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作者】 夏大书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兼顾基础、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是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英语阅读是积累英语语言知识和培养英语语感的最佳途径。阅读是英语学习中接触和学习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文章结构、思想表达方式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阅读的积累为英语听、说、写奠定了基础,培养、训练并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中重要一环。那么怎样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基本功;做题技巧;阅读方法;习惯
  一、狠抓基本功。  
  (一)扩大词汇量 
  1. 牢记"基本词汇"。词是组成文章的最基本单位,读不懂词,就连不成句,连不成句就无法理解文意,所以对大纲规定的词汇,必须牢牢掌握。没有一定的词汇量作基础,提高阅读水平就无从谈起。 
  2. 注意"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英语词汇的特点。记得很熟的一个词的意思在另一句中意思完全变了样,这就是所谓的"熟词新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大量阅读。对同一个词的不同意思、不同词性或不同表达反复认真识记。
  3. 积累"超纲词汇"。建议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来增加词汇储备,每天坚持读几篇短文,对短文中出现的与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相关的词、短语要进行摘抄并记忆。有了大量的积累,就会在阅读时感到得心应手。 
  (二)掌握句法知识 
  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并不说明就能读懂英语文章,还要掌握句法知识。近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中的句子结构更为复杂,长难句子较多。句法知识掌握不好的考生很难理清头绪,无法理解。长句、难句就是指含有各种从句的复合句,并列连词连接的并列句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定语、状语、插入语,还伴有分隔,倒装、省略。 
  二、掌握做题技巧 
  掌握大量词汇,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以后,考生还要掌握做题技巧,也就是要了解阅读理解的测试点。阅读理解题的题目类型大体分四种: 
  第一、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第二、了解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细节! 
  第三、根据上下文判断某些词汇和短语的意义! 
  第四、根据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推理和引申,领会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在这四种题目类型中,一般考生感觉较难的是第一种和第四种。对于考查主旨大意的题目,考生常犯以下错误: 
  1.太笼统,缺乏针对性。主题句、标题、主旨大意要求准确性、概括性和针对性极强,然而有些学生由于对于这类阅读理解题的特点理解不透,造成所选的答案十分笼统,缺乏针对性。 
  2.以偏概全。主题句、标题和主旨大意是针对全篇,而不是针对某段或者文中的某个方面;可是有的学生在做这类题时,把思维集中在某个段落或者集中于文中的某点,往往导致他们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 
  3.分不清现象与本质。在选择主题句、标题、主旨大意时,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必须看清该段文章的实质。 
对于推理性的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阅读理解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或推论依据进行推理,千万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想法或经验;如果某选项所表达的内容与经验相吻合,文中却没有涉及,那它属于主观臆断的结论,也不是正确答案。 
  (2)如果某选项中的内容只是阅读材料的简单重复,尽管这个选项内容正确,但只是一个细节,不是推论。 
  (3)注意作者在文中的措辞,比如形容词前用了too,excessively,rather,则常带有否定的口气;文中的虚拟语气和情态动词(should,must,may,etc.)往往能流露出作者的弦外之音;某些过渡词(however, but, on the con-trary,what's more )后面所表达的内容往往能够反映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优化阅读方法 
  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要进行大量阅读。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精泛读相结合。 
  读书既要仔细研读又要博览,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泛读,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谓精读,就是把选择好的材料认认真真地反复地阅读,弄清每个句子的语法关系,理解每个词的含义,反复朗读,仔细体会,为泛读打下比较牢固扎实的基础。所谓泛读,就是广泛阅读和浏览外文图书、报刊杂志或国内出版的外文学习资料。广泛涉猎才能扩大我们的视野,可以复习、巩固、加深已学过的语法、句型和词汇知识,学习、领会更多的东西。我们知道,许多词都有多义性,然而我们在精读中无法全面理解到这一点,只有在泛读过程中才能做到。 
  总之,泛读和精读有机结合,通过阅读生活故事、科普文章、传记历史、文学作品等不同体裁的文章以及一些英文报刊杂志、简易世界名著等,有助于提高词汇量,增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能力提高大有裨益。 
  2. 分类阅读,循序渐进。 
  分类阅读的意思是把文章按内容分类,如:人物类、地理类、天文类、历史类、新闻报道类、广告类、科普类、说明书、风土人情等,并集中一段时间专读某一类的文章。掌握文章表达上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从而大大提高对文章的敏感度。
  3.开展多层次的阅读。
  教学中指导学生多层次阅读,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是提升该项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来说有四步,第一步略读或粗读,理解大意;第二步精读,抓细节,找主题句,猜词义,按照具体任务去读;第三步熟读,详细理解全文,细读并划出段落、重点疑点;第四步,研读,反复阅读课文,反复思考,力求从所读内容中得到启发,创造性对待课文所提供的知识和结论。教师可以通过正误判断,Yes/No和Why问题,完型填空,信息转换来检查以上几个层次的阅读效果。经过读——议——再读——再议的往复,以及整体理解——局部理解——整体理解的过程,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4. 加强"限时阅读",坚持"持之以恒"。 
  如果总是无限阅读,不受时间限制,甚至一篇文章分几段时间完成,这必然造成前面所提到的"平时阅读不错,但一到考试就不行"的局面。所以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规定出完成每篇的时间,而且对每篇的时间要求要逐渐过渡到略高于高考的要求。只有平时加强这种训练,才能使学生在高考考场的紧张气氛中从容应答。对阅读训练,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篇幅不要很多,但要天天有,天天读,读后细嚼,决不轻易放过不懂的词、句或段,彻底弄懂,并做读后小结。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阅读上的长足进步。
  四、纠正阅读习惯,避免出现三种错误:
  (1)逐字逐句的阅读,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方式,不但大大减慢阅读的速度,而且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
  (2)过分重视细节,而忽略对阅读材料整体的理解。
  (3)忽视培养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
  综上所述,首先阅读要达到足够的量;其次要通过阅读,学习语法、句型的运用,掌握文章结构及作者表达思维的方法;最后通过做一些阅读理解题纠正自己的错误。要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好习惯,顺序渐进,持之以恒,精泛结合,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感觉到阅读能力在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