点,结合中职生的特点,提出了“人生十德”的道德观念,即:忠、孝、悌、信、勇、礼、义、廉、耻、仁。
2、人生十德的基本内涵
忠德:爱国守法,敬业奉献。要求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忠于家庭、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孝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求做到珍重生命、敬养父母、“承志”“立身”、“无违”“谏诤”、慎终追远、孝亲长辈。
悌德:善待兄弟,亲爱姐妹。要求培养和发展兄弟姐妹亲情,做到长幼有序;进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同学同事友情,做到和睦融洽。
信德:待人以诚,处事以信。做到诚实为人,不欺骗,不弄虚作假;遵守约定,践行承诺,言而有信,取信于人。
勇德: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做到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热爱劳动,仁勇担当。
礼德:明礼谦让,恭敬和善。做到遵守秩序、仪表端庄、注重礼节礼仪。
义德:正直公道,见义勇为。做到正义奉公维护公平正义,有情有义,救助弱小,仗义有为。
廉德:勤俭朴素,清正廉洁,不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耻德:知荣明耻,去恶从善,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践行“八荣八耻”。
仁德:团结友善,博爱众生,尊重生命,尊重人、有仁爱之心,能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
(三)“经典引路”之“经典”
1、经典文化是开启学生道德之门的钥匙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面对一些问题生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呼喊。当今世界,对青少年一代的争夺更多地展现在没有硝烟的文化战场上。文化领域的扩张和反扩张、渗透和反渗透的博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焦点之一。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能缺失理想,不能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不能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不能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否则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中央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频频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因此,我们在开展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将文化经典作为开启学生道德之门的钥匙。
2、经典夯实人生基础
人之立德,要靠信仰,要靠支柱。而信仰和支柱从哪里来,一靠德育系统课程的灌输教育,二靠润物无声的日常德育内容的熏陶。如果把熏陶的内容比着“食材”的话,那么经典道德文化则是最佳的“营养食材”。中华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则是道德文化,像《道德经》《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历经历史长河的冲刷沉淀,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已成为绝世经典;经典道德歌曲词曲皆美,通俗易懂,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经典影视作品、动漫作品和视频讲座,形象生动,震撼心灵;古今中外经典道德箴言寓意深刻、脍炙人口。我们将这些经典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通过道德文化的熏陶、道德歌曲的感染和德育视频的感动,夯实了学生人生基础,成就了学生的“君子”风范。
3、经典文化的内容体系
我们根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建立了我校特色德育建设的内容体系,即经典道德文化、经典影视作品与视听讲座、经典道德歌曲三个方面。编辑了《经典道德文化选编》校本教材,教材辑录了《弟子规》《三字经》《孝经》《教儿经》《增广贤文》《学记》《论语》《道德经》《女儿经》《朱子家训》《道德箴言录》等篇目;刻录了《百集经典德育视频汇编》(光盘)德育校本视听教材,教材选用了《钱文忠解说<弟子规>》《金正昆讲礼仪》《伟大的历程》《辉煌60年》《解析新时期青少年20大不良习惯》《拒绝网瘾,健康上网》《放飞心灵·青少年心理健康透视》《复兴之路》《长征》等影视材料;编辑了《经典道德歌曲选编》校本教材和视听教材,按照献给祖国的歌(忠)、献给父母的歌(孝)、献给人生的歌(悌、信、礼、义、廉、耻、仁),献给职业的歌(勇,励志歌曲)的顺序辑录了100多首歌曲。这些内容,纸质教材两年一修改更新,视听教材适时增添删改。
(四)“经典引路”之“引”
好的德育内容如何同好的德育目标结合起来?我们在“引”字上做文章。制定了《新邵职中“经典引路,细节育人”德育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在“经典引路”方面的方法有:一是在高一开设道德课,二是开展诵读、背诵、演唱、学生宣讲系列比赛活动,三是通过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开展班团活动让在学习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四是利用大学城空间开展学习交流,五是编写《我快乐,我成长》发表学生的优秀心得体会,六是搜集学生家长对学习活动的看法和建议汇编成《回音壁》,七是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效结合,因势利导,陶冶情操,润物无声。
(五)“经典引路”之效果
道德文化熏陶人:学习中,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有效结合,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自然地成长,能在日常生活中用道德文化指导自己的行为。服6班学生刘南的家长刘军祥来信反映:“孩子以前回家很懒,到家将书包一扔就跑去看电视,从来不搞卫生,从来不帮我们做家务。自从贵校搞了‘特色教育’后她整个人都变了,每次回家都主动扫地、洗衣服、洗碗。这让我们做父母的感到特别欣慰!希望贵校能够把《弟子规》教育活动一直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孩子能知道关心、尊重、体谅父母,懂得做人的道理!”
道德歌曲感染人: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道德歌曲,在歌唱中潜移默化。父亲节、母亲节和国庆节中我们分别播放“献给父亲的歌”、“献给母亲的歌”、“献给祖国的歌”,师生同唱,学生深受感染。学校每年举办“歌唱祖国”歌咏会,在活动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空前高涨。
德育视频感动人:生动、具体、形象的视频,给了学生极大的感动。学生观看“天下父母”时,被里面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观看“钱文忠解说《弟子规》”和“金正昆讲礼仪”时,纷纷对自己行为进行检讨,制订完美自己行为的计划。
四、“细节育人”构筑学生的职业大厦
(一)“细节育人”的主要研究内容
“细节育人”主要围绕“细节”“育人”两个方面开展研究,研究学生应具备的德育细节是什么、怎样培养这些细节什么,建立“细节育人”的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
(二)“细节育人”之“细节”
1、 德育细节
在“细节育人”方面,大多研究者是将施教者的育人细节当做“细节育人”,所研究的是如何在育人过程中注重细节,而本课题所定义的“细节”是“德育细节”,即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个个符合现代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
2、德育细节的内容体系
为了将经典文化教育的目标具体化,我们编辑了《新邵职中德育细节标准》,将学生的德育细节标准按照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进行编辑,涵盖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德育细节体系。
(三)“细节育人”之“育”
为落实这些德育细节,使“育人”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刻录了《新邵职中学生德育细节解说》(光盘)每班一碟;二是开设了德育实训课,在第七节课进行细节培训;三是利用专业课和工学交替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细节训练;四是同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展各类活动,寓教于乐;五是开展细节达标比赛活动,激励学生。
(四)“细节育人”之效果
德育细节塑造人:我们根据德育细节的规范,组织学生练习,新生入校不到一个月,行为习惯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家长的对子女的满意率达100%。
德育实训锻炼人:我们设计了若干个德育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德育实训中成长。如在“孝亲感恩”德育实训项目中,学生完成八道孝亲感恩家庭作业,有效增强了亲子关系。财31班周梅花的爸爸周述清来信说:“作为家长的我,看到自己的女儿从一个顽皮、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今天这般孝顺、懂得感恩的人,我从心底感到欣慰。这归功于贵校教师的栽培。对此,我诚挚地对你们说声‘谢谢!’。贵校开展的‘亲情作文’这一活动,能够帮助我们增进与子女的交流,让我们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作为家长的我们,非常支持和感谢这一活动。我诚挚地希望贵校以后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职业技能成就人:通过职业细节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大有提高。在14年的我省、市级职业技能比赛中,我校获得一等奖7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3个,其中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我校学生在企业表现优秀,跳槽率低,能做到文明礼貌、遵守企业规范、吃苦耐劳、表现很好。良好的技能和品德,我校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红牛集体等知名企业纷纷来我校招工。2014年上期就业的机电和模具班的30名学生,在三一湖汽涂装工作中心工作,表现突出,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其中李情、李玉文、王兴先和童任祥被评为的优秀员工。校企合作班威胜1班学生在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稳定率达100%,工作表现和工作技能深受公司领导赞扬。
五、“经典引路”与“细节育人”的有机结合
“经典引路”和“细节育人”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把“树人”比着“树木”的话,经典道德文化就是营养液,“细节”是树之枝叶,“路”是培养之树,“人”是成材之树,而“引”和“育”是树在成长过程中人所施以的培育方法,只有当它们协调一致、有机结合时才能使树成为栋梁之材。为此,我们进行了“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我们围绕德育管理的制度化、德育内容的课程化、德育活动的模块化、德育实施的项目化和德育评价的客观化建章立制。制度化,制订了系列德育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做到有章可循;课程化,做到有教材(含视频教材)、有大纲、有课表、有教师;模块化,以“人生十德”为十种模块,按照经典著作、道德歌曲、德育视频、德育细节、德育活动、德育实训、德育评价的七个分模块开展德育工作;项目化,将特色德育的建设分成若干项目,由专人负责实施;客观化,学校按照考核评估办法,分别对教师实施德育工作情况和学生养成情况进行严格的考评。
六、结语:
“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的德育实践,为我校德育工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德育天地,取得了良好效果。“读经典,练细节,做文明职中生”已成我校风尚。学生们仪表端庄、行为规范、更讲礼仪,更讲卫生,更讲秩序,更团结友爱,更孝敬父母,更讲文明,更有精神,职业能力更强。“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的德育实践,也对我市、我县的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部分中小学校来我校学习、交流,掀起了我县我市德育创新的热潮。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2001-10-24
2、 瞿振元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N] 人民日报 2014-09-10
3、张岱年 《谈正确理解传统道德》 [J]《道德与文明》1994年04期
4、罗国杰 《中国传统道德》 [M]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149424
5、肖波 《我看“孝”的文化内涵》〔Z〕中国文明网 2014-02-07
6、范玉刚 《谈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意涵:理想 情怀 视野》〔Z〕人民网·人民论坛 2014-10-29
作者简介:谭盛东(1962- ),男,湖南新邵县人,新邵职中讲师,教导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主持人。罗耀礼(1971- ),男,新邵职业中专讲师,教导处副主任,课题组成员。”
项目基金:“十二五”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2年度重点课题《“经典引路,细节育人”德育研究》(项目编号:ZJA2012048)
关键词:经典引路 细节育人 新邵职中 特色德育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是来自本县,大部分人存在着成绩差、思想表现差的问题。为了解决思想教育问题,我校2010年开展了“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的特色德育建设工作,2012年底申报为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为了更好地与职业学校同仁展开交流,特将我们的做法予以发表,以期抛砖引玉并得到批评和指导。
一、学生入校时的思想现状分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种状况,在中职生身上也有所体现:一是不忠,不知道怎样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家庭、忠于职业;二是不孝,不知道怎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三是不悌,以自我为中心,对兄弟姐妹不亲善,对他人不和善;四是不信,不履承诺,不讲诚信;五是不礼,不知礼仪,不讲礼貌;六是不义,不知感恩,见利忘义;七是不廉,奢侈浪费,好贪便宜;八是不耻,粗俗卑鄙,不知廉耻;九是不仁,冷酷残暴,为人不善;十是不勇,怕苦怕累,没有担当。
成因分析:我校学生有近三分之二的从小是留守者。他们大都是“三弃”人员——自我的“放弃”,不读书学习,不追求上进;家长的“遗弃”,隔代管理或放任自流,亲情淡漠;教师的“抛弃”,教师因管不了,干脆不管理。这样,造成他们教育的缺失情况,导致了他们心中无信仰、精神无支柱、行为失规范的后果。
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特色德育建设的根本任务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可见德是立身立国的基石。既然学生在德育上存在缺陷,我们就必须对学生立德。党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十八大大会报告,明确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立德树人”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习近平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反复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将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3年9月9日,习近平向全国教师致慰问信:“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在日常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校所开展的“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特色德育建设工作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即通过经典道德文化的学习和浸润,厚实学生的道德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崇尚美德;通过日常行为细节的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经典引路”中的“路”就是“立德树人”中的“德”,“细节育人”中的“人”,就是“立德树人”中的“人”,由此可见,我校的“经典引路,细节育人”同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是一致的。
三、“经典引路”夯实学生的人生基础
(一)“经典引路”的主要研究内容
“经典引路”主要围绕“经典”“引”“路”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对“经典”的研究,主要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经典文化,建立“经典引路”的内容体系;二是对“路”的研究,主要研究我们所引的路是什么样的“路”——道德品质、所引之“路”的内涵是什么,建立“经典引路”的目标体系;对“引”的研究,主要研究是“引”的方式与方法是什么,建立“经典引路”的实施体系;开展“经典引路”的实施效果研究,建立“经典引路”的评价体系。
(二)“经典引路”之“路”
1、人的基本道德——“人生十德”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十分重视道德建设。《管子·牧民》将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商代提出了“知、圣、义、忠、和”六德,儒家提出了“孝、悌、礼、信”四德,宋元时期人们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张岱年提出了“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九德,罗国杰提出了“公忠、正义、仁爱、中和、孝慈、诚信、宽恕、谦敬、礼让、自强、持节、知耻、明智、勇毅、节制、廉洁、勤俭、爱物”十八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十五德。这些关于道德建设的学说,一脉相承,并有发展。我们根据以上的观点,结合中职生的特点,提出了“人生十德”的道德观念,即:忠、孝、悌、信、勇、礼、义、廉、耻、仁。
2、人生十德的基本内涵
忠德:爱国守法,敬业奉献。要求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忠于人民、忠于职守、忠于家庭、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孝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求做到珍重生命、敬养父母、“承志”“立身”、“无违”“谏诤”、慎终追远、孝亲长辈。
悌德:善待兄弟,亲爱姐妹。要求培养和发展兄弟姐妹亲情,做到长幼有序;进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同学同事友情,做到和睦融洽。
信德:待人以诚,处事以信。做到诚实为人,不欺骗,不弄虚作假;遵守约定,践行承诺,言而有信,取信于人。
勇德: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做到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热爱劳动,仁勇担当。
礼德:明礼谦让,恭敬和善。做到遵守秩序、仪表端庄、注重礼节礼仪。
义德:正直公道,见义勇为。做到正义奉公维护公平正义,有情有义,救助弱小,仗义有为。
廉德:勤俭朴素,清正廉洁,不损公肥私、损人利己。
耻德:知荣明耻,去恶从善,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践行“八荣八耻”。
仁德:团结友善,博爱众生,尊重生命,尊重人、有仁爱之心,能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
(三)“经典引路”之“经典”
1、经典文化是开启学生道德之门的钥匙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孩子?”面对一些问题生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呼喊。当今世界,对青少年一代的争夺更多地展现在没有硝烟的文化战场上。文化领域的扩张和反扩张、渗透和反渗透的博弈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焦点之一。一个伟大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能缺失理想,不能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不能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不能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否则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中央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频频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因此,我们在开展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将文化经典作为开启学生道德之门的钥匙。
2、经典夯实人生基础
人之立德,要靠信仰,要靠支柱。而信仰和支柱从哪里来,一靠德育系统课程的灌输教育,二靠润物无声的日常德育内容的熏陶。如果把熏陶的内容比着“食材”的话,那么经典道德文化则是最佳的“营养食材”。中华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则是道德文化,像《道德经》《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历经历史长河的冲刷沉淀,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已成为绝世经典;经典道德歌曲词曲皆美,通俗易懂,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经典影视作品、动漫作品和视频讲座,形象生动,震撼心灵;古今中外经典道德箴言寓意深刻、脍炙人口。我们将这些经典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通过道德文化的熏陶、道德歌曲的感染和德育视频的感动,夯实了学生人生基础,成就了学生的“君子”风范。
3、经典文化的内容体系
我们根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建立了我校特色德育建设的内容体系,即经典道德文化、经典影视作品与视听讲座、经典道德歌曲三个方面。编辑了《经典道德文化选编》校本教材,教材辑录了《弟子规》《三字经》《孝经》《教儿经》《增广贤文》《学记》《论语》《道德经》《女儿经》《朱子家训》《道德箴言录》等篇目;刻录了《百集经典德育视频汇编》(光盘)德育校本视听教材,教材选用了《钱文忠解说<弟子规>》《金正昆讲礼仪》《伟大的历程》《辉煌60年》《解析新时期青少年20大不良习惯》《拒绝网瘾,健康上网》《放飞心灵·青少年心理健康透视》《复兴之路》《长征》等影视材料;编辑了《经典道德歌曲选编》校本教材和视听教材,按照献给祖国的歌(忠)、献给父母的歌(孝)、献给人生的歌(悌、信、礼、义、廉、耻、仁),献给职业的歌(勇,励志歌曲)的顺序辑录了100多首歌曲。这些内容,纸质教材两年一修改更新,视听教材适时增添删改。
(四)“经典引路”之“引”
好的德育内容如何同好的德育目标结合起来?我们在“引”字上做文章。制定了《新邵职中“经典引路,细节育人”德育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在“经典引路”方面的方法有:一是在高一开设道德课,二是开展诵读、背诵、演唱、学生宣讲系列比赛活动,三是通过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开展班团活动让在学习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四是利用大学城空间开展学习交流,五是编写《我快乐,我成长》发表学生的优秀心得体会,六是搜集学生家长对学习活动的看法和建议汇编成《回音壁》,七是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纪念活动。通过这些方式方法,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效结合,因势利导,陶冶情操,润物无声。
(五)“经典引路”之效果
道德文化熏陶人:学习中,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有效结合,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自然地成长,能在日常生活中用道德文化指导自己的行为。服6班学生刘南的家长刘军祥来信反映:“孩子以前回家很懒,到家将书包一扔就跑去看电视,从来不搞卫生,从来不帮我们做家务。自从贵校搞了‘特色教育’后她整个人都变了,每次回家都主动扫地、洗衣服、洗碗。这让我们做父母的感到特别欣慰!希望贵校能够把《弟子规》教育活动一直开展下去,让更多的孩子能知道关心、尊重、体谅父母,懂得做人的道理!”
道德歌曲感染人:学生通过欣赏和学唱道德歌曲,在歌唱中潜移默化。父亲节、母亲节和国庆节中我们分别播放“献给父亲的歌”、“献给母亲的歌”、“献给祖国的歌”,师生同唱,学生深受感染。学校每年举办“歌唱祖国”歌咏会,在活动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空前高涨。
德育视频感动人:生动、具体、形象的视频,给了学生极大的感动。学生观看“天下父母”时,被里面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观看“钱文忠解说《弟子规》”和“金正昆讲礼仪”时,纷纷对自己行为进行检讨,制订完美自己行为的计划。
四、“细节育人”构筑学生的职业大厦
(一)“细节育人”的主要研究内容
“细节育人”主要围绕“细节”“育人”两个方面开展研究,研究学生应具备的德育细节是什么、怎样培养这些细节什么,建立“细节育人”的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
(二)“细节育人”之“细节”
1、 德育细节
在“细节育人”方面,大多研究者是将施教者的育人细节当做“细节育人”,所研究的是如何在育人过程中注重细节,而本课题所定义的“细节”是“德育细节”,即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一个个符合现代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
2、德育细节的内容体系
为了将经典文化教育的目标具体化,我们编辑了《新邵职中德育细节标准》,将学生的德育细节标准按照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进行编辑,涵盖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德育细节体系。
(三)“细节育人”之“育”
为落实这些德育细节,使“育人”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刻录了《新邵职中学生德育细节解说》(光盘)每班一碟;二是开设了德育实训课,在第七节课进行细节培训;三是利用专业课和工学交替时间对学生进行职业细节训练;四是同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展各类活动,寓教于乐;五是开展细节达标比赛活动,激励学生。
(四)“细节育人”之效果
德育细节塑造人:我们根据德育细节的规范,组织学生练习,新生入校不到一个月,行为习惯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家长的对子女的满意率达100%。
德育实训锻炼人:我们设计了若干个德育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德育实训中成长。如在“孝亲感恩”德育实训项目中,学生完成八道孝亲感恩家庭作业,有效增强了亲子关系。财31班周梅花的爸爸周述清来信说:“作为家长的我,看到自己的女儿从一个顽皮、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今天这般孝顺、懂得感恩的人,我从心底感到欣慰。这归功于贵校教师的栽培。对此,我诚挚地对你们说声‘谢谢!’。贵校开展的‘亲情作文’这一活动,能够帮助我们增进与子女的交流,让我们能相互理解、相互体谅。作为家长的我们,非常支持和感谢这一活动。我诚挚地希望贵校以后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职业技能成就人:通过职业细节的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大有提高。在14年的我省、市级职业技能比赛中,我校获得一等奖7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3个,其中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我校学生在企业表现优秀,跳槽率低,能做到文明礼貌、遵守企业规范、吃苦耐劳、表现很好。良好的技能和品德,我校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红牛集体等知名企业纷纷来我校招工。2014年上期就业的机电和模具班的30名学生,在三一湖汽涂装工作中心工作,表现突出,月工资在5000元以上,其中李情、李玉文、王兴先和童任祥被评为的优秀员工。校企合作班威胜1班学生在威胜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稳定率达100%,工作表现和工作技能深受公司领导赞扬。
五、“经典引路”与“细节育人”的有机结合
“经典引路”和“细节育人”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把“树人”比着“树木”的话,经典道德文化就是营养液,“细节”是树之枝叶,“路”是培养之树,“人”是成材之树,而“引”和“育”是树在成长过程中人所施以的培育方法,只有当它们协调一致、有机结合时才能使树成为栋梁之材。为此,我们进行了“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的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我们围绕德育管理的制度化、德育内容的课程化、德育活动的模块化、德育实施的项目化和德育评价的客观化建章立制。制度化,制订了系列德育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做到有章可循;课程化,做到有教材(含视频教材)、有大纲、有课表、有教师;模块化,以“人生十德”为十种模块,按照经典著作、道德歌曲、德育视频、德育细节、德育活动、德育实训、德育评价的七个分模块开展德育工作;项目化,将特色德育的建设分成若干项目,由专人负责实施;客观化,学校按照考核评估办法,分别对教师实施德育工作情况和学生养成情况进行严格的考评。
六、结语:
“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的德育实践,为我校德育工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德育天地,取得了良好效果。“读经典,练细节,做文明职中生”已成我校风尚。学生们仪表端庄、行为规范、更讲礼仪,更讲卫生,更讲秩序,更团结友爱,更孝敬父母,更讲文明,更有精神,职业能力更强。“经典引路,细节育人”的德育实践,也对我市、我县的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部分中小学校来我校学习、交流,掀起了我县我市德育创新的热潮。
参考文献:
1、 人民网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Z〕2001-10-24
2、 瞿振元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N] 人民日报 2014-09-10
3、张岱年 《谈正确理解传统道德》 [J]《道德与文明》1994年04期
4、罗国杰 《中国传统道德》 [M]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0149424
5、肖波 《我看“孝”的文化内涵》〔Z〕中国文明网 2014-02-07
6、范玉刚 《谈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意涵:理想 情怀 视野》〔Z〕人民网·人民论坛 2014-10-29
作者简介:谭盛东(1962- ),男,湖南新邵县人,新邵职中讲师,教导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主持人。罗耀礼(1971- ),男,新邵职业中专讲师,教导处副主任,课题组成员。”
项目基金:“十二五”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2年度重点课题《“经典引路,细节育人”德育研究》(项目编号:ZJA201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