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运用中的利弊
【作者】 龚小强
【机构】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交互白板是第一选择。交互式电子白板不同于其他教学多媒体的主要区别在于白板的交互性。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奠定技术基础。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适时、正确、高效使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
关键词:交互白板 课堂教学 信息化 高效化
交互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是电子感应白板(Whiteboard)及感应笔等附件(硬件)与白板操作系统(软件)的集成。简言之,交互白板是一个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工作的,既具有普通白板和联网多媒体计算机功能,又可以实现普通白板功能与计算机功能、以及软硬件功能与教育资源、以及人机与人际多重交互的电子感应屏板。
相比较之前的多媒体投影,交互白板的课堂教学功能更强大,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因为课件的内容无法更改。而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确切地说是教师数字化教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改、充实教师原先的“课件”内容,不管是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还是错误的回答,只要在白板上操作,白板系统会自动储存这些宝贵的资料,从而生成每个教师每堂课的个性化的“课件”(确切地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数字化记录),并且,成为教师以后教学的重要资源。详见下表
如何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教育的进步,教学工具的借助,教学方式的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从黑板到白板,到多媒体,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经过不断创新与改革,交互式电子白板其主要功能为以下四点:
第一、使用交互白板技术能即时方便灵活地引人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可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它使得数字化资源的呈示更灵活,也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使用课件和幻灯讲稿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
第二、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实现板书内容即时存储。写画在白板上的任何文字、图形或插入的任何图片都可以被保存至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供下节课、下学年或在其他班级使用,或与其他教师共享;也可以以电子格式或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供课后温习或作为复习资料。
第三、交互白板技术使得以前色彩单调,教学呈现仅止于手写文字和手绘图形的黑板变得五彩缤纷,既可如以往一样自由板书,又可展示、编辑数字化的图片、视频,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富有成效。
第四、交互白板应用使行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的操作访问更加方便,白板系统与网络、与其它计算机应用程序互补,促使师生共同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探索发现的工具,这必将构建学生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系统扩展、丰富了传统计算机多媒体的工具功能,更加提高了视觉效果。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工具中独有的拖放功能、照相功能、录像功能、隐藏功能、拉幕功能、涂色功能、匹配功能、即时反馈、实时打印功能等,更加提高了视觉效果,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多元智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电子白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时,电子白板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 便于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内容并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由于电子白板可以记录教师以往授课内容和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回忆旧知识及概念,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3. 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研究表明,由于电子白板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生生的互动,使原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随意说话等现象大大减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交互式电子白板很好地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技术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教学资源,合理地调控教学进程,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适时、正确、高效使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不求实尚求实用
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把教师置于课堂注意的中心,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可用电磁笔在白板上操作电脑,还可用电磁笔自由书写,直接点击板擦,随便涂改。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把黑板“拒之门外”,认为白板可以呈现一切的板书内容,许多定义、法则在白板上一晃而过。有些教师事先明知道采用课件后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却把它作为门面来装饰,为用而用,不求实效。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对电子白板要有正确认识,它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也是工具,教学中选用的辅助媒体必须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手段。能用黑板等传统手段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电子白板,避免由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欲速则不达,讲求实用最重要。
二、不求花哨求实际
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具有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能直观形象地演示情境,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且还有拉幕、探照灯、拍照、拖拽、标注、书写、涂色、存贮等功能,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为技术而技术、为白板而白板”的现象。特别是在公开教学或评优活动中,许多老师认为功能用得“多”一点、“花”一点,“档次”就会高一点,教学评比俨然成了“功能展示会”。如果过多地追求这些“花哨”就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学生的思维,削弱课堂教学效果。使用白板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强化教学重点;突破、解决学习难点;不能让教学为白板服务,坚决反对不顾适用原则和实际效果片面追求“技术含量”。
三、不求一时求长远
许多教师都会在课前认真设计和制作电子白板课件,可谓是“用心良苦”。但又有多少教师能在使用完课件之后,不忙于关机,认真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变动后的课件,哪些是学生生成的资源?哪个环节是教师没有预先想到的?哪道题目学生还没有完全消化……针对教学后的反思对课件进行重新调整,以便于其他教师能做到最优化的资源共享。实际情况是用过也就忘记了,采用的是“个体式”操作,课件开发时间长、运用频率低下,形成高投入低效益的局面。这样和使用传统的计算机课件又有什么区别呢?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时,一定要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适量、适度的使用,才能为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起到架桥铺路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丁兴富与李敬东.从黑板到交互白板的历史进程——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前景的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5,(2):31-35.
关键词:交互白板 课堂教学 信息化 高效化
交互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是电子感应白板(Whiteboard)及感应笔等附件(硬件)与白板操作系统(软件)的集成。简言之,交互白板是一个具有正常黑板尺寸、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工作的,既具有普通白板和联网多媒体计算机功能,又可以实现普通白板功能与计算机功能、以及软硬件功能与教育资源、以及人机与人际多重交互的电子感应屏板。
相比较之前的多媒体投影,交互白板的课堂教学功能更强大,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因为课件的内容无法更改。而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确切地说是教师数字化教案),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改、充实教师原先的“课件”内容,不管是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还是错误的回答,只要在白板上操作,白板系统会自动储存这些宝贵的资料,从而生成每个教师每堂课的个性化的“课件”(确切地说,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数字化记录),并且,成为教师以后教学的重要资源。详见下表
如何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教育的进步,教学工具的借助,教学方式的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从黑板到白板,到多媒体,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经过不断创新与改革,交互式电子白板其主要功能为以下四点:
第一、使用交互白板技术能即时方便灵活地引人多种类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可对多媒体材料进行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和控制,它使得数字化资源的呈示更灵活,也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使用课件和幻灯讲稿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
第二、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实现板书内容即时存储。写画在白板上的任何文字、图形或插入的任何图片都可以被保存至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供下节课、下学年或在其他班级使用,或与其他教师共享;也可以以电子格式或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供课后温习或作为复习资料。
第三、交互白板技术使得以前色彩单调,教学呈现仅止于手写文字和手绘图形的黑板变得五彩缤纷,既可如以往一样自由板书,又可展示、编辑数字化的图片、视频,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富有成效。
第四、交互白板应用使行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的操作访问更加方便,白板系统与网络、与其它计算机应用程序互补,促使师生共同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探索发现的工具,这必将构建学生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系统扩展、丰富了传统计算机多媒体的工具功能,更加提高了视觉效果。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操作工具中独有的拖放功能、照相功能、录像功能、隐藏功能、拉幕功能、涂色功能、匹配功能、即时反馈、实时打印功能等,更加提高了视觉效果,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多元智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电子白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时,电子白板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 便于学生复习以往的知识内容并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由于电子白板可以记录教师以往授课内容和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回忆旧知识及概念,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3. 有利于调动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研究表明,由于电子白板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师生、生生的互动,使原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随意说话等现象大大减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交互式电子白板很好地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技术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教学资源,合理地调控教学进程,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但在课堂教学中恰当、适时、正确、高效使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不求实尚求实用
由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把教师置于课堂注意的中心,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可用电磁笔在白板上操作电脑,还可用电磁笔自由书写,直接点击板擦,随便涂改。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教师把黑板“拒之门外”,认为白板可以呈现一切的板书内容,许多定义、法则在白板上一晃而过。有些教师事先明知道采用课件后教学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却把它作为门面来装饰,为用而用,不求实效。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对电子白板要有正确认识,它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也是工具,教学中选用的辅助媒体必须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手段。能用黑板等传统手段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电子白板,避免由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欲速则不达,讲求实用最重要。
二、不求花哨求实际
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具有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能直观形象地演示情境,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且还有拉幕、探照灯、拍照、拖拽、标注、书写、涂色、存贮等功能,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为技术而技术、为白板而白板”的现象。特别是在公开教学或评优活动中,许多老师认为功能用得“多”一点、“花”一点,“档次”就会高一点,教学评比俨然成了“功能展示会”。如果过多地追求这些“花哨”就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学生的思维,削弱课堂教学效果。使用白板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强化教学重点;突破、解决学习难点;不能让教学为白板服务,坚决反对不顾适用原则和实际效果片面追求“技术含量”。
三、不求一时求长远
许多教师都会在课前认真设计和制作电子白板课件,可谓是“用心良苦”。但又有多少教师能在使用完课件之后,不忙于关机,认真地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变动后的课件,哪些是学生生成的资源?哪个环节是教师没有预先想到的?哪道题目学生还没有完全消化……针对教学后的反思对课件进行重新调整,以便于其他教师能做到最优化的资源共享。实际情况是用过也就忘记了,采用的是“个体式”操作,课件开发时间长、运用频率低下,形成高投入低效益的局面。这样和使用传统的计算机课件又有什么区别呢?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时,一定要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时、适量、适度的使用,才能为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起到架桥铺路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丁兴富与李敬东.从黑板到交互白板的历史进程——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前景的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5,(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