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刍议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作者】 陈朝敏
【机构】 贵州省水城县新街乡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生的体验感受,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那么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对初中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呢?本文就围绕这一点,着重从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现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提供教学参考,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初中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能力;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引进数学实验进行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实验教学,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基于此,笔者结婚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以下看法。难免存在一些争议之处,还望广大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和指导。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用实验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枯燥。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缺乏学习的兴趣。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引用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的时候,可以积极地采用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有趣的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通过实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利用实验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用实验教学有助于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给予再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应用数学实验进行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亲手实验,在试验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而这一个再现的过程,就是数学实验所提供。在实验中,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地进行探索。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作为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教师先拿出一个六边形,教师问:这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猜猜,看谁猜的准确。然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六边形能够分割成四个小三角形,再通过计算得出这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是7边形,8边形,9边形呢?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再进行推论、总结,得出求n边形的公式,将知识进行高度地抽象化,进而提升数学概括的能力。
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积极地强化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将数学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来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呢?比如在每一个学校都会不定期地举行运动会,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田径运动会跟数学有关的一些知识进行实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画出校园的运动会的平面示意图。在示意图中,要求学生画出各个赛区,标注清楚田赛区中的标枪赛区,以及跑道中八百米,一百米的起点和终点。学生通过绘图,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这种积极通过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通过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比其学习的结果更具意义。这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的快乐。与此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在方法思路上有效地给予拓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就是一个能够促使初中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的过程。在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实验中,学生要相互进行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下我们就以一个实例来说明。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时候,
教师先提问: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吗?
生:是180度。
师:为什么是180度?而不是270度?或者另外的一些度数,我们怎么证明是180度?
教师通过提问和追问,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之下,积极地举手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检验同学们的看法是否正确。教师要求学生拿出量角器,组织学生量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将三个角加起来,看看是多少度。第二种思路,则是组织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开,然后将三个角拼接在一起,看看拼接后的三角形会不会成为一条直线,如果成为一条直线,就说面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就是180度。学生通过实验的体验,进而丢三角形内角和就有了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在这一系列的教学中,学生要动手测量,要计算,要拼接,要判断,有助于培养他们创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用实验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实验教学有助于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给予再现,通过实验教学积极地强化应用意识,积极地通过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积极地从以上几个方面给予努力,相信一定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进而在强化教学成效的同时将新课改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顾捷. 刍议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55-156.
[2]武敦超. 浅议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1:57-58.
[3]陈赟.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兴趣的培养[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134-135.
[4]谢颖,郭鑫. 数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81-82.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能力;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引进数学实验进行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数学实验教学,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基于此,笔者结婚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以下看法。难免存在一些争议之处,还望广大同行之间进行交流和指导。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用实验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枯燥。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缺乏学习的兴趣。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引用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的时候,可以积极地采用实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有趣的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验。通过实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利用实验教学与初中数学教学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十分重要的。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用实验教学有助于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给予再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应用数学实验进行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亲手实验,在试验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而这一个再现的过程,就是数学实验所提供。在实验中,可以充分地发挥出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地进行探索。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作为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教师先拿出一个六边形,教师问:这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猜猜,看谁猜的准确。然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六边形能够分割成四个小三角形,再通过计算得出这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是7边形,8边形,9边形呢?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再进行推论、总结,得出求n边形的公式,将知识进行高度地抽象化,进而提升数学概括的能力。
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教学积极地强化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地将数学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来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呢?比如在每一个学校都会不定期地举行运动会,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田径运动会跟数学有关的一些知识进行实验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画出校园的运动会的平面示意图。在示意图中,要求学生画出各个赛区,标注清楚田赛区中的标枪赛区,以及跑道中八百米,一百米的起点和终点。学生通过绘图,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这种积极通过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地通过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的过程非常重要,比其学习的结果更具意义。这是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探索的快乐。与此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在方法思路上有效地给予拓展。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就是一个能够促使初中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的过程。在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实验中,学生要相互进行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下我们就以一个实例来说明。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时候,
教师先提问: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吗?
生:是180度。
师:为什么是180度?而不是270度?或者另外的一些度数,我们怎么证明是180度?
教师通过提问和追问,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之下,积极地举手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教学,检验同学们的看法是否正确。教师要求学生拿出量角器,组织学生量出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然后将三个角加起来,看看是多少度。第二种思路,则是组织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开,然后将三个角拼接在一起,看看拼接后的三角形会不会成为一条直线,如果成为一条直线,就说面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就是180度。学生通过实验的体验,进而丢三角形内角和就有了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在这一系列的教学中,学生要动手测量,要计算,要拼接,要判断,有助于培养他们创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用实验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实验教学有助于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给予再现,通过实验教学积极地强化应用意识,积极地通过实验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积极地从以上几个方面给予努力,相信一定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进而在强化教学成效的同时将新课改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顾捷. 刍议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1:155-156.
[2]武敦超. 浅议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0,11:57-58.
[3]陈赟.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兴趣的培养[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134-135.
[4]谢颖,郭鑫. 数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81-82.