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激发兴趣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关键
【作者】 孟晓玲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世纪中学南校区(索镇一中) 孟晓玲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阐述了兴趣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如何采取有效方法激发兴趣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这是当前体育新课改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阐述的有关内容,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 实施方法
体育新课改教学理念是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动”字,重在“创”字。大多数的中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敢于创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激发学习兴趣,上好体育课呢?本人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体育“新教材”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启发性、选择性,把理论和学生的实践操作结合的更紧,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大有提高,变呆板为灵活,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灵活运用,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项目,增加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因为南北差异、内地和沿海差异、城乡差异、季节差异、场地差异等等都会影响教师所要选择的教学内容,不能把教材视为“连续剧”一集一集的连续看,一程不变、一贯而终的完全照搬照讲,应因地、因时、因季的抽取教材中所要选择的教学内容和项目,变教材为资源,随时因学生的需要从中吸取最好的“营养成分”,可以跳跃式的选择、灵活地抽取教学内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灵活的为学生服务。
二、活用“准备活动”,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准备活动开展得如何,对整堂体育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些单调、枯燥、重复的动作,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更为甚者,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厌烦上体育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兴趣,在做准备活动时,我先提出活动的内容、时间和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活动的内容自行分组,自定规则进行活动。这时我会发现,人人都能积极的参与,而且还能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聪明,他们的“创造发明”往往出乎我的想象。让学生做“关节活动”,你会发现电视里的很多动作都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三、变“指挥者”为“引导者”,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在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讲解的同时,在课标、教材允许的范围内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可根据不同课时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灵活的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多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另外,在课堂“放松整理”时,学生已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教师应选择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动作等。课的小结与结束不要千篇一律,有时可以采用表扬式,即对学生在课堂上良好及突出的表现予以肯定;有时可以采用游戏式,即让学生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有时可以采用议论式,即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议论收获;有时可以采用点睛式,即通过概括性的语言点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强化所学的知识;有时可用悬念式,即揭示新矛盾,为今后教学埋下伏笔,诱发学生下一次上好体育课的学习欲望。
四、多种方法齐头并进,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1、采用引导性、表扬性、勉励性、幽默性的语言。在教学时,我能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不但要先讲清长跑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价值,还要讲解它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和艰苦奋斗优良品质的意义。”这样引导性的理性教育,能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这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这位同学真勇敢!”等等。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对不敢进行“鱼跃前滚翻”练习的同学,我会用勉励的语气说:“只要你们大胆跳,保证会成功。不用怕,我来保护!”这样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参加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这些鼓励性的语言要比“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的要罚”的训斥好得多。
2、行为、情景和游戏等的激发。行动激发包括表率行为和激励行为。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譬如上课开始,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伍前面,不仅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譬如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竖起大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
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例如在上“障碍接力赛跑”游戏教材时,用排球网、框架、棕垫、画线等设置了“敌人封锁线”,用塑料小手枪作为接力棒,再加上播放录有冲锋号声、炮弹声和机枪声交融在一起的音响。在这样的意境中做起游戏来,学生的积极性甚高,课堂气氛极其热烈,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下课,听课者与师生的余兴仍然未消。
综上所述,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的情操,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兴平.《如何激发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兴趣》[EB/OL].中学体育网.
[2]杨可.《培养中学体育学习兴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Z].辽宁教育学院.
关键词:体育教学 兴趣 实施方法
体育新课改教学理念是以“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动”字,重在“创”字。大多数的中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敢于创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同学们激发学习兴趣,上好体育课呢?本人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灵活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体育“新教材”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启发性、选择性,把理论和学生的实践操作结合的更紧,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大有提高,变呆板为灵活,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灵活运用,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项目,增加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因为南北差异、内地和沿海差异、城乡差异、季节差异、场地差异等等都会影响教师所要选择的教学内容,不能把教材视为“连续剧”一集一集的连续看,一程不变、一贯而终的完全照搬照讲,应因地、因时、因季的抽取教材中所要选择的教学内容和项目,变教材为资源,随时因学生的需要从中吸取最好的“营养成分”,可以跳跃式的选择、灵活地抽取教学内容,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灵活的为学生服务。
二、活用“准备活动”,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准备活动开展得如何,对整堂体育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些单调、枯燥、重复的动作,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更为甚者,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厌烦上体育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兴趣,在做准备活动时,我先提出活动的内容、时间和要求,然后让学生根据活动的内容自行分组,自定规则进行活动。这时我会发现,人人都能积极的参与,而且还能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的聪明,他们的“创造发明”往往出乎我的想象。让学生做“关节活动”,你会发现电视里的很多动作都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三、变“指挥者”为“引导者”,激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教师在进行生动、有趣的启发性讲解的同时,在课标、教材允许的范围内积极的为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可根据不同课时目标,在教学中实施灵活的组合,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采用友伴分组、能力分组、兴趣分组以及目标分组等多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另外,在课堂“放松整理”时,学生已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教师应选择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如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动作等。课的小结与结束不要千篇一律,有时可以采用表扬式,即对学生在课堂上良好及突出的表现予以肯定;有时可以采用游戏式,即让学生在欢快兴奋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的学习;有时可以采用议论式,即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议论收获;有时可以采用点睛式,即通过概括性的语言点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强化所学的知识;有时可用悬念式,即揭示新矛盾,为今后教学埋下伏笔,诱发学生下一次上好体育课的学习欲望。
四、多种方法齐头并进,激励学生的自信心
1、采用引导性、表扬性、勉励性、幽默性的语言。在教学时,我能联系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长跑项目时,不但要先讲清长跑对人体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价值,还要讲解它对培养人的顽强意志和艰苦奋斗优良品质的意义。”这样引导性的理性教育,能促使学生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表扬为主,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这一组集合最迅速!”“这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这位同学真勇敢!”等等。这些简短的表扬性语言,肯定和鼓励了受表扬的同学,同时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以勉励的口气布置任务,可以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对不敢进行“鱼跃前滚翻”练习的同学,我会用勉励的语气说:“只要你们大胆跳,保证会成功。不用怕,我来保护!”这样同学们听了不但乐意参加练习,而且练习时没有心理负担。这些鼓励性的语言要比“你们必须给我跳过去,跳不过的要罚”的训斥好得多。
2、行为、情景和游戏等的激发。行动激发包括表率行为和激励行为。教师的表率行为是自己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教师的良好表率,会使学生在榜样力量的鼓舞下,奋发进取,积极学习。譬如上课开始,教师穿着整齐的运动服装,精神焕发地来到学生的队伍前面,不仅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
课堂上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把良好的情绪直接传递给学生,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着积极的作用。譬如当教师见到学生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相互帮助等良好表现时,向学生微笑点头,以示赞同;当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技术有进步,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时,教师竖起大拇指或带头鼓掌,以示表扬等。
教学中的不同情景,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学习感情,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安排,并利用色彩、音乐伴奏等一种情景交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学习境界,例如在上“障碍接力赛跑”游戏教材时,用排球网、框架、棕垫、画线等设置了“敌人封锁线”,用塑料小手枪作为接力棒,再加上播放录有冲锋号声、炮弹声和机枪声交融在一起的音响。在这样的意境中做起游戏来,学生的积极性甚高,课堂气氛极其热烈,同学们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直到下课,听课者与师生的余兴仍然未消。
综上所述,努力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使之“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体育活动的无限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的情操,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兴平.《如何激发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兴趣》[EB/OL].中学体育网.
[2]杨可.《培养中学体育学习兴趣应注意的几个问题》[Z].辽宁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