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静待花开——浅谈初中英语差异教学

【作者】 梁文彦

【机构】 广西桂林市十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放飞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是素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有教无类”,教师应正视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尊重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之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认知结构,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理论依据,采用的策略和具体做法,及对教师的要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初中英语,差异教学
  作为一名青年英语教师,我从困惑中一步步走过来:为什么有的孩子爱学英语,有的却厌烦英语?为什么有的学生一教就会,有的却怎么教也教不会?为什么同一个教师,却教出完全不一样的学生?这一切的困惑其实都源于“差异”。每个学生的天赋、品格、智能都不尽相同,初中英语教学应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得到个性上的充分发展;教师要了解学生,洞察学生的心灵与秉赋,做到知人善教,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探索,本人对差异教学有了一定认识和感悟,总结出一些具体做法,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分层,贯彻实施差异教学。
  一.差异教学的理论依据。
  由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心理世界”,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性格、智能等方面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要求教育者重视学生的特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来调整教育者的教学内容、步骤、进度,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又不失个性地发展。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本人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观察,将知识形成规律与学生心理认知规律与相结合,在同步教学中贯彻异步教学,进行“因材施教”的探索。
  二.差异教学的策略和具体做法。
  1、定好差异层次类别
  学生的个体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界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根据我班学生的认知差异,我将学生归入A, B, C, D四个发展区,即认知极好,较好,普通,困难四个区,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
  2、备课以认知差异分层
  备课时,我深入理解教材,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保证D层学生“吃得到”;强化记忆性内容保证C层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使B层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满足A层学生“吃得饱”。以新标准八年级下册 Module 5 Hobbies Unit 2为例:(1)在教学目标上:D层学生只需理解单词,了解课文大意;C层学生则应默写单词和关键句型,能够表达观点;B层学生则能读懂文章,掌握其细节内容,并复述课文;A层学生要求能够根据自由地交流彼此的兴趣,评价各种爱好,并写出完整的语篇。(2)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D层学生可限于课文内容的学习;C层的学生以课文内容为主,能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张贴画;B层学生能够找出课外词汇,独立制作有关爱好的海报;A层学生则要求查找相关资料,提出另一个话题,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3)在课堂习题的设置方面:D层学生要求抄写、记忆单词;C层学生要求熟读课文,并通过小组成员协助理解课文;B层学生要求能独立完成对课文内容的选择与判断;A层学生能发散思维,扩展知识和练习的广度与深度。
  3、课堂教学分层
  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及C层的中等学生,实施中速推进,兼顾A、D优差两头,努力为学困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为尖子生的后续发展做铺垫。(1)提问分层。课堂上的提问,决定着学生的求知欲,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问题设计也需要设置梯度,使学生们在自己的“发展区”中有所得、有所获。(2)反馈分层。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应集中在学生的语言、表情、神态、问答中,最大限度地取得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诱导、点拨,从而更好地激发其求知欲和创新精神。(3)辅导分层。在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授课和教学的同时,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行解决,最好的方式是老师巡堂,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辅导。对于C、D层学生要多进行学法指导和答疑解惑;对于A、B层学生则要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指出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4、课后练习的差异。
  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我给学生布置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不同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第三层次为综合或创新性问题。第一层次的题目必做,第二、三层次的题目选做,这样可使C、D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A、B层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空间,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5、评价方式的差异
  因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堂教学的差异,评价方式也应与传统的评价不同,应体现差异,即教师的评价方式要“因人而异”,不能用一张试卷来测试一个班的学生,更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教师应以是否达到所分层的既定目标来判定一个学生进步与否。
  三.差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 爱心是教师实施差异教学的前提。在班级授课的背景下,教师能否关注学生的各项差异,取决于教师对教育的“爱”和对学生的“心”。一个有爱的教师会以爱动其心,只有对每个学生都有诚挚的爱心,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正是使差异教学成功的前提条件。
  2. 智慧是差异教学可实施的保障。在教育理念和思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角色也发生着质的转变,教师必须是一个有大智慧,有判断力,有前瞻性的人,才能真正了解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从而对症下药,保障差异教学的顺利实施。
  3. 坚持是差异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任何教学方法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工作者持之以恒,付出不懈的努力。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循序渐进的耐心,面对学生的差异和个体上的参差不齐切不可放弃,要坚信每个孩子的优点和价值,坚持就一定会看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
  笔者认为,差异教学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是对祖国百花园里每一朵花最真的呵护,花开的时间有先有后,但作为园丁的我们一定要坚信,每一朵花或早或晚一定会盛开,而且会开出自己的风采。让我们一起抛开浮躁,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