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后进生转化之我见

【作者】 范 敏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牛场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老师们无论是在工作时,还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每每提到该班的后进生,大家都会滔滔不绝,都认为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有时后进生所表现出来的举动,会让人匪夷所思。尽管如此,老师们经常聚在一起共商对策,取长补短,为那些后进生寻找一剂苦口良药。
  后进生是指那些暂时学习能力比较差、课堂上表现积极性不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马虎、不重视检测、竞争意识比较薄弱、思想品德落后、学习成绩还需提高的学生。他们在班集体中虽然所占的比例不多,但做不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就会直接影响整个班集体的班风、学风以及该班的整体水平。这些学生不仅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所促进提高的对象,也是家庭中所要关注的一个成员。能否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不但关系着一个学生的前途和未来,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集体的荣辱和社会风气。教师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就必须研究和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遵循心理发展规律,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思想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转化的契机,寻找打开他们心灵之窗的钥匙,促进其共同进步。现在谈一谈我在转化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吧!
  首先:注重爱的教育,使后进生消除恐惧感。
  学生的情感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和爱护,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只有爱护、关心后进生,才能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和老师的感情能融化在一起,日积月累后,才能逐渐消除学生对老师心生的恐惧感,这样才 便于接近他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身上的毛病多、缺点多,也就是说不能按时预习、复习,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学习被动、自觉性差;对教师布置的作业马马虎虎,甚至敷衍了事,干脆来个抄袭;平时不愿认真学习;考场上临时发挥,考试成绩差;缺乏自觉性、自信心等等,从而常受到父母、教师、同学对他们的冷淡、歧视,很少得到温暖和同情,使他们背有思想包袱,产生自卑心理,对教师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对班集体疏远,常怀疑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否真诚。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要特别关心后进生,做到不嫌弃、不歧视、不疏远,并指导全班学生要团结和帮助他们,使他们得到班集体和老师的真诚温暖和体贴,在思想上完全消除恐惧感,乐于接近同学和老师,乐于积极参加班级体的一些活动,乐于听老师的话,乐于完成作业,乐于奋发图强。一切都需要他们愿意参与,方可有效。 
  其次: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后进生端正学习态度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也一样,后进生之所以学习不好,成绩始终无法提高就是因为没有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改进后进生的落后现状,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经常给他们讲“笨鸟先飞”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只要下工夫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必要时教师可为后进生“开小灶”,指导和辅导他们改变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和极小的进步,及时给予他们肯定、赞扬、鼓励,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点燃自尊心的火花,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建立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精神,还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转化了学生学习的态度。这样一来,好班级、好班风、好成绩就指日可待了。但要记住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再次: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进取目标,激发后进生内在动机。 
  教师从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学习知识的必要性以及掌握文化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对后进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进取目标和远大理想。只要有了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就具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有目标,才会调动主观能动性。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中就必须认真掌握教材中的积极因素,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组织学生、设计学生有趣味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觉地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特别是后进生,要由浅入深地让他们感到学习是快乐的事,愉快的事;布置作业时,对后进生把握好难易程度,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循善诱的方法,让他们一点一滴的逐步提高,逐步引导他们自己动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
  最后:联系家长,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很多特殊家庭的孩子往往在大人的眼里是得到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爱,但大人更关注的是孩子的衣食,对孩子的心理却并不在意。大人认为孩子还小,只要给他们吃好穿好嘘寒问暖就够了,小孩子不懂事,很容易满足的。其实他们都错了。孩子幼小的心灵根本无法承受,他们懵懂的心里装的只有恐惧。生活在父母的夹缝中,他们的压力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不光要给孩子衣、食、住、行、用,最重要的是揣摩孩子的内心,真真正正掌握他们需要的东西。只有了解和关注他们的心里健康,才能为孩子的将来打下了基础。心里健康的孩子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总之,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我们每个老师如果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能真心爱这些特殊的孩子,能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进步,那么这些孩子也一定能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快乐。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的期望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