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地理教学开展学法指导的研究
【作者】 孙永江 魏茂娟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文疃镇初级中学 山东省莒南县文疃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目前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分数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农村学校,大多数教师只顾埋头教书,“满堂灌”而不注意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并且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现就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学法指导 研究
目前,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分数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农村学校,大多数教师只顾埋头教书,“满堂灌”而不注意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并且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现就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在教学上,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1、初中地理学法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两方面的协调体。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使主导与主体统一于教与学的活动中呢?这就需要通过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去完成。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最成功的体现就是学法指导,而学法指导的结果,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树立教法服务于学法的观念
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这些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强调教法服务于学法,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它要求教师用“教”的艺术去促进学生“学”的艺术,这是教师主导作用最有力的体现。
二、地理教学中几种基本学习方法的指导
1、类比法。地理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密切的联系。如:天气与气候,火山、地震与海啸,长江和黄河的治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等。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时,注意分组、结对,并且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2、阅读自学的基本方法。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练习,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提示),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归纳法。地理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如:在讲述地质作用时,注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八年级教材地理下册中,以我国分区地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是以气候为主,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是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为主,从而区分它们在自然和人文上的明显差异。
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增强学习效果。
4、科学记忆法。地理概念和用语(术语)等分不清是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方法之一是采取“先强记后巩固”的记忆方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学生在记忆时,应该先把知识点强记清楚,课后有时间的时候再把内容多读几遍,这样就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
方法之二是联想记忆法,即引导学生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
方法之三是利用绘图、形象记忆法,例如我国新疆地区的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就可以先画个三角形,然后在这个三角形中画上三条山脉和两个盆地,并注上名称,还有我国台湾岛的位置,也可以简单的画个南北向的几何图形,赤道从它的中南部穿过,然后标出岛屿的东南西北方向的地理事物,这样不要求学生画得多好,主要是生动形象,便于记忆。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法指导的方式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学法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准备,并且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去,正确指导学生如何去记笔记,怎样去观察和对比,怎样去总结知识,怎样去归纳知识,怎样去复习功课,怎样去预习功课等,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法指导的主渠道。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学生学习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学法指导”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加强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作为教师应该在这方面作长期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林耀春,构建互动模式,升华地理教学[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2)
2吕明,谈自主探究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3 周云,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点探析[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4 张修谦,新课标下地理创新教学与反思[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5 张炳祥,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6 李辉,初中地理教学中"激趣"方法的探究[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4)
7 孙玉林,浅谈多媒体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4)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 学法指导 研究
目前,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死记硬背,片面追求分数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农村学校,大多数教师只顾埋头教书,“满堂灌”而不注意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并且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现就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在教学上,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1、初中地理学法指导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与主体两方面的协调体。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使主导与主体统一于教与学的活动中呢?这就需要通过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去完成。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最成功的体现就是学法指导,而学法指导的结果,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树立教法服务于学法的观念
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去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这些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学生,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去研究教法,使教师的“教”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强调教法服务于学法,并非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它要求教师用“教”的艺术去促进学生“学”的艺术,这是教师主导作用最有力的体现。
二、地理教学中几种基本学习方法的指导
1、类比法。地理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密切的联系。如:天气与气候,火山、地震与海啸,长江和黄河的治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等。在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时,注意分组、结对,并且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
2、阅读自学的基本方法。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练习,都要求学生要进行阅读自学。阅读自学要有目的性,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提示),阅读之后应归纳知识要点,找出难点,提出感到疑惑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阅读自学可以激发求知欲,思维积极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归纳法。地理知识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存在着内部联系,如:在讲述地质作用时,注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八年级教材地理下册中,以我国分区地理为主,学生在学习过一段知识之后,应及时掌握学习分区地理的方法,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构制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是以气候为主,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是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为主,从而区分它们在自然和人文上的明显差异。
常见的归纳方法有图示法、提纲法和列表法。图示法一般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提纲法适用于单元总结;列表法则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增强学习效果。
4、科学记忆法。地理概念和用语(术语)等分不清是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方法之一是采取“先强记后巩固”的记忆方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学生在记忆时,应该先把知识点强记清楚,课后有时间的时候再把内容多读几遍,这样就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
方法之二是联想记忆法,即引导学生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
方法之三是利用绘图、形象记忆法,例如我国新疆地区的地形特征“三山夹两盆”,就可以先画个三角形,然后在这个三角形中画上三条山脉和两个盆地,并注上名称,还有我国台湾岛的位置,也可以简单的画个南北向的几何图形,赤道从它的中南部穿过,然后标出岛屿的东南西北方向的地理事物,这样不要求学生画得多好,主要是生动形象,便于记忆。
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法指导的方式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学法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准备,并且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各环节中去,正确指导学生如何去记笔记,怎样去观察和对比,怎样去总结知识,怎样去归纳知识,怎样去复习功课,怎样去预习功课等,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法指导的主渠道。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学生学习方法也应因人而异。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学法指导”也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总之,加强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作为教师应该在这方面作长期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林耀春,构建互动模式,升华地理教学[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2)
2吕明,谈自主探究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3 周云,新课标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点探析[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4 张修谦,新课标下地理创新教学与反思[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5 张炳祥,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4(03)
6 李辉,初中地理教学中"激趣"方法的探究[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4)
7 孙玉林,浅谈多媒体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