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错误及原因探析

【作者】 谢统菊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高铁新区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为什么会出现效果与动机的明显反差呢?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学习方法尤其是思维方式、方法上寻找原因。下面就谈谈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思维错误;原因;探析
  在初中物理学习调查中,发现约占40%的学生普遍存在物理成绩上不去的现象,即一是同其他学科相比成绩偏低甚至偏低幅度较大,呈现学科间的显著不平衡;二是在物理学科的多次检测中或是成绩欠佳,或是有一定下降。对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调查,发现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表现都比较好。但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哪里呢?
  一、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几种主要思维错误
  1、前概念的诱惑 
  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已经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接触了大量的物理现象,并获得了不少粗浅的感性认识,形成了某些“经验型”的概念--前概念,也叫先入想法。事实上,在这些前概念中,有的本质和现象是一致的,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物理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但是,大量的前概念是不能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的,是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因而是片面的、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是对物理现象的一种“误解”。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因受到长时间的强化,已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不仅阻碍了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还会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诱惑学生抛开科学的概念和规律,落入前概念的“误区”。
  2、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电的中和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3、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4、逆向思维不知反其道而行之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如一半以上的学生总认为抛出去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抛力共两个力的作用,其原因除受“抛”字的干扰外,更主要的是不善于进行逆向分析或逆向论证,假如抛力存在,这个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反过来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5、比较思维中的操作不当
  比较思维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理说初中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回答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在主要结构上有何不同时,很多学生先直接回答直流发电机的特点以后,再回答交流发电机的特点,而不去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同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
  二、初中物理学习中形成思维错误的原因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物理课是从初二开始开设,而初中二年级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级。由于学生到了初中二年级,正好是十四、五岁,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会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学生会产生青春期烦恼。致使没有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概念所反映的物理事物、现象的本质;不能准确区分相近的物理量;忽视或误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没有搞清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而乱写乱套公式;片面分析问题,只见局部不顾整体;凭自己的主观想象,缺乏从论证推理得出结论的习惯;死记硬背物理公式和某些结论,对具体问题不会具体分析;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题目描述的全物理过程;不能对题意的分析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究其根源,一是物理知识本身抽象程度高,与实际联系紧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多变;二是教材的编写比较原则,缺少形象化的说明;三是缺少训练学生思路的典型范例。
  因此,对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确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学、学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排除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克服心理定势的消极影响,是当今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