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公路沿线中学校交通安全的措施与策略
【作者】 赵慕华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龙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要实现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出行,就需要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开展活动,增强意识;加强督查,长效管理,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关键词:中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福泉市龙昌中学现有学生近1000人,是目前市内规模较大大的一所初级中学,先后荣获国省荣誉10多项,先后被评为是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市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校园等。学校地处老县城府民街中段,学生在上学、回家期间,路上过往车辆较多,周边的交通环境复杂。对此,贵州省福泉市龙昌中学在福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共建下,以“保护生命,平安出行,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交通安全管理途径。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
1、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教育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责任组长、校务委员为成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学校与各职能部门、各班负责老师、各学科任课教师签订包含交通安全在内的《安全管理责任书》;以校报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印发《中学校生交通安全守则》,明确职责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成员抓落实、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多方配合。3、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专题座谈会,探寻安全教育新途径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在领悟文件精神的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学校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八条措施” 、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以及国务院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五整顿、三加强”的工作措施和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如:“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放学路队制度”等;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方针政策为指导探寻符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安保机制。召开教师、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举行争做“交通安全小卫士”活动。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开展活动,增强意识
1、学校把交通安全问题纳入学校教育主要内容之一
教师要认真上好每节交通安全教育课,通过交通安全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相关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在开学初、放假前集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播放交管部门提供的交通安全教育光盘和电视片。以具体事例、直观影像教育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印制《致家长的一封信》,以使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及假期交通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2、举办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如: 举办“小交警社会实践班”,积极配合交警一中队实施小交警选拔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小交警40名,定做了小警服供孩子们穿戴,由中队派专人进行培训交通指挥手势、讲解交通安全常识,然后由中队的正式民警带领到城区的相关路段, 让小交警们实地“上岗执勤”,协助指挥交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小交警活动一度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热潮;在校园内还设立了交通安全教育示范角,开展了“模拟街道”活动,在校内选择合适的场地,请交警中队的同志们到学校,按照街道的模式,施画各种交通标志标线,借助实物场景现场教授学生认识各类交通标志、标牌、标线,增加直观印象,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为了激励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定期评选交通安全先进个人和模范集体。此表彰机制的建立,充分提高了学生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加强督查,长效管理,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交通安全常识,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校制定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交通安全工作的各项安保制度,以期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动态管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师生的人生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宁,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将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时刻紧抓,倡导学生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1、严格执行车辆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规定,凡自有车辆的教职工,必须遵守交通法规, 到校后车辆按规定有序停放;对于未满12周岁的学生,学校严禁其骑自行车上学;符合条件的学生如骑自行车上学,须经过学校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骑自行车上学,并和家长签订责任状。教师、学生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
2、实行放学路队制
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学校设有专人负责学生进出校门,以维护校门口交通秩序。如:学校内部安排老师疏通集中上学、放学的路队;校外有老师维护秩序;同时,学校大队部有专人负责检查路队出入校门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3、强学生上、放学和午间管理
由于学校临街道路,往来车辆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道路安全隐患。为此,学校专门安排了行政值周和值周教师欢迎同学。午休时安排行政值周教师在校内值班,这一方式有效解决了学生在上放学、午间时段的安全隐患。
4、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将学生动态交通安全行为纳入学生个人、班级集体考核,这将作为评选文明学生、三好学生,文明班集体的重要指标。把教师是否遵守交规和违章情况纳入到教师评选先进个人及先进班级的重要条件,并与教师考评挂钩;与学生操行评定结合。违章或发生交通事故者,取消评优资格,严重违章者,学校给予处分。因此,近几年,学校无一名教师、学生违反交通法规。
5、认真执行《警校共建制度》
聘请交警中队警官作为学校交通安全辅导员,定期来校组织开展法制类专题讲座、协调警力维护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为师生交通安全开辟绿色通道, 极大的提高了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系数。
总之,交通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事关家庭幸福、学生安康, 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学校将继续开拓创新,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思想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大胆探索交通安全管理的新路子,为建设“平安和谐旬阳”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中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福泉市龙昌中学现有学生近1000人,是目前市内规模较大大的一所初级中学,先后荣获国省荣誉10多项,先后被评为是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市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家长学校、 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校园等。学校地处老县城府民街中段,学生在上学、回家期间,路上过往车辆较多,周边的交通环境复杂。对此,贵州省福泉市龙昌中学在福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共建下,以“保护生命,平安出行,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学校实际的交通安全管理途径。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责任落实
1、建立健全交通安全教育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责任组长、校务委员为成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2、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学校与各职能部门、各班负责老师、各学科任课教师签订包含交通安全在内的《安全管理责任书》;以校报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印发《中学校生交通安全守则》,明确职责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成员抓落实、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多方配合。3、组织召开安全教育专题座谈会,探寻安全教育新途径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在领悟文件精神的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学校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八条措施” 、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六条措施”以及国务院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五整顿、三加强”的工作措施和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如:“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制度”、“放学路队制度”等;另一方面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方针政策为指导探寻符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安保机制。召开教师、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同时举行争做“交通安全小卫士”活动。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开展活动,增强意识
1、学校把交通安全问题纳入学校教育主要内容之一
教师要认真上好每节交通安全教育课,通过交通安全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相关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在开学初、放假前集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播放交管部门提供的交通安全教育光盘和电视片。以具体事例、直观影像教育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印制《致家长的一封信》,以使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及假期交通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2、举办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如: 举办“小交警社会实践班”,积极配合交警一中队实施小交警选拔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小交警40名,定做了小警服供孩子们穿戴,由中队派专人进行培训交通指挥手势、讲解交通安全常识,然后由中队的正式民警带领到城区的相关路段, 让小交警们实地“上岗执勤”,协助指挥交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小交警活动一度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的热潮;在校园内还设立了交通安全教育示范角,开展了“模拟街道”活动,在校内选择合适的场地,请交警中队的同志们到学校,按照街道的模式,施画各种交通标志标线,借助实物场景现场教授学生认识各类交通标志、标牌、标线,增加直观印象,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为了激励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学校定期评选交通安全先进个人和模范集体。此表彰机制的建立,充分提高了学生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加强督查,长效管理,提高意识,确保安全
为了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相关交通安全常识,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学校制定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交通安全工作的各项安保制度,以期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动态管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师生的人生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宁,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将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时刻紧抓,倡导学生关爱生命、安全出行。
1、严格执行车辆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规定,凡自有车辆的教职工,必须遵守交通法规, 到校后车辆按规定有序停放;对于未满12周岁的学生,学校严禁其骑自行车上学;符合条件的学生如骑自行车上学,须经过学校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骑自行车上学,并和家长签订责任状。教师、学生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
2、实行放学路队制
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学校设有专人负责学生进出校门,以维护校门口交通秩序。如:学校内部安排老师疏通集中上学、放学的路队;校外有老师维护秩序;同时,学校大队部有专人负责检查路队出入校门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3、强学生上、放学和午间管理
由于学校临街道路,往来车辆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道路安全隐患。为此,学校专门安排了行政值周和值周教师欢迎同学。午休时安排行政值周教师在校内值班,这一方式有效解决了学生在上放学、午间时段的安全隐患。
4、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将学生动态交通安全行为纳入学生个人、班级集体考核,这将作为评选文明学生、三好学生,文明班集体的重要指标。把教师是否遵守交规和违章情况纳入到教师评选先进个人及先进班级的重要条件,并与教师考评挂钩;与学生操行评定结合。违章或发生交通事故者,取消评优资格,严重违章者,学校给予处分。因此,近几年,学校无一名教师、学生违反交通法规。
5、认真执行《警校共建制度》
聘请交警中队警官作为学校交通安全辅导员,定期来校组织开展法制类专题讲座、协调警力维护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为师生交通安全开辟绿色通道, 极大的提高了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系数。
总之,交通安全工作重于泰山,事关家庭幸福、学生安康, 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学校将继续开拓创新,让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从思想上远离交通安全隐患,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大胆探索交通安全管理的新路子,为建设“平安和谐旬阳”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