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提高小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 王建英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板泉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实践,而快速作文能力是各种作文能力加速度的体现。经过一个周期的小语整改实验,我校学生的快速作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快速作文能力 研究与探索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实践,而快速作文能力是各种作文能力加速度的体现。经过一个周期的小语整改实验,我校学生的快速作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从统计数据和学生的习作可以看出,我校五年级学生的作文,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构思精巧,语言生动,达到了快速作文训练目标和小语整改实验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要求。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大量阅读、丰富生活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基础
  常言道:厚积而薄发。快速作文的前提是平日积累,即作文内容的积累和文字表达形式的积累。这两方面的积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大量阅读和丰富生活。
  1.多种渠道扩大学生阅读量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文,但要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是因为大量阅读可以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写作材料、思维材料和写作知识。几年来,我校在抓好阅读课堂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自读课和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保证了学生的阅读质,为“快速作文”储备了大量的、多方面的信息。在阅读中,我们做到了两个“注重”和四个“保证”。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冲破教科书的局限,带领学生走进书海,使学生对大量的图书感到新奇、兴奋,随之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爱好自由选择阅读内容,这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解放了学生的手脑,提高了阅读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阅读的全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使用工具书的阅读习惯。 
  保证定期阅读验收。每月,班级验收;学期,年级组验收;学年,学校验收。验收的形式丰富多彩,如:故事会、读书笔记汇报会、谈天说地大比武、佳句佳段朗读欣赏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为“快速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方会成什么文字。”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在这一方面,我们做到了“三入”。
  走入自然。组织学生春游,野炊、爬山、赏月,把学生的“情”与大自然的“景”互相交融,写成习作。深入社会。带领学生寻找人们议论的“热点”,抓住人们关心的“焦点”,参观采访,实地观察,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注入心灵。让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灵之窗,鼓励学生敢于写出内心深处的肺腑之言。  
  二、抓快求好,扎实训练,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增强“快速”意识,养成“快速”习惯。
  1.从老师做起,快中求好,好中求快。
  2.从学生抓起,强化时间观念。
  (二)采取多种形式,提供训练契机  
  要实现快速,必须给学生提供训练的契机,在训练中达到快速。教材中要求写的大作文必须写好,另外,还要结合阅读生活和语文课外活动,适时地为学生提供素材,进行各种形式的快速练笔。如:(1)续编故事。(2)即兴作文。(3)生活作文。(4)阅读作文。 
  (三)定期分级检测,保证快速作文质量  
  我校班容量较大。为了掌握快速作文的实验情况,保证快速作文的质量,我们制定了定期分级检测制度。每学期检测2-3次,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实验主任亲自出题、监考、批卷,并和教师一起认真进行试卷分析,认真总结,保证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有了大量的阅读和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经过快速作文训练,95%以上的毕业生的作文达到了快速度、高质量的标准。
  三、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重要条件  
  有了积极性,学生的写作就不难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逐步增强。在几年的快速作文训练中,我们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架好梯子,减缓坡度  
  1.提前审题,提前准备。
  2.吸收材料,交流信息。
  3.教师示范,交流下水文。 
  (二)调动学生的情趣、激情  
  古人云“文以载道”,这不假,但我们更觉得“文以传情”。古今中外,大凡成名之作,也许其中的大道理已被人忘记,但他的“情”却永留人间。小学生大道理讲不出来多少,但感情却是丰富的,所以调动起学生的情趣、激情,也就调动起了写作的积极性。
  l.用命题调动情趣、激趣  
  好的命题可以让学生有话可写,一下子触动感情的情弦,使他们产生要表达的愿望。所以,老师要巧妙命题,更要让学生自己命题,以此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切勿追求高而空的东西。 
  2.以情感变化为线索串联全篇  
  教师在指导作文时,不仅要注重中心明确,更要帮助学生确立鲜明的情感。是喜、是悲,是赞美呕歌,还是批评痛恨,不能含糊,要用喜怒哀乐的情绪串联具体的事实。做到这一点,就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倾诉中得到美的享受,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指导学生写日记,就要鼓励他们尽情地渲泄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曰记就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朋友。 
  (三)注重加工,鼓励发表,体尝成功的喜悦  
  我们要求学生作文要多写,但我们更注重修改、加工,使其成为成功之作。我们除了以学校的名义编辑习作文集外,更注重鼓励、组织学生向报社投稿,真正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体尝成功的喜悦。这样、写作的信心就更足,积极性就更高了。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条件。  
  总的来说,快速作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时效观念”,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使我们看到了“自能作文”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