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开展
【作者】 刘 静
【机构】 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有效激发他们语文阅读的兴趣和动机,进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全面提升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极为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其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开展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阅读教学
1引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往往是最简单,却也是学生最为容易忽视的学科之一,很多学生觉得语文就是背一背,读一读就可以,事实并非如此。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尤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甚至有的教师也没有对阅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由此可见,对于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准确解读新课程标准的相关标准尤为重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不仅要求小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同时要注意情感体验,进而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预感;与此同时,了解并掌握多种语文阅读的方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理解作品、初步鉴赏作品。具体来说,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该逐渐形成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第二就是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第三就是不断充实文化底蕴;
第四就是培养高尚的情感;
最后就是要最终形成优秀的品质。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上,例如词语的搭配、词语意思的辨析等,很少花费时间在阅读方面,甚至有的教师认为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往往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课堂教学中不必花费太多时间,最多就是每周1-2的阅读课。在教师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也受到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就无从保障了。
3.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旦没有兴趣,学生往往很难真正投入进去,更别说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阅读自然也是如此。通过观察与交流发现,学生普遍对阅读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表示,不知道应该看一些什么样的书籍,怎么去阅读,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
3.3阅读教学方法的单一化
目前自主阅读是很多教师普遍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就是给学生一本书,或者是教材中的某一个片段或者某一篇文章,给学生去阅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难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因为无法准确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尽快实现阅读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显得尤为重要。
4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实现策略
要想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4.1教师要树立先进的阅读教学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为此,对于众多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为此,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阅读教学,进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去实施、去践行。
4.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们而言,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很难长期维持在同一件事物上。为此,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小学生这种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去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阅读,理解阅读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同时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渐渐领悟到学生的乐趣。
第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可以给学生多媒体演示一些美文或者经典的文章,同时围绕文章的实际内容去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但是,在运用多媒体展开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首先,阅读的内容的选择要恰当,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其次,问题的设计要围绕实际的阅读内容展开,最好能够引发小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最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交流,去思考,从而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相关的内容;最后,教师要进行的必要的点评与总结。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尽快树立先进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进而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去实施、去践行。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不仅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欣赏水平,全面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群燕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语文学刊,2011,17.
[2] 方海玲.刍议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1,26.
[3] 高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微[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1.
[4] 王维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8.
[5] 徐士才.创设情境 强化读写迁移—《秦兵马俑》教学中的读写迁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阅读教学
1引言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往往是最简单,却也是学生最为容易忽视的学科之一,很多学生觉得语文就是背一背,读一读就可以,事实并非如此。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尤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甚至有的教师也没有对阅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由此可见,对于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准确解读新课程标准的相关标准尤为重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不仅要求小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同时要注意情感体验,进而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预感;与此同时,了解并掌握多种语文阅读的方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理解作品、初步鉴赏作品。具体来说,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该逐渐形成以下几种能力:
第一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第二就是认识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第三就是不断充实文化底蕴;
第四就是培养高尚的情感;
最后就是要最终形成优秀的品质。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放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上,例如词语的搭配、词语意思的辨析等,很少花费时间在阅读方面,甚至有的教师认为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往往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课堂教学中不必花费太多时间,最多就是每周1-2的阅读课。在教师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也受到影响,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就无从保障了。
3.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旦没有兴趣,学生往往很难真正投入进去,更别说学习的质量和效果,阅读自然也是如此。通过观察与交流发现,学生普遍对阅读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表示,不知道应该看一些什么样的书籍,怎么去阅读,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
3.3阅读教学方法的单一化
目前自主阅读是很多教师普遍采用的阅读教学方式,就是给学生一本书,或者是教材中的某一个片段或者某一篇文章,给学生去阅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难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因为无法准确回答教师的问题,而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尽快实现阅读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显得尤为重要。
4 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实现策略
要想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4.1教师要树立先进的阅读教学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为此,对于众多一线的语文教师而言,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全面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通过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为此,教师一定要充分重视阅读教学,进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去实施、去践行。
4.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们而言,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很难长期维持在同一件事物上。为此,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小学生这种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去激发和培养小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阅读,理解阅读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同时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渐渐领悟到学生的乐趣。
第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可以给学生多媒体演示一些美文或者经典的文章,同时围绕文章的实际内容去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但是,在运用多媒体展开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首先,阅读的内容的选择要恰当,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其次,问题的设计要围绕实际的阅读内容展开,最好能够引发小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最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交流,去思考,从而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相关的内容;最后,教师要进行的必要的点评与总结。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尽快树立先进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进而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去实施、去践行。大量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不仅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提升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们的欣赏水平,全面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群燕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语文学刊,2011,17.
[2] 方海玲.刍议如何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1,26.
[3] 高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微[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1.
[4] 王维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8.
[5] 徐士才.创设情境 强化读写迁移—《秦兵马俑》教学中的读写迁移[J].教育教学论坛,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