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主题班会课教学活动初探

【作者】 王 红

【机构】 四川省屏山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长期以来,在中小学的班会课中,一些主题班会活动缺乏针对性、新颖性、实效性,使班会课流于形式。为了实现班会课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我们的组织者应该在主题班会中通过生动活泼、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寓教于乐,把它从教育者的活动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教育活动,使德育工作收到实效。
  关键词:班会课、教学活动、初探
  主题班会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专门班会,它是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的统一部署,针对班级的特点,运用全班集体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小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主题班会是以学生为主体,使思想品德教育利用班会的教育性、针对性、多样性、主体性、创新性等的活动形式巧妙地寓于其中,是学生自我教育最有效的形式。同时,主题班会的气氛温和、形式活泼,阐述的道理、针对问题而提出的批评和建议不咄咄逼人,容易被学生接受,班集体伙伴之间容易产生共鸣和沟通。
  为了更好地发挥主题班会课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认识过程,主题班会课应以赋予新意的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常用的形式有游戏式、问题式和实践式主题活动等。1、游戏式主题班会这种教学活动形式方法简单、便利,对于自然地形成学生的是非观,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非常有利。在纽约的一所学校,他们设计了一个叫“信任的圈子“的游戏,用白粉笔在操场上划了一个圈子,圈子上站满一圈子的人,圈子中心的学生则紧闭双目,活动开始后圈子中心的学生从一边向另一边摇摆自己身子,同时相信其他人不会让自己摔倒,自己也会努力不让别人摔倒,以此来培养学生互相信赖和互相帮助的团体观念;2、问题式主题班会活动通常向学生提供几则虚构的小故事,用提问的方式对故事中某个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讨论,以此来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力。例:假如有人用脚踩了你一下,你准备怎么办?有的学生回答:“踩回来!让他也晓得被踩的滋味,以后就知道踩到别人脚,自已的脚也难逃一踩”。有的可能回答说:“踩回来是错误的,因为简单的报复是无休止的蠢事。”你的观点呢?请说明你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3、实践式主题班会活动。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知、行并重,贵在实践的教育。实践式主题活动应该是将道德概念落实到道德行为,要引导学生体现在自己的实践中,贯穿在行动上。比如:班级里,总免不了有同学因病请假而缺课,班主任可以引导同学讨论,推选同学代表探望,带去全班师生的问候,帮助他补上缺掉的课程等等。“你能真诚待人,以后别人也会真诚友善待你。”这样就能使同学之间充满关心、爱抚和深切的情谊,培养助人为乐友善的美德。还可以相应的设计一些主题:《站在祖国的地图前》、《雷锋就在我身边》、《当我唱起国歌时》、《我为爸妈做点啥》、《在烈士像前的宣誓》等。
  班会工作的创新思路也可以是“加一加”、“变一变”、“改一改”、“移一移”,如集体生日庆典活动,我们可加个“时光老人赠送金钥匙”活动;“变一变”,如我们可将“看图作文”变为“看图赛歌”;“改一改”,如我们可将常有的到会领导讲话改为到会者即兴一句话演讲;“移一移”,如我们可将大学生开展的论辩活动移植到中小学班级活动中来。
  在班会课教学活动中应充分突出班级活动的教育性、针对性、多样性和知识性等原则。成功的班级活动应该是一石三鸟,具有综合的教育效益。开展活动时,应注意教育目的的明确和教育手段的巧,在设计时,可安排“知识角”,介绍少先队知识;可运用“猜歌曲”的形式,介绍少先队和优秀传统歌曲;可围绕少先队知识展开讨论活动,在激烈的唇枪舌剑中,让真理的旗帜在学生的心头飘扬。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充分发挥主题班会课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班会活动还要讲针对性。开展什么活动,解决什么问题,班主任都要进行精心的考虑,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针对学生年龄、年级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如新生入学时可开展让同学们互相认识、增进了解的活动,由于年龄、年级的不同,开展的活动也不同。小学一年级,可开展“认识我的新伙伴”活动,让同学们作简要的自我介绍或表演节目来交流,这样的班级活动,像打预防针一样,争取了工作的主动权。2、针对班级实际存在的问题,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班级里,也总免不了有同学做错事,如:逃避值日生工作,辱骂课任老师,欺侮弱小同学等,班主任不必独自裁决这类事情,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主题,完全可以把它们当作最好的道德教育的实例,提供给全班加以讨论,唤起学生与人为善的亲切,但这类讨论需要注意的是:既要激发学生疾恶如仇的正义感,又要唤起与人为善的亲切感,避免众口一词将某人不负责任地猛批一通:“落井下石”本身也是不道德的行为。还比如,班集体伙伴之间的争吵、反目是常有的事。原先非常友好的一对同桌,为了一丁点儿的琐事,产生疙瘩了,互相不理睬了;课余时间,原先大伙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暮地,某个人出言不逊,玩笑开过了头,结成了冤家;两个同学,为了争论一个问题,处理不当,也会成为死对头……类似情形愈积愈多,班级气氛也就愈来愈冷,在这种情况下,举行一个“友谊,集体的动力”主题班会就很有必要。还比如,班上同学沉湎于看武侠小说,班主任应及时进行疏导,可举办有关讲座,可指导学生收集珍惜时间的格言和名人治学的故事,可邀请有过教训的同学谈体会等;利用主题班会多样性原则进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如:集体会议活动,可开展革命传统观念教育报告会、时事宣讲会、英雄人物故事会、同科学家见面会、学生与家长座谈会、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利用主题班会的知识性原则开展活动,由于班级活动是在学校这一特定教育环境,因此要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活动的内容。
  可见,主题班级活动具有极强的转化力,把教育要求从可能转变成现实;具有极强的净化力,对源于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取舍、提纯,然后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高素质的人,做一个有理想胸襟开阔的人,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引导学生遵纪守法,爱护环境,爱护公物。号召学生们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既要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也要做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小践行者,长大后成为有担当和责任感的社会栋梁。让主题班会课教学活动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周明星,连凌云.成功班主任全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
  2、富维岳,唱印余.教育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张爱华.班主任工作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李汉生.班主任工作艺术概述.北京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